2018金馬電影大師課 │ 大衛李察森:在浩瀚的銀河裡,尋找一瞬之間


2018金馬電影大師課 │ 大衛李察森:在浩瀚的銀河裡,尋找一瞬之間

時間:20181114日(三)13:00-15:00

地點:三創生活園區

講者:大衛李察森

講題:【剪輯】在浩瀚的銀河裡,尋找一瞬之間

文字記錄:江雨蓉




今天我要跟大家談的是剪輯,使用的是Avid Media Composer這個軟體,這是我自己喜歡用的剪接軟體。首先我想要問大家:「剪輯」是在做什麼呢?剪輯只是剪掉多餘的、拍壞的片段嗎?很多人都會說我們只是在操作Final Cut Pro的那個人,但事實上我們做得更多,所以今天就來談談電影剪輯師都在做什麼。

我從事剪輯這個工作已經很久了,跟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這是很久之前我親身經歷的事情,當時還在拍16mm的膠捲,我的工作是把聲音跟影像同步接軌,後來遇到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的電影膠捲受損了,所以那天製片來找我,他非常非常地急躁,因為他要知道受損程度多嚴重、有沒有補救方式,當時大家非常慌亂,我當時也很年輕,我跟他們說16mm膠捲非常地小,一定要花時間把它一格格放大才能確認畫面,要理出一個頭緒非常困難,當時那位製片告訴我他可以幫上忙,他就開始把膠捲找出來跟我一起做聲音的接軌。他是製片,卻做了這個事情。

在座有多少製片有這樣的能力呢?這就是我要強調的重點,其實師徒制度已經不見了,過去很多人來到剪接室,不管是製片還是導演,他們要學所有的片場技巧,而這些一切都跟剪輯有關,因為最後的工作都會落在我的手中,所以大家應該要瞭解到剪輯的技巧,你們才能知道你的工作到底牽涉了什麼。

讓我們回到1910年,格里菲斯是一名電影導演,也是剪輯之父,他算是第一個創造出剪輯過程的人,那他為什麼這麼做呢?因為當時膠捲太短了,能夠拍的只有短片,所以他就開始想要怎麼把兩個不同的電影膠捲結合在一起,這是他當時的挑戰,也是為什麼他發明了剪輯。接著他開始做了很多實驗,其中一個是把膠捲的最後一幕,在拍攝時用同樣的鏡頭和角度做跳剪,但往往這樣跳剪感覺很不連續,像是把故事的節奏打斷一樣。透過持續地實驗,他也發現如何從遠景跳接到近景,讓敘事保持一貫性。

 

剪輯是一個創意的抉擇

剪輯從原本只是一件產出電影必須做的事情,變成一個創意的抉擇,也就是說並不是只有一種選擇,而是可以在很多不同角度的拍攝畫面下,選擇想用的片段,但除了技術層面之外,還有另外一面是我等會兒會跟大家分享的。

接下來我們要談的是:什麼是電影剪輯?我們來聽聽電影大師希區考克對剪輯的看法,我們來看這個短片。希區考克說:「簡單來說,電影就是把不同的圖像排列並置,很多人認為剪接就是把人跟景做切換去說故事,就像格里菲斯當初所說的,但是對我來說,其實更深刻。」所以希區考克告訴我們,剪接絕對不是把影像跟影像連在一起而已,今天我們會跟大家談更多這方面的細節。

※完整文字紀錄,請至金馬影展網站

張貼日期:2019/01/02
更新日期:20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