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新媒體與電影行銷未來趨勢篇:馬逸騰談「跨境投資與跨語言行銷」


2017 新媒體與電影行銷未來趨勢篇:馬逸騰談「跨境投資與跨語言行銷」

在新媒體與電影行銷未來趨勢課程第一天了解到如何從監製角度看新媒體行銷,以及日本、馬來西亞電影市場狀況後,緊接著第二天的第一堂課邀請到的是LGI的CEO Nha-Uyen Chau,分享跨境新媒體的經營與發行。LGI是一間發行公司,總部設在澳洲墨爾本,同時北京與倫敦亦有據點,分別掌握亞洲與歐洲區電影狀況。

現今串流平台與新媒體的崛起,大大影響全球影視市場。很多人都說現在是「電視的黃金時代」,然而指得其實是「串流電視」。過往由內容端、發行商、各地院線串連起來的商業模式,最末端的院線逐漸朝串流平台移動。Nha-Uyen Chau首先談到目前商業模式的改變,在內容端的部分需要特殊的內容來吸引觀眾,像是Netflix的原創影集《紙牌屋》,便是個很好的例子。跳脫常見的愛情、親情套路,以政治權謀為題材吸引不少觀眾。另外以往電影或電視劇上院線或電視台,觀眾需要付費買票進場或定期繳費給電視台,後者往往也利用中間時段賣廣告獲利,在串流平台上則是不同的運作規則。像是平台透過會員訂閱制收費,或者免費觀看但需要強制收看廣告,以觀眾停留時間作為與發行商的合作方法,比方觀眾停留4分鐘,發行商就可以得到白分之一的廣告獲利。也有像基本保證金的做法,只要該片或該劇超過一定的點擊或廣告停留時間,多出來的部分便採分紅制度。


跨境合作需考慮全球市場

那麼作為內容與平台兩者間的發行商,又是如何接上兩邊的供需?Nha-Uyen Chau提到,大多數的平台尋求的是有趣的故事,而現在即便跨國合作也會思考到全球市場。因此當他們到各地影展、媒合會上尋找作品,或是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的提案時,首要篩選的便是題材是否有趣、在全球市場能否有機會得到共鳴?更進一步來說,「高品質的製作、好的說故事方式、知名人物」可說是各串流平台目前希望能尋找到的作品。高品質的製作牽涉到幕後工作人員的資歷,而知名的導演、演員,則能在社群平台上引起話題。Nha-Uyen Chau說,如果是製作公司第一次與大型發行商或串流平台合作,「知名人物很能吸引他們的興趣。」

至於跨境合作的部分,Nha-Uyen Chau舉《謀殺犯的誕生》為例,這是一部美國紀錄片,描述一名記者追查被誣陷入獄的罪犯,背後的真相。「大家很好奇之後的發展,因此全球觀眾會感興趣。」像這類的作品便會受到平台青睞。另外Netflix最近積極拓展海外合作,在日本、韓國皆有原創影集的洽談。像《深夜食堂:東京故事》就是Netflix與日本當地的超級IP合作,故事本身超越地域文化。


審片工作首重聆聽需求

在針對現今串流平台偏好與觀察的分享後,現場學員十分好奇像Nha-Uyen Chau實際上工作的狀況為何?會不會建立大量的資料庫以回應平台當下的需求?Nha-Uyen Chau說他的工作比較偏向審片人,因此並沒有所謂的資料庫,多是依據個人經驗作判斷。因此「聆聽平台需求」便是非常重要的關鍵。再者這也是個注重關係的產業,透過Nha-Uyen Chau長期累積的人脈,才能有機會挖掘到不一樣的作品,同時也能替作品找到合適的通路與平台。除了審片之外,有些作品還是前期製作階段,Nha-Uyen Chau也能根據過去的經驗,像顧問一樣給製片建議,若是十分有潛力的作品,公司也會以補助獎勵的方式贊助。

另外因為LGI公司跨足全球,因此也有人提問東西方國家的差異。Nha-Uyen Chau說,兩者喜歡與習慣的敘事節奏不同,像東方作品的節奏偏慢,西方則較快。在敘事方法上,「亞洲這邊的敘事者喜歡說發生了什麼事,歐洲國家的作品則會帶入觀眾進入故事、融入故事當中。」一個是比較疏離的角度、另一個則是讓觀眾代入角色。因此東方創作者的作品較難在西方市場出頭,跟當地的觀看習慣也有很大的關聯。最後學員詢問LGI目前在亞洲的發行計劃。Nha-Uyen Chau提到目前會發行亞洲紀錄片《24 street》,講得是中國移工的故事。因為到外地打拼,過了許久回家後,家人全不認得他了。在全球也有許多類似的故事,與上述的原則相符,容易進入市場。


原文出處:http://punchline.asia/archives/47194

張貼日期:2017/11/24
更新日期:2020/03/04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