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效世界:從掀起電影產業變革的杜比音響談起】
進電影院看電影,經常會在觀影前後看到大大的杜比音效logo,更有戲院以「杜比全景聲」作為標榜。然而這個無處不在的「杜比」究竟是什麼意思,卻很少人能夠明確說出。資深錄音混音師曹源峰,具有超過20年的電影錄音混音經驗,曾以《經過》獲得金馬獎最佳音效。對他而言,杜比音效實現了導演在創作上天馬行空的想像。
什麼是杜比音效?
在類比攝製的年代,拍攝電影使用35mm與16mm膠卷,這樣電影聲軌只有單一聲道——也就是mono聲道——這樣的聲音效果沒有左右聲道的分別、沒有方向性,在頻率響應與動態表現上,甚至不如CD音響。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選擇製作DTS音效、SDDS音效或是杜比音效(Dolby)。
當中的杜比音效,是由杜比實驗室(Dolby Laboratories)所開發的技術。該公司1965年由美國出生的雷・杜比(Ray Dolby)在倫敦成立,1976年總部遷至美國加州,深入好萊塢產業鏈。杜比實驗室開發了一系列的聲音處理技術,包含A/B/C/S型降噪技術、SR頻譜錄音、杜比立體聲、杜比環繞、杜比定向邏輯、杜比AC-1/ AC-2/ AC-3、杜比E等。這些聲音技術廣泛運用在所有聲音器材上,像是家用音響、電影錄音、戲院播映、數位電視等。
在電影的應用上,杜比音效以「系統聲道」的進程來分,目前分為4個過程:
● 拷貝類比讀取式Stereo (A/SR)的4聲道
● 數位讀取式SRD的5.1聲道
● 數位讀取式SRD EX的6.1聲道
再加上數位拷貝(Digital Cinema Package, DCP)的1種:
● 數位式 ATMOS的N.1聲道
其中,目前最盛行的是數位式SRD與SRD EX。曹源峰點出,兩者的基礎技術是相同的,都具有左、中、右、左環繞、右環繞以及重低音聲軌,加起來是5.1聲道。但1999年開發出來的SRD EX,是在左、右的環繞聲道間,多編碼了一軌「後環繞聲道」,總共是6.1聲道。而這一軌後環繞聲道,能讓人感受到從頭頂掠過,或是左、右、後環繞音場所產生的更連續的效果,使整個音響效果更加真實。
因為杜比音效較早問世,其混音室遍及世界各地,杜比播放系統的普及率也居冠,是世界音響通用的基本規格。歐美商業電影超過99%使用杜比音效,台灣商業電影也有95%的採用率。曹源峰認為,杜比音效電影是時代的技術潮流,尤其它提升了音質動態與多聲道音場的運用,能讓創作者豐沛奔放的創作得到最佳的實現。
杜比音效進入電影產業的歷程
根據杜比實驗室的資料,第一部使用杜比降噪技術的電影,是1971年的《發條橘子》(A Clockwork Orange),但是真正鞏固杜比在電影音效的主導地位,則是1976年的《星際大戰》(Star Wars)。聲音是《星際大戰》中非常關鍵的表現,為了播放這部電影,許多劇院必須重做它們的播放系統,改為杜比的設備。
第一部以杜比數位SRD所的發行電影是1992年的《蝙蝠俠大顯神威》(Batman Returns),到了1999年,《星際大戰首部曲》(Star Wars Episode I: The Phantom Menace)率先使用了SRD EX技術。
隨著35mm膠卷拷貝逐漸式微,大約在2010年後,無膠片的DCP數位電影成為趨勢——以數位影音data資料儲存於戲院硬碟伺服器系統,並用2K或4K的高畫質投影機來播放——首部ATMOS電影《勇敢傳說》(Brave)在2012年誕生。雖然媒材改變,但聲音製作的格式與流程並無太大變化,只是ATMOS電影不再需要將聲音轉換成光學聲片,而是直接與數位影像一同存取。
而台灣的第一部杜比Stereo (A/SR)電影是1992年的《少年吔,安啦!》,1997年香港製作出華人圈首部SRD電影《一個好人》,台灣則是要等到2000年才有《運轉手之戀》採用此技術。至於第一部ATMOS電影,是2014年的《KANO》。
為什麼台灣遲至1992年才有第一部杜比Stereo (A/SR)的電影?曹源峰解釋,這是因為直到1997年,台灣才有了第一家杜比混音室「偉憶錄音」。在此之前,包含《少年吔,安啦!》,若要做杜比音效,就必須前往外國,例如泰國、日本、美、澳等地來製作,耗時又需要更多的資金。
現行台灣有四家可製作多聲道電影的混音室,分別為聲色盒子、中影、好多聲音、眶眶外,以近5年國片年產量平均約50部的情況下,算是足夠的。「聲色盒子」是台灣最知名的錄音音效大師杜篤之所開設的,他更是推動台灣影業採用杜比音效的急先鋒。曹源峰規劃籌建的「好多聲音」,是知名音樂人陳建騏所成立,製作的電影較偏文藝類型,近年例如《幸福路上》、《誰先愛上他的》都是在此進行音效製作。
如何做出杜比電影?
在進入杜比混音前,必須先做好ADR、Foley、聲剪、預混等工作。更甚者,是早在導演拍攝時,先預想攝影機運動將會導致哪些音場變化,在現場收音時就會要求單收對白以及環境音。
要製作杜比影片,需要杜比實驗室的「認證」,為取得認證,就必須繳交一筆認證費。但假如是短片,創作長度在60分鐘以下,則要付出至少350英鎊(約台幣1萬4,000元)起跳的認證費。曹源峰提醒,認證費會因具有學生身份或是其他個案,另有實施辦法可以洽談。可以填寫表格說明,去函杜比實驗室,等到對方允諾提供優惠價後,完成後續的表格回傳並匯款,接下來在地的混音錄音室才可以開始製作杜比影片。
音效的製作過程,本身就是一場重要的創作。去年獲得金馬獎年度傑出工作者肯定的擬音(Foley)師胡定一,就是重要的代表。在紀錄片《擬音》中,可以看到胡師傅如何細膩地運用平凡的媒材,創作出具有情感的音效。因此,當被問到一部電影的音效要花多少時間製作,曹源峰表示:
「創作意念是時時刻刻在進行的,若真要給個限制,在華語片業界不成文的規定,100分鐘的電影,聲音後製期大概在1到2個月不等,費用則隨製作時程而增加。若以final mixing一部20分鐘內的影片,估計若每天工作10小時,大約需要1至3個工作天,以此類推。」
曹源峰也感嘆,在費心製作音效、好不容易完成杜比認證的電影,卻可能在進入戲院放映時,無法獲得標準、最佳效果的放映品質。雖然台北有超過95%的戲院裝設杜比設備,只是安裝技術以及空間大小,會導致音響效果差異極大。
「因此,好的杜比戲院需要大家的支持。」
台灣市場小,仍要保持熱情
最後曹源峰也給出了台灣電影市場的概況,2011至2016年台灣電影年均產量為40到50部,票房總產值高估為25億台幣,市佔率最高達18%。相較之下,中國電影在2011至2015年的年均產量則在600到800部之間。市場的大小決定了產業的規模,對於錄音混音的製作也是如此。
|
台灣 |
中國 |
2015年票房 |
25億台幣 |
2200億台幣 |
年產量 |
50 |
357 |
電影成音組 |
15- |
100+ |
電影混音室 |
5- |
10+ |
作為前輩,曹源峰仍鼓勵有志向此挑戰的後輩。他認為要走上錄音、混音之路,先天條件是對聲音的敏感度、想像力以及熱情,並搭配後天積極的自修、上課與實作:
「走進這一行,還有一個秘笈,那就是珍惜努力於每一次工作實習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