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型講堂│青春愛情類型 / 陳舒


類型講堂│青春愛情類型 / 陳舒

(本文轉載自《拍手Clappin》,版權為《拍手Clappin》所有,經同意後供非商業用途轉載使用,未經《拍手Clappin》同意請勿任意轉載;本文於《拍手Clappin》官網連結為:https://reurl.cc/pDWeea )

(文/ 黃羽萍,編輯/薰鮭魚,照片/英雄旅程)


該怎麼用文字描述動作戲?田野調查的重要性在哪?如何寫出動人又不落俗套的青春愛情故事?


《綉春刀》編劇陳舒在「電影劇本的溫潤調理──類型講堂」中,以自身經驗出發,分享如何蒐集靈感、編劇團隊如何co-work及簽署合約的注意事項,希望編劇們都能保護好自身權益,盡情地安心創作。



編劇合約怎麼簽?「委託創作」與「版權轉讓」差在哪?

一般來說,編劇合約大致可以分為「委託創作」及「版權轉讓」。前者是委託人付錢請編劇撰寫故事,多半有規定的命題;後者則是編劇自行創作出故事後,尋找適合的合作對象進行拍攝,要轉讓部分或全部的版權,可以自行斟酌。


當案源穩定後,陳舒建議找一位經紀人協助釐清合約內容,避免不必要的糾紛。「尤其是新手編劇,明明是原創故事,卻不明不白地簽了委託創作合約,客戶便可以在中途加入其他編劇共同創作,甚至是換人。」其他細節像是作品將如何呈現編劇署名等,也可以委由經紀人代為溝通,編劇只需專心創作故事。


至於,是否有建議先從哪種方式開始?陳舒表示,過去她認為先從委託做起,累積了一定的人脈與實力,再來寫自己真正想傳達的故事。現在的她體悟到委託和創作必須同時修煉,才不會寫著、寫著就將初衷寫丟。


「接受委託時,會接觸到很多團隊,在磨合的過程中,可能會逐漸消耗原本的熱情,開始把標準降低,只寫出符合資方要求的內容;但只要還在寫原創故事,就會願意繼續觀察、感受世界。」



靈感哪裡來?三個方式練習有意識地打造靈感培養皿

以類型片來說,青春愛情片相對貼近觀眾,卻也正是編劇最難突破之處。因為題材過於熟悉,苦思出來的作品,在觀眾眼裡也許一點也不特別。


「愛的感受比戀愛經驗重要。」陳舒認為,比起自己埋頭苦幹,最後還不被市場接受,倒不如與團隊一起腦力激盪,才有機會在自己的戀愛盲點中,擦出不同的火花。


「團隊合作必須要有一個關鍵大腦,判斷關鍵點,通常為主編劇或是製片。」她以自己的團隊為例,成員主要分為負責蒐集周邊資料的策劃及負責撰寫的編劇。每週都會舉行分享例會,各自說說看過的電影或小說。


一個人的經驗有限,但當整個團隊的經驗都能是自己的經驗時,便能快速累積素材資料庫。


陳舒更進一步分享自己平時蒐集靈感的方式:


保持學習的習慣:學習必須是個習慣。「素養是很全面的,數學不好,可能會影響組織架構的邏輯能力;物理、化學不好,可能就寫不了科幻題材。」她強調,不要覺得某些領域艱澀難懂,就排斥接觸,拓寬自己的視野,能寫的類型範圍真的就更廣。


觀摩他人的作品:陳舒以動作戲為例,她喜歡閱讀武俠小說,學習作者如何透過文字描述精采的打鬥,她還會透過「拉片」練習,一邊觀賞影集,一邊解析畫面如何呈現、節奏如何安排、角色如何出場,看完後,再用自己的方式寫一遍劇本。她說,編劇既然決定要寫動作戲,就得對它負責,不能草草地帶過,或把動作視為畫面的事、把難題丟給導演。


好好生活:陳舒感嘆道,這雖是老生常談,卻是亙古不變的真理,觀眾還是愛看「真的」。生活在網路世代,資訊取得過於容易,但終究是經過他人挑選、粉飾過的二手資料,不能盡信;唯有親身經歷,與人交流,用心去感受,才能確保寫出來的東西是真的。



有了靈感後,別著急動筆

生活中的靈光乍現只是筆下的起點,想要走到結尾,還得經過幾番功夫。


首先,得釐清自己和故事的關係,先自問為何要寫這個故事?再來,思考觀眾和故事的連結,為什麼觀眾要看這個故事?不論何種題材,引起觀眾的共情與共鳴才是最重要的。陳舒建議,在創作期間,多與身邊的人討論自己的核心創意,尤其跟身邊「潛在觀眾」聊,並記錄下每個反應。


再來,為劇本保留充足的前置準備時間。


「想突破舒適圈,就不要想當然爾,因為故事不只是寫給身邊的人看。」陳舒特別強調實際採訪的必要性,不能單憑自己的經驗就舉一反三,即便是同一個職業,也會因為不同城市背景、不同地區、不同層級等,而有完全不同的樣貌。


她以醫護站為例,即便在鏡頭上僅有一個短暫的畫面,也要深入了解醫院的體系,才知道需要擺放哪些道具、從事哪些訓練,讓觀眾看到專業。當場景足夠真實,便能建立起「信任感」,讓觀眾更能入戲。



先關心腳下這塊土地的故事,不要一直想接其他國家的地氣

要把想法匯集成一個完整的故事,需要時間醞釀。然而,委託案往往有時程壓力,很多時候不到一年就得產出一件作品,若背景是本土的故事,甚至得到當地生活一段時間、實際田野調查,才能寫出相對貼近的台詞。因此,懂得善用原先具有的優勢非常重要。


陳舒認為,作為一名創作者,應該先關注本土的故事,因為那是自己最熟悉、最切身相關的環境,也是自己與故事最緊密的連結。不要為了想進軍海外市場,一味迎合當地口味,不僅容易把初心寫丟,觀眾也未必買單。


張貼日期:2019/10/07
更新日期:2020/03/0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