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導演‧導演小孩─2006第二屆台灣國際兒童影視雙年展


小孩導演‧導演小孩─2006第二屆台灣國際兒童影視雙年展

採訪‧攝影/王怡之 

【引言】
過去,兒童只能觀看由大人為他們製作的兒童節目,無論是影片製作或是拍攝作品,對他們來說,都是個言之過早的夢想。然而,隨著數位影音器材操作的簡化與普及,兒童也能夠輕鬆擁有與操作,孩子們開始掌握主動發聲的權力,對「大人心中的兒童世界」發動一場充滿驚嘆的純真革命!

亞洲第一個為孩子所設的國際影展
2004年一月由公共電視台、行政院新聞局、富邦文教基金會共同創設的「台灣兒童影視雙年展」,是亞洲第一個為孩子設立的國際競賽、觀摩影展,以雙年展形式籌辦。其中「國際競賽」單元,不但讓各國優良的兒童影片匯聚台灣,也讓在地的孩子能夠透過自己的雙眼來認識世界的樣子,更鼓勵了台灣創作者持續為未來的主人翁們拍攝更好的作品,透過國際影展的舉辦,進一步將各國關注兒童的影視創作做譯介交流,拓展台灣兒童影片的開闊視野。

於今年一月在Y17青少年育樂活動中心舉行第二屆,邀請來自37個國家約120部的電視節目及影片放映。本屆開幕影片為台灣導演李芸嬋的《人魚朵朵》(2004金馬影展最佳美術設計),以及法國導演賈克.雷米.吉黑賀的作品《大雨大雨一直下》(2004柏林影展最佳動畫片)。

今年兒童影展「國際競賽類」是由作家小野、兒童節目製作人/主持人張小燕、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陳藹玲、森林小學校長朱台翔以及宜蘭兒童電影節策展人游惠貞擔任評審,吸引包括法國、印度、日本、加拿大、比利時、丹麥等十餘位導演嘉賓來台參與盛會。「國際競賽」中共計有來自世界各地251部影片報名,區分為劇情片、動畫片、紀錄片、電視節目四類。在入圍25部風格各異的影片中,可以看到各國導演的特出觀點與創作用心。其中入圍的台灣作品有朱延平導演《猴死囝仔2-那年暑假》(劇情片),《翻滾吧!男孩》、《塑膠寄居蟹》(紀錄片),《下課花米路-尋找鄒族蛀牙蟲》(電視節目),台灣動畫作品則在入圍名單中缺席。為鼓勵台灣兒童影片創作者,更特設「台灣獎」,改編自幾米作品《微笑的魚》是唯一入選的本土動畫作品,本片近日剛於第56屆柏林影展獲頒兒童單元特別獎。

活動設計「國外優良兒童節目觀摩」、「國際媒體識讀研討會」、「小小影評人票選」、「小導演大夢想」等單元,並特設互動遊戲館、探索博物館、法國影音館、電影資料館等多媒體主題遊樂區。而「小導演大夢想」計畫,由「兒童短片製作及媒體素養實驗計劃工作坊」(2003年創立)秉持「簡單創意、輕鬆拍片、一同圓夢」的理念,邀請學校教師參與研習後回到校園與學生一同構思、拍片,拍攝十部「小導演大夢想─台灣篇」,並於本屆影展舉辦成果展映演,另有「國際篇」互為觀摩。作品將於公視頻道播出,為推廣兒童影像教育向下扎根。

導演大師開講 精采座談
現場活動「大師演講廳」則邀集《最好的時光》導演侯孝賢與《大雨大雨一直下》導演Jacques-Remy Girerd,以及名劇作家小野和「兒童與青少年國際電影中心」(CIFEJ)執行長、「Kids for Kids」策展人Jo-AnneBlouin女士進行精采對談,由台藝大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主任石昌杰教授,以及台藝大應用媒體研究所所長陳儒修教授擔任主持。

侯孝賢在座談中表示,兒童時期的人文素養訓練,是從事文化工作者最重要的參考係數。他提到自己「莫名奇妙」成為導演,其中最大的原因,是他從小接觸許多人文素養的薰陶,無論是廟口搬演的戲曲與布袋戲,或是鳳山四大電影院所播放的電影,還有廣泛閱讀武俠、文藝小說的經驗。這些孩提時期非刻意的藝術養成,引導他日後能夠從事導演工作,尤以文學對他的作品影響最為深遠。

侯孝賢認為,影像教育與兒童之間的關係,不僅來自文字教育體系,而是無意間讓音樂、影像、文學等自然融入兒童的生活中。影像教育是相當困難的,要培養孩子影像的表達能力,必須從生活經驗中訓練「眼睛的觀察力」開始著手。

侯孝賢提出:「電影要從非電影來」,認為創意的立基應源自對生活領域的觀察與感動,他舉與學生互動的經驗為例,強調影像工作應跳脫「模仿形式」(電影、電視)的創作思維,更反對太年輕時就投入技術領域,因為:「在你還不了解影像到底該怎麼使用之前,很容易就被技術的形式或美學綁住了。」

而法國《大雨大雨一直下》導演賈克‧雷米‧吉黑賀則非常認同侯孝賢的說法,在他的作品中,書寫思考的部份佔了創作過程的三分之一,期待能不同於好萊塢式的劇情堆砌,而取材自生活習慣的樣貌。侯孝賢更對賈克‧雷米所創設「瘋影動畫工作室」中的作品感到驚艷,兩人更是覺得對於創作尤其是劇本,需要多一些「火花」,不過侯孝賢說:「現在越來越老火花越難點亮,像是日前寫《奧塞》的劇本,好不容易才點亮了一下!」

長期為兒童影展策展的喬安女士,談到兒童電影有兩種面向,分「專業製作給兒童觀賞」,以及「兒童拍給兒童觀賞」兩種;她也為「兒童電影」的定義正本清源:「兒童電影不是一種『類型』,所謂『類型』指的是喜劇、音樂劇這些分類;兒童電影同樣可以包含這些類別,若硬要將兒童電影歸類是不對的;所謂一部好的兒童電影,也應該就是一部『好的電影』。」如此界定不但提升了兒童影片的創作格調,同時也釐清作品應有的定位。

透過小孩導演們的雙眼看世界
本屆擔任競賽片評審之一的劇作家小野,在分析台灣兒童影片發展現況時說到:「台灣的兒童節目有兩種,一種是讓孩子表現的老氣橫秋,一種是把孩子當嬰兒一樣的幼稚。」

他認為《哈利波特》與《神隱少女》會受到世界各國歡迎,關鍵在於主角年齡層的設定。11、2歲的男孩子和10歲左右的女孩子,正處於人類成長的「前青春期」,這年紀的孩子能夠體會很真的東西,例如死亡、愛情等生命經驗,遠比成人的眼光看世界來的更成熟而深刻,因為這個年紀的眼光帶有一種「單純」的趣味、幻想、遊戲、魔法、沒道理的、令人興奮的要素,而撇除了人性殘忍面、道德教育等重重社會經驗加諸的限制。

「兒童電影一定要背負教育的使命嗎?」小野解讀「兒童影展」的舉辦,除了為孩子尋找更優質的影片,更重要的是讓大人理解,在兒童的世界中「小孩是怎麼看小孩的」,而非「大人怎麼想小孩在想什麼」。他認為此次參展的各國影片,北歐的作品在看待兒童電影最為嚴肅且成熟,日本和台灣的作品則強調勵志的教育意義,不願承認在孩子的世界裡,有時候遊戲就只是一個好玩的遊戲,不需要其他的文化註解。但普遍而言,至少「大人們開始努力用大人的角度去了解小孩子的想法。」

影展,只是一個開始。透過小孩導演們的雙眼,不僅帶領大人重新尋找心中的「童真」,也讓兒童們在不同文化背景的注目下,能夠彼此親近、理解和守護。大人們如何看待孩子,其實早有定見,但我們從未真正理解的層次是:孩子們如何看待彼此,如何看待世界?而這組理解系統的脈絡,正是未來世界模樣的藍圖。所以,親愛的爸爸、媽媽和老師,請你們輕輕屈膝,來到和孩子相同的高度,你會發現頂上的天空,遠比認知中的更藍、更遼闊。

(轉載自劇作家雜誌創刊號)

張貼日期:2006/04/21
更新日期:2006/04/2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