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神弄鬼─臺灣靈異電影新浪潮


裝神弄鬼─臺灣靈異電影新浪潮
文‧張世倫

深夜時分,杳無人煙的停車場裡,長髮女子走在陰森的車群間,突然一陣涼風襲來,她轉身看到背後幽暗空盪的車窗內,冒出一個臉色慘白、面目猙獰的女鬼正狠瞪著她。「啊!」長髮女子慘叫一聲,隨之同步傳來「卡!」原來這是電影《鬼音》的拍攝現場,一頭染黃髮色的導演柯孟融大學還沒畢業,這是他的第一部劇情長片。

回顧2005年國片票房排行榜,前3名除了蔡明亮王童兩位資深名導的新作外,第2名竟由一部名為《宅變》的鬼片搶下,導演陳正道與柯孟融一樣,也是個大學還沒畢業的「七年級生」。

近年來,亞洲靈異電影已成為一股備受矚目的新勢力。從日本的《七夜怪談》、《咒怨》、《鬼來電》;到韓國的《鬼魅》、《鬼戀人》;香港的《幽靈人間》、《三更》、《見鬼》;及泰國的《鬼影》等,都在全球市場上炙手可熱。

而從2002年陳國富執導的靈異驚悚片《雙瞳》寫下新台幣八千多萬票房,到今年小兵立大功拿下二千多萬票房的《宅變》,以及目前正在籌備階段的幾部「裝神弄鬼」國片,都顯示一股台灣電影的新靈異陰風,已蓄勢待發。

台灣電影過去給人的感覺,似乎總是強調導演個人色彩、注重本土歷史,並崇尚以「影」載道。侯孝賢楊德昌、蔡明亮等名導的藝術成就,早在國際影壇備受肯定。但相對而言,這類藝術電影的娛樂性不高,在台灣時常淪為票房毒藥,反倒要靠國外版權收入補貼。

類型片開拓商業市場

2002年,由美商哥倫比亞公司投資,集合台、港、美、澳4國人才製作的電影《雙瞳》,在台灣創下八千多萬元票房,是近年來最賣座的台灣電影,打破國片必然曲高和寡、難以親近的刻板印象,也開啟了國片轉型的另類契機。

《雙瞳》成功的理由很多,但最主要在於,這是一部具有民間信仰色彩的影片,內容講述一連串詭異離奇的謀殺案,背後竟是半活半死的教派領導人為了「修練成仙」,而唆使教派成員所為。在此之前,台灣已經很多年沒有出現這種類型的商業電影了。

《雙瞳》的成功鼓舞了不少台灣電影人,2005年的賣座國片《宅變》也承襲這股靈異風,內容是關於女主角進入豪門後,才發現男方家族為了維繫家業興盛,竟以飼養「小鬼」為手段,甚至不惜謀害自身後嗣,只求維繫家族富貴。片中藉著人間權勢陽謀與陰靈纏綿交錯,來闡述華人傳統觀念裡強調「犧牲小我」的黑暗面。

《宅變》由善於行銷宣傳的「三和娛樂」製作。這家年輕的公司由葉育萍與李耀華兩位「六年級生」創立。她們兩人曾於春暉影業工作,長年從事電影版權買賣的經驗讓她們明白,一部影片若要保證賣座,就不能任由導演或製片的自由意志隨興為之,相反地,影片必須「產銷合一」,在拍攝前的企劃階段就要有明確的目標觀眾群,而觀眾基礎穩固的「類型電影」正是票房保證。

為了讓公司賺錢,她們決定將「三和」定位為一家專攻「類型電影」的公司。經過反覆研究討論後,她們歸納出幾種具有市場潛力,操作難度又比較低的電影類型。創業作《十七歲的天空》,是部青春偶像主演的同志電影,因為這類作品對於同志社群與都會年輕女性具有吸引力。由於市場判斷準確、觀眾設定清晰,加上不斷地在媒體上掀起宣傳話題,影片推出後票房反應熱烈,讓這部成本約四百萬、宣傳花了一百多萬的小成本國片,締造了全台近八百萬元的票房佳績。

「三和」的第2部作品《宅變》選擇鬼片題材。葉育萍表示,恐怖片不需要太強的演員卡司,因為「觀眾會不會被『嚇』到,跟誰是演員的關聯不大,」只要故事恐怖、氣氛陰森,就能讓人不寒而慄。而就類型片市場來說,鬼片的票房一向最穩定,雖然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靈異傳統,但人們對未知世界的畏懼與好奇卻是一致的,「再爛的鬼片,也會有一堆愛找刺激的基本觀眾會去看。」

更重要的是,只要劇本有趣、概念新穎,並且在攝影與音效上多下點功夫,拍攝鬼片其實不需要太高的預算。近年來國際間十分轟動的恐怖片如丹麥片《醫院風雲》、美國片《厄夜叢林》,及英國片《28天毀滅倒數》,都是用便宜的DV攝影機拍攝,卻在視覺上成功地營造出陰森駭人的氛圍,成為以創意取勝的低成本鬼片典範。

《宅變》的製片預算花了新台幣1650萬元,以國片來說並不算低,但對鬼片來說仍略嫌克難。由於沒錢作特效,她們把更多資源集中在拍攝現場的燈光、場景,與美術設計上,並找來香港名攝影師關本良掌鏡,希望把故事中那間象徵人性陰暗面的豪宅,在視覺上營造得既華麗又鬼影幢幢。另外還花了600萬元預算進行密集宣傳,上片後全台票房超過二千萬元。而以「養小鬼」作為海外行銷宣傳點,更讓國外片商好奇不已,影片在尚未完成前便已陸續賣出海外版權。

製片主導

過去台灣電影的重心多擺在導演身上,但在類型片的世界裡,影片主要的發動者大多是負責運籌帷幄、籌募資金、並判斷市場趨勢的電影製片。在《雙瞳》及《宅變》兩個成功案例後,由製片兼發行商黃茂昌所成立的「前景娛樂」,近年來也積極籌拍國產靈異電影。

畢業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電影系製片組的黃茂昌,是台灣重要的獨立片商。長年從事西片進口的他說,「亞洲鬼片本來就歷史悠久,現在更是市場顯學!」事實上從日本導演小林正樹1960年代的經典《怪談》開始,到1980年代香港開發的「殭屍」系列,再到最近幾年日、韓、港、泰等國的鬼片風行全球等現象,都顯示亞洲靈異片的市場相當可觀。黃茂昌每次出國參加影展,總會有國外片商急著詢問他最近是否有值得搶購的東方靈異電影。

他分析,近年來國際片商最感興趣的亞洲電影類型,主要集中在武俠片及恐怖片。但武俠片牽涉許多專業特技與武打功夫,要在電影工業日趨式微的台灣拍攝並不容易。相對來說,鬼片的成本不高、市場穩定,又有自我掌控的空間,從製片角度來看風險較小。

黃茂昌表示,台灣的國片市場已經改變,不大可能再看到如《悲情城市》那樣在口碑與票房上都席捲全台的藝術電影。但目前的國片市場裡,大部分的創作者還是想拍藝術電影,卻沒想到觀眾們進電影院,目的是為了逃避現實生活,尋找大銀幕上的刺激與慰藉。「前景」目前籌備兩部靈異驚悚片,分別是《宅變》導演陳正道的新片《還魂》,以及曾以學生電影《鬼印》一鳴驚人的柯孟融的首部劇情長片《鬼音》。這兩位導演都是「七年級生」,連大學都還沒畢業,卻已一頭埋入導演圈,用「鬼片」努力打造不同於他們上一代導演的台灣電影夢。

有人喜歡將七年級生冠上「草莓族」的大帽子,但黃茂昌認為,這些年輕人沒有歷史包袱,學習力、包容力都超強,充滿了可塑性,「不像中生代導演大多定型了,你很難叫他們拍不必太凸顯個人風格、但具有市場潛力的類型片。」他用「7-UP」來指稱這股不斷向上,努力竄升的新生代創作勢力。

東方靈異,華人鬼影

台灣的藝術電影雖具國際盛名,但一個國家的影視產業要健全,就必須有各式各樣的電影。黃茂昌認為拍攝類型電影正是累積國片數量最快的方式。唯有藉著持續拍片,不斷累積工作經驗,才有可能復甦台灣在地的電影產業,而他與葉育萍異口同聲地認為,要拯救台灣電影,其中一個關鍵就在「鬼片」。

台灣的靈異電影,從成績耀眼的《雙瞳》、《宅變》,到籌備中的《鬼音》、《還魂》,以及由《雙瞳》編劇蘇照彬執導,網羅日本明星江口洋介等人主演的高成本靈異科幻片《詭絲》,已漸成一股潮流。弔詭的是,整個1990年代的台灣電影裡,主題勉強與「靈異」相關的,事實上只有王小棣導演的動畫片《魔法阿媽》。長年缺乏類型電影的拍攝經驗,使得這波靈異旋風刮來十分辛苦。

陳國富在拍攝《雙瞳》時,由於台灣缺乏爆破、特效、化妝等方面的技術人才,只得大量引進香港、美國,及澳洲等地的技術人員。但這股短暫且快速離去的好萊塢旋風,對於本地電影工業的助益不大,而且台灣公共部門並無協助拍攝外景的慣例,劇組想要向警方租借警車拍片,也不得其門而入,最後只得自行製作假警車充當道具,卻又因為過於逼真,反被警方以違反「商標法」為由告發。

《宅變》裡一個關鍵的場景是全家受到小鬼詛咒,集體上吊自殺。但因為台灣太久沒拍攝恐怖片,劇組竟沒人知道該怎麼樣「上吊」才會逼真,另外死者的特殊化妝要怎麼做,才不會看起來像是粉擦得太厚的「假死」,這些細節都缺乏前例可循,他們只得不斷嘗試,一步步摸著石頭過河。

葉育萍指出,台灣的類型片還在起步,很多拍攝技術上的know-how有待建立,不過靈異片的關鍵還是故事,要能在既有的類型裡賦予新意。由於東方鬼片與歐美分屬不同的文化系統,常能拍出獨特風味。

整體來說,西方的鬼重形體,比較偏向人們概念中的怪物或妖魔,例如吸血鬼或科學怪人,而西方恐怖片常是主角與妖魔鬼怪間的正邪對抗。東方文化中,鬼通常以魂魄的形式出現,行蹤飄渺成謎,大多是凡人死亡後轉化而成,東方的「鬼」,常是「人」的另一種面貌,並和活在世間的人們牽扯不清。東方鬼片因此不像西方那麼強調個人英雄,反而著墨於人鬼間一線之隔的相似性,以及「善惡報應」、「轉世」、「輪迴」等傳統民間信仰以及人性價值觀的重要性。

華人社會裡具有豐富的靈異傳統,香港電影圈在這方面已耕耘多年,中國電影近年來雖頗受國際矚目,但因官方禁止「怪力亂神」而缺乏靈異電影。台灣鬼片才剛起步,未來如何持續深耕庶民文化裡的靈異傳統,賦予這些豐富的「搞鬼資產」一套現代風貌,並在國際市場裡表現出台灣鬼片的「神鬼特色」,將是這群努力「裝神弄鬼」的電影人最大的挑戰。

轉載自光華畫報雜誌社全球資訊網http://www.taiwan-panorama.com

張貼日期:2006/05/30
更新日期:2006/06/2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