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無限---夸父追日3000里紀錄片巡禮


夢想無限---夸父追日3000里紀錄片巡禮

文/黃愷渝


又有一部台灣紀錄片誕生,「台灣紀錄代表了台灣的生命力」。

若你曾經在生物實驗課中利用蓋玻片觀察單細胞物,那你鐵定會對恐龍化石產生景仰。若你玩過紙飛機,你一定渴望開著飛機衝鋒陷陣或是翱翔天際。過去做過的大夢,支撐我們披星戴月的奔波,相信終有一天會夢想實現。台大機械系與其製造太陽能車團隊相關的學生,透過「夢想無限」這部紀錄片告訴你他們如何實現夢想,沒有過度渲染的矯情,具體呈現關於他們的私秘、渴求和一點一滴建立起的逐夢3000里。

我們只是做該做的事情
「我們做的事情沒什麼了不起,我們只是做該做的事情」。是的,相對於台灣這麼多大學,這麼多研究生,每天汲汲營營地實驗研究不同Project,求畢業、求生存。確實,一台太陽能車沒有什麼特別了不起。重點在哪裡?重點是精神、態度和因應而生的尊敬。這是難能可貴的,因為很多人知道卻很少人做得到。這麼說好了,大家知道有石油短缺的能源危機,卻很少人去想該怎麼省電﹔石油就那麼多,日漸趨漲的油價我們已經快吃不消,這種狀態下,我們該如何改變自身需求,以因應日益變化的外在環境?該怎麼辦?如何做?做了會有怎樣的效益?而效益的產生需要多久的時間?這些問題每天充斥在生活的各個層面,然而,我們成就了多少?幸好,這些支撐的理論基礎被這群台大師生實踐了。「這些沒什麼了不起,我們只是在做該做的事情」。當台大機械系鄭和榮教授輕描淡寫地這樣註解這句,霎時間,為人師表的意義讓人一覽無遺。也許就是這種精神,支撐太陽能車隊走過5年歲月,有這種春風化雨的老師慶不慶幸?換成我,會很感激。

For More Sun
世界太陽能車挑戰賽( World Solar Challenge ),主要的宗旨是因應日益減少的石油能源以及日趨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希望透過太陽能車的設計、製作與比賽,喚起世人對上述兩個問題的覺醒以及提供解決之道。太陽能車主要是利用車頂上的太陽能電池在陽光的照射下發電,驅動馬達帶動車輪前進,以有限的能量,希望創造出跑得跟汽油引擎車一樣快,所以太陽能車可提供最大的挑戰以及想像的空間。創辦人Hans Tholstrup 深信「競賽將能試煉新能源載具之研發成果,並且加快研發腳步」,所以藉由舉辦比賽,整合頂尖的工程師在一起工作,以獲得更好的設計發明。

世界太陽能車挑戰賽由澳洲北部的達爾文出發向南到阿得萊得,跨越澳洲大陸全程約 3000 公里以上。太陽能車僅以白晝的日光為動力來源,但需有能力跨越澳洲,因此這項挑戰賽成為了一場整合創新科學與技術兩方面知識的比賽,希望藉由良性競賽將此類科技運用於未來日子裡;毫無疑問地,也將使得全球人類的生活能夠日益進步。

世界太陽能車挑戰賽有許多獨特的規定,其中一項是每台車子必須馳騁在同一個場所,一旦參賽者在第一天早上八點離開了達爾文之後,他們就必須完全靠自己的能力來完成比賽。除了遇到七個檢查站時,車子被迫義務地停下之外,每個隊伍每天都需盡其所能地向終點趕路,但是一定得於每天傍晚的五點停止比賽,紮營休息。

台大機械系從 2000 年起開始投入太陽能車的研發,歷經四年多的披荊斬棘,從研究、設計、到實際製作太陽能車,完全由學生們擔綱,辛苦地完成兩部太陽能車,取名FORMOSUN I 與 II ,意即為了有更多的陽光或寶島的陽光之意涵。在 2003 年10月台大以第二代車前往澳洲參加世界太陽能車挑戰賽,在賽車場的初賽中跑出第二名的佳績,震驚歐美日國家的參賽隊伍。為了登上世界級舞台,台大機械系更投入了第三代車的研發,第三代車無論是外型、結構、懸吊、操控、蓄電池、整個電力系統等,均以「追求完美,近乎苛求」為目標努力。

太陽能車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台大師生所能夠掌握的資源卻又非常有限,因此,除了少數基本的零組件之外,整部太陽能車以及所需的各種模具都是由學生自行設計、分析與製造。這使得整個研發的歷程非常耗時且辛苦。

「如果你原先有一個夢想,然後你去實現,你會發現你的夢想越來越遠大,沒完沒了…」

需要考量因素太多,而資源太少。但台大所研發的太陽能車在過去戰戰兢兢地用極少資源所創造的價值卻有目共睹,我們不禁懷疑究竟是哪種力量?哪種想法去支撐?鄭和榮教授說:「不過是個“夢想”而已」。這個簡單的想法,卻是支撐他們走到最後的關鍵。越滾越大的夢逼使你面對現實問題,進而尋求解決方案。德國要價500萬的封裝太陽能板,限於沒有多餘的經費,於是教授帶領這群學生參考國內專業論文和相關書籍,自己學封裝技術;沒有出國經費,老師和學生們憑藉自己力量去募款。雖然他們歷經這些挫折,但是屢敗屢戰的決心及對夢想的堅持,使他們終於克服萬難,也終於在今年的比賽中獲得世界第5名的佳績。

牛頓之慣性定律
除非受到外來的作用力,否則物體的速度(v)會保持不變。

當然這群台大的天之驕子可以輕易回家當爸媽乖小孩,當個茶來張手飯來張口的大少爺小公主,若非受到鄭和榮教授的外來作用力,他們的速度或許保持不變。將來也許是社會棟樑的高階份子;只是他們這些本來就具備的先天條件背後,究竟真正獲得什麼?鄭教授教導他們要有正確的學習態度,一切都要從基礎做起,學好基本的功夫,做該做的事情,起碼要對得起自己的人生。

那些都只是技術上的問題
對於這群台大學生而言,技術上的問題都可以解決,一旦解決了就不再是問題,這些技術問題都是可以被克服的。挑戰賽中3000公里的路程、賽者在車內必須忍受高溫烘烤且不舒適座椅的痛苦等,這都只是技術上的問題。

雖然,台大有教育部提供5年500億的校務發展經費,但實際上,太陽能車研究所分到的補助卻不如外界想像的多,還需要尋求相關產業的贊助,然而,相關產業卻不見得會投資需要時效證明的太陽能車。台大這群師生運用他們的雙手及智慧,以有限的資源,做到了太陽能車的研發,他們證明了這一切只是技術上的問題。

這群不屈不撓的學生,他們用自己的黑手創造出不可置信的未來,及完成他們的夢想,他們堅信留下些歷史紀錄是自己可以決定的。將來,或許他們這輩子再也沒有這種實務操作的機會,但他們的人生永遠會留有這項美好記憶。或許,當初他們曾經年少輕狂,但是夢想無限,這就是人類社會不斷進步的最大動力。

※《夢想無限》即將於10月份上映。本片由佳映娛樂製作,詳細訊息請上佳映娛樂公司官方網站查詢http://www.j-ent.com.tw/index.htm,或上《夢想無限》部落格討論區http://blog.yam.com/formoresun/參與討論!

張貼日期:2006/08/08
更新日期:2006/09/28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