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無限》座談會,夢想起飛


《夢想無限》座談會,夢想起飛                                                                 文/邱乙力、郭詠萱

夢想無限》座談會,由行政院新聞局及教育廣播電台主辦、ComCareer傳播人力銀行協辦,於敦南誠品地下二樓的視聽室舉行,出席者除監製劉嘉明外,台大機械系「老頑童」鄭榮和教授、太陽能車隊隊長張智凱及車手陳周行也都出席參加,帶領觀眾擁抱熱情、分享感動、追逐夢想。

勇敢作夢
「夢想無限,勇敢作夢」,是這群台大機械系的精英的座右銘。他們沒有仗著自己身為台大學生的優秀而懈怠、懶惰;相反的,他們在過去幾年的每個寒暑假、星期假日,在工廠裡埋頭苦幹、親手打造太陽能車Formosun III,只為遠赴澳洲參加世界太陽能車大賽。對他們來說,親手打造的Formosun III,就是他們的夢想。於是,一個關於「夢想」的故事,就這麼開始了。

《夢想無限》誕生
起初,他們不知道,電影監製劉嘉明和導演李中旺都不知道。誰也沒想到,一個星期六在學校工廠的見面,開啟了這段夢想旅程。一個因緣際會下,故事誕生了。劉嘉明的一個好朋友,有意願贊助鄭榮和教授,並請劉嘉明一同前去了解狀況,看看有沒有可以幫忙的地方;而對於經費短缺的鄭教授來說,則是「什麼都不在乎了,只要有人願意贊助,那最好」。當監製劉嘉明進入工廠,看到這群大孩子時,他只有一個疑問:「是什麼理由讓現在的台灣大學生,願意把自己弄得髒兮兮?」基於這個好奇,《夢想無限》誕生了。

座談會現場,夢想無限
當座談會現場的觀眾,看完《夢想無限》這部關於夢想的紀錄片後,激起相當大的共鳴,除了踴躍地問監製、教授、學生問題外,也一同分享心得。車隊隊長張智凱在座談會中表示,在打造太陽能車的過程裡,參與的學生最大的收穫取決於自己的感受。他表示,這一路走來,他體悟到,原來,喜悅的價值不是別人來衡量的,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感受。車手陳周行則認為,過去的自己,人生走得十分平順,讀書與考試不就是這麼一回事;但是,加入了太陽能車隊後,第一次遭遇到人生的難題,也因為不服輸的精神,反而激發出自己更大的潛能。

堅持夢想,夢想無限
至於監製是如何看鄭教授?監製劉嘉明說,鄭教授就像當兵時部隊裡的班長,雖然不苟言笑、嚴格,但是,他也是最優秀的。而鄭教授對於這群孩子,是班長,是老師,同樣地,也是朋友,這三個角色,鄭教授都扮演的相當好。而鄭教授對於監製的看法,教授則幽默的表示,當初聽到劉嘉明決定要拍紀錄片時,第一個反應就是「這個人頭殼壞去」,這種內容的電影,怎麼可能會賺錢;然而,經過長時間的相處,教授看到了劉嘉明的堅持,這種堅持,是對夢想同樣的執著。

《夢想》緣起
觀眾對於學生為什麼會加入這個工程計畫,也相當好奇,車手陳周行表示,其實,他是被騙進來的 !當初之所以會選修鄭教授的課,是因為「太陽能飛機」,而飛機是他從小到大的熱愛。沒想到,一學期過後,夢想中的「太陽能飛機」就變成了「太陽能車」,這時候後悔也來不及了。

「第五名就是世界第一名」
雖然Formosun III在澳洲的世界太陽能車大賽中,只得到第五名,但是對於這群敢作夢的人而言,「第五名就是世界第一名」。鄭嘉明說到,前四名的隊伍,都是國家與企業用錢堆疊出的成果,像是第一名的荷蘭隊,總預算就有四千萬,而第二名的荷蘭隊,則是由專業的club所組成,第三名的美國密西根大學,甚至還出動衛星來偵測地形,這些資源與金錢,都是台灣所沒有的。尤其以太陽能板來說,所有參賽隊伍,都是用買的,只有台灣,因為經費短缺,因此,台灣的太陽能板是學生們自己封裝的;目前全球有能力封裝「砷化鎵」的公司,已經少之又少,更別說是大學了,因此,鄭教授對於這群學生親手打造的Formosun III,相當引以為傲。

敢作夢,夢想起飛
至於未能出席座談會的李喬婷,則是請監製劉嘉明告訴觀眾,「以前我不敢作夢,因為我知道夢不會實現,但是,當我們的Formosun III征戰成功後,我現在敢作夢了,因為我知道,敢作夢,就能實現夢想」,希望能鼓舞同樣有夢想的人。

打造夢想,展翅高飛
雖然Formosun III已經征戰成功,但是,鄭教授並沒有就此心滿意足,反之,第四代太陽能車的計畫已經展開,不同於Formosun III的比賽性質,鄭教授把眼光放的更遠,希望第四代的太陽能車可以量產,讓太陽能車造福台灣。這是另一個新夢想的打造,相信這群執著夢想的師生,必定能為台灣創造一個新的奇蹟。就讓我們追隨《夢想無限》的腳步,勇敢作/追夢 !

張貼日期:2006/10/23
更新日期:2006/10/24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