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製片研討會之「華語影視互動渠道」


合作製片研討會之「華語影視互動渠道」

文/Wind


由行政院新聞局指導舉辦的【合作製片會議】,為當今亞洲地區華語影視投資媒合之大型交流平台,歷年皆吸引來自世界各地優秀華語影視計畫參與甄選,並成功促成逾百場跨國合作洽談。去年總計來自台灣、中國、香港、新加坡、加拿大、美國等地超過 90 件華語影視計畫參與徵選,並於活動期間完成 100 多場跨國合作會議。


今年的【合作製片會議】期藉由圓桌會議及研討會等多項活動,齊聚華語影視專業人士、國際製片商、發行商及相關影視投資企業,讓創作者之優秀構想與計畫能有效聚焦於跨國投資者面前,投資者亦可深入了解眾多富市場潛力之優良華語影視企劃案,進一步洽談合作事宜,結合有力資金、專業團隊與精彩創意,攜手共創華語影視的嶄新契機。


本次盛會的活動焦點分為兩大部份,一為「合作製片會議」,安排優良華語影視計畫與跨國製片商及各界投資業者,進行密集的面對面圓桌會議,覓求合作可能性,並針對創意性及市場潛力,從入選者中選出前三名優秀計畫,總共頒發獎金新台幣一百萬元以資鼓勵;另一為「合作製片研討會」,於活動期間進行多場專業研討會,特別邀請亞洲資深電影人及專家學者,探討當今華語影視產業如何利用資源優勢吸引跨國資金挹注, 並針對電影與電視如何互動創造雙贏,以及電影產業結合城市行銷等重要議題進行討論,意見分享及資訊交流。


對此活動,新聞局長史亞平表示,電影無國界,多國或多地區合作攝製影片,已成為當今全球影視製作銳不可擋的主流趨勢。跨國合作製片不但可匯集各地人才與專業技術,更可為後續影片的發行創造更大、更廣的收益空間。 台灣有很多優秀的影視從業人員,如能依循台灣產業的全球經濟分工模式,加強與各國影視產製人員、資金、技術、資訊與產品的流通與整合,和各主要影視產業國家建立密切的合作關係,同時將台灣影視納入全球影視生產鏈的一環,除可增加資金籌措之管道,更有助於我國影視產業體質的強化。


為因應此一趨勢,近年來新聞局每年均定期舉辦合作製片會議等相關活動,讓優秀的華語影視人才提出優良企畫案,期能經由各界投資者的資金挹注,建立雙方合作機制,創造出完美的作品。


負責主辦本屆合作製片會議,金馬獎主席焦雄屏表示,跨文化跨地區合作,讓資源整合,共同爭取更大更廣的市場和觀眾,已經是世界電影產業的趨勢,我們因應這個潮流,讓電影人能在合作製片會議上互動與交流,爭取雙贏的機會。


研討會一『華語影視互動渠道』

時間:12/2 星期二 地點:台北西華飯店3樓 清廳
主持人: 胡競英(緯來電視副董事長)
主講人: 閻曉明( CCTV-6 電影頻道主任) 
    吳思遠(香港導演)
    周金陵(台灣電視製作人)


主題:近年來隨著華語影視市場的迅速擴張,爲影視產業提供了嶄新的契機與挑戰。本研討會邀請影視專業人士,就華語電影與電視之互動,進行經驗分享與討論。焦點議題包括:
· 電視台如何扮演電影通路與投資者
· 如何藉由電影電視互動渠道創造雙贏

會議內容如下:

胡競英:電影處陳處長、各位業界先進大家好。今天很難得有兩岸三地的朋友聚在一堂,跟我們分享過去業界的經驗。這三位都非常重要,首先我先介紹周金陵製作,在台灣大家對他應該都不陌生,他製作過許多膾炙人口的電視劇,例如《台灣霹靂火》、《台灣阿誠》。他不但在三立、東森、民視、公視都有作品之外,還拍過許多兩岸合拍的電視劇,產值非常大,製作時數超過一千小時,具有兩岸豐富投資經驗。中間這位吳思遠先生是香港導演會總會長,一直與兩岸三地多有合作,以導演及製作聞名。他還投資戲院,在電影方面可以提供我們非常多的經驗,他並且捧紅多位明星,如成龍、劉德華等,甚至捧紅多位導演,如《醉拳》、《蛇形刁手》的袁和平導演、《蝶變》的徐克等,甚至自己擔任編劇,捧紅劉德華的著名影片《法外情》即出自他手,非常多才多藝。


左邊這位是閻曉明閻總,是中國最重要電影頻道『CCTV-6 』的主任,他在此單位已服務超過13年,擁有製作超過1千部電影的經驗,手上負責管理底下6條頻道。


我們今天題目是「華語影視互動渠道」,與在座各位分享從事電影的專業經驗。以緯來為例,我們嘗試往電視電影這一塊領域發展,到今年底估計已投資製作約25部作品。近年因為香港電影式微,所以做得比較辛苦,比起過去電影興盛期,台灣動輒超過2百部、香港動輒超過3百部的產量相比,台灣目前一年產值大概只有40部左右,香港一年產值則大約50多部左右。做為一個專業電視電影台,在內容取得來源非常不容易,常面臨到『地域性』、『主題性』的差異,必須針對觀眾群需求,購買他們最喜愛的作品。


如果只是針對單一市場製作,資金會受限制,規模無法擴大。如果是跨地區合作,又必須考量到每個地方的風土民情文化,每個地方受歡迎的主題都不大一樣,在『異中求同』是我們最主要面臨的課題,我們先請各位主講人針對今天主題做簡短發表。


周金陵:幾年前,我們發現台灣電視電影台能提供的平台資源開始下降。在10幾年前,一小時有1百多萬台幣製作預算,可是現在一小時只剩不到50萬台幣製作費,加上各樣成本逐年增加,將製作品質拉到很低。所以在幾年前,我們發覺要跟海外一起合作,否則在台灣無法做出好品質的電視劇。我們當然希望可以製作暢銷、又具品質的電影,所以我開始引陸資入台做合拍。很多人都告訴我說不可能,我去查了許多法條,從來沒有哪一條規定大陸演員不准來台拍戲。在立法院召開公聽會時,我也是這樣提出。


之後我很認真處理這件事情,我找一個案子送到各單位,像新聞局。對方就說我這不行,我說「怎麼會不行呢?我這是大陸來台灣投資拍片,台灣政府法條規定:外資來台拍片,美國人、英國人只要合法申請,都可以到台灣拍戲。所以我只要提供企劃、分鏡表,確認內容沒有失國格、沒有違反道德都可。」後來對方告訴我,我們可以走民國88年經濟部對財政部的一個法令,內容大致是說,只要外資超過國內資金就算外國片。當你取得資格,即可依『外國人或地區來台灣投資拍片』相關法條辦理。因為電視劇投資金額巨大,所以我們都很謹慎,剛開始我們只申請一個演員進台灣。經過送審企劃書、分鏡表,一個半月過去,新聞局回覆,因為還不確定哪一個單位承辦,所以還沒處理,後來是分送到新聞局綜合計畫處而非廣電處辦理,一星期後就審查通過。


那之後我就正式申請,今年6月我就帶了27個大陸攝影團進來台灣。這整件事從收案到批可,前後只花七天。只要證明陸資大於台資,就是代表海外資金來台灣投資拍片,經過公會、勞工局審查都沒意見,7天就通過。基本上,電視劇要考慮市場因素,現在看起來,邀請大陸演員來拍片是沒有障礙的。


胡競英:接下來我們請吳思遠導演跟我們分享。

吳思遠: 我在16年前,在北京建立第一家戲院,近年在內地建了8家電影院,現在運作的幾家票房收入都很好。在大陸電影開放以來,我是屬於較早先知先覺進去投資的。在之前,我也是較早從香港進入內地做合拍的。


我們回顧過去中國電影開放30年,這當中變化非常大。電影興不興盛主要是看市場大不大,以前香港市場為什麼那麼興盛?以前香港雖然沒有大陸市場,但是有東南亞市場,所以非常興盛。台灣是我們香港非常重要的市場,我以前監製的作品,例如《新龍門客棧》、《黃飛鴻》系列,到台灣隨隨便便都可以賣1千萬港幣,再加上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日本的收入,市場非常廣大。所以香港才能投入更多資源,拍出一系列非常重要,非常有影響性,非常有商業價值的作品。後來大家看到香港電影逐漸沒落,就是因為泰國開始用自己的導演拍泰國電影,台灣的市場幾乎全部失掉,香港本地、新加坡、馬來西亞的市場也非常疲弱,加上韓國本土電影興起,香港失去市場版圖。


香港本身人口少,海外市場對他而言極為重要。因此我當時就認為,香港電影如果要起來,勢必要開拓大陸市場。當時大家還沒警覺,覺得大陸市場沒什麼了不起的時候,我就已經進入大陸搞合拍。當時合拍制度跟現在相差很多,非常嚴格,我們當時進大陸拍片只能拿幾十萬的勞務報酬,現金很少。例如我跟瀟湘電影製片廠合拍《新龍門客棧》,他出資40萬,人、車及勞務費大概去掉30萬左右,我們拿到10萬元,修一條路就花掉了。那時候錢很少,非常辛苦,但我們始終相信大陸市場會越來越開放。


中國有世界上各國家都羨慕的優勢條件,就是他的電影人口非常多,雖然國際大片常開出幾億元票房,但比起中國的電影人口,還是小巫見大巫。我是抱著這個想法跟北影、跟許多製片廠合拍,逐漸的,大陸也開始伸出援手支援香港電影,還訂了3個辦法︰第一,只要是合拍片就可以享受內陸電影的所有相等待遇,不但可以發行、可以賣影音產品,還可以賣給電視台。如果電影賣座,可以在電視台賣得高價位,這個對電影回收幫助很大,要充分利用這資源。第二:香港電影進入內地是不受配額限制的。 第三:香港公司可以進入內地開設影音販售公司。以上這些規定都非常寬鬆。而且現在香港正式成立電影發展局,將來空間很大,很有機會,大家要好好把握。


當初邱順清先生接管中影之後,有到香港跟我請教。我當初因為預測到大陸將對香港逐步開放,建議他馬上到香港開一間公司。華誼兄弟、中影製作的賣座大片,幾乎每一部都是透過合拍的機制。合拍可以有內地的市場資源、香港的資源,甚至有的還有新加坡、台灣的資源。我覺得今天在這裡除了找尋合作、創投的機會,也要把握大陸這一波改革開放,搶進大陸市場。戲拍得再好,要有市場才有用。我覺得金馬獎辦這個合作製片會議,是可以促成很好的整合。雖然大陸還有許多手續不盡人意,但我認為這會逐漸被克服。


胡競英:接下來請閻總跟我們分享一下他的經驗。

閻曉明:我非常羨慕吳導演先知先覺的香港經驗,這幾年我也感受到,我們大陸、香港以及台灣的電影確實應該加強合作,共同把華語電影做起來。剛才吳導演稍微介紹一下大陸電影市場的情況,現在我來補充一些。大陸總人口去掉城鄉人口,剩下的城市人口也有五億人,都是電影潛在人口。另外我從銀幕數來做分析,過去大概只有3千塊銀幕左右,所以觀影人數也被限制住了。現在大陸以高速度在建設銀幕,光是去年就興建5百塊銀幕,也就是平均每一天增加一塊半。以這樣的速度估算,用不了幾年,大陸的銀幕數就會翻一倍,整個觀影人口也會增加一倍。最近有一部電影《畫皮》引起討論,大家原本估最好票房也就一億人民幣,那它現在已經2億3千萬了。大家分析票房成功除了它本身的題材、演員之外,最主要原因就是市場擴大,觀影人口增加。所以我們對中國電影的看法也是非常樂觀。現在中國大陸的居民開始喜歡看中國製的電影,合製也好,反而好萊塢電影比較不受歡迎。例如最新這一部《007》,中影原本估算有2億票房,結果只有1億2就不能再往上,不像大家原來想的,美國的大動作片就一定受歡迎。反倒《畫皮》票房是《007》的兩倍,這些現象都值得研究。


講到電影市場,我們的電影頻道也是值得重視的市場。我們CCTV總共有6個頻道,主要是CCTV-6,共有9億觀影人口。還有兩個收費頻道,一個叫家庭影院,簡稱CFC,我們買了新片,就先在家庭影院頻道放映,之後再到CCTV綜合頻道放映。還有一個專門放動作片的動作電影頻道,另一個是高清電影頻道,是用另一種高清晰5.1模式的影片,例如寬電影。再來就是在海外還有兩個落地頻道,一個在北美、一個在香港。6個頻道都是共用一個片庫,當中又分成國產片以及外片,合拍片也算國產片,外片就是進口片,例如美國、歐洲及全世界,提供6個頻道播放。


我們本身現在也拍了很多數位電影,影片就是用高清晰攝影器材拍攝,主要供電視台放映。如果票房前景看好,也會轉成膠片到大戲院放映,不過最主要還是供應電視台放映,也可以稱為『電視電影』。90分鐘長度是一個完整的電視電影長度,我們現在已經累計拍攝了1千1百部,早期是用16mm膠片拍攝,現在大部分是用高清晰攝影器材拍。現在每年大約拍1百到1百10部左右,成本較低,一部投資大約在人民幣1百到3百萬之間。這些影片最重要目的是彌補電視台節目的不足,另一方面是要培養年輕人。這些大量從藝術學院畢業的人才,不大容易一開始就找到大的戲拍,他們需要有一個平台磨練,釋放才能,我們就是透過這個方式鍛鍊他們。譬如現在大陸電視劇一個非常紅的導演,高希希,他現在拍《三國演義》,就是從我們那兒拍了10幾部,各種題材都拍。還有一個電影導演叫楊亞東,也曾經低迷一陣子,之後在我們這兒拍了一部電影,得了金雞獎之後就越拍越好。很多人透過這個平台走出來,這是對電視電影最大的貢獻。


電視電影是採系列拍攝,有的以10部為一系列,目前以歷史題材或是改編民眾故事為主。還有古龍小說,例如《陸小鳳》一拍就是幾十部,有點像是連續劇模式,一次投資幾千萬,一拍拍幾十部。我們不是一天播一部,可能是一周一部,都是用電影專業頻道播放。在中國大陸,戲院市場與電視市場都不斷在擴大,但是音像市場在萎縮,因為盜版太多。現在崛起的是網路,大家應該要密切注意市場的變化。


胡競英:請問周製作,在電視電影合作這一部份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最近台灣出現很久沒有的現象,《囧男孩》、《九降風》、《海角七號》都開出亮麗票房,為大家注入強心針,我們也希望兩岸可以銜接上這一波風潮,產生更好的交流,是不是可以請周製作提一些兩岸合製可能會碰到的困難?


周金陵:我先提一個例子。我們電視圈想做一些別的事,我就跟徐健楷先生,紫禁城的總經理連絡,我提了五個故事給他,有些是名作翻拍,例如《羅馬假期》、《警告逃妻》這一類的名作改成現代版。這五個故事徐總都有興趣,他讓我選三個,他也是要送到CCTV6頻道去。另外我找了SONY跟中國電影公司在北京合開的華索公司的同仁陳梅貞,她在台灣受教育,跟我很熟。她選了2個故事,覺得符合他們觀眾的口味。因為我打算做合拍,就把故事拿給胡競英小姐,她表示這是較適合年紀大的,台灣的觀眾群較年輕,比較不適合。這個經驗說明合拍會碰到每個地區文化與觀眾口味不同的問題。不過我覺得這不是壞事,以前好萊塢的影片剛開始也是有文化差異的問題,但有的還是賣得很好,像《金石盟》就是。


我認為需要先有一個投資方做先行者,投資當然要講求劇本、演員、品質,一旦有先行者開了頭,等市場接受了,就起來了。但是就怕第一個失敗,所以大家都不敢嘗試。舉一個台灣的例子,當初台灣連續劇《台灣阿誠》送到各家電視台,很多人都覺得這個故事太老,不肯用。後來三立電視台決定投資拍片,之後這一部收視率很好,就變成成功的例子。


大家都會擔心整個華語市場會不會接受合拍片?害怕投進去的錢化為烏有。這的確需要有像吳思遠先生這樣有眼光的人做先行者。先做個兩三部,只要其中一部起來了,那就海闊天空。我個人相當樂觀看待,以好萊塢的影片為例,任何題材都是有可能被接受的,我現在也繼續努力做這件事情。


胡競英:加油了。你的成功是我們大家都期待的,希望會是好的兩岸三地合作的楷模。另外想請問一下吳導演,吳導演您被封為香港影壇教父,在兩岸三地備受尊敬。香港電影一直是華語電影的火車頭,培養許多優秀人才,早期在台灣,香港電影的收視率更是維持不墜。我們想知道現在香港電影將何去何從?對於兩岸三地不同地區的電影發展,要如何讓大家在電影方面有更多合作機會?像近年HOME VIDEO市場不停在萎縮,使得有線電視版權也變成回收重要的一塊,要如何在電視版權販售這一端產生更大的影響力?


吳思遠:現在大陸有36條院線,但是院線之間競爭性不是很強,目前大家都是演同樣的電影,一家演《梅蘭芳》,其他家也跟著演《梅蘭芳》。不過我想這之後應該會有所改變。電影首先要定位好,主要市場在哪裡?在製作前不要定位全世界市場,而是要決定比重比較偏哪一塊?究竟是偏台灣,還是大陸?要規劃成『傾向型』的比重。如黑社會片在大陸很難通過,那如果以大陸市場為主,那就不要拍類似的題材。


所以定位最重要。我投資開設電影院之後,常在電影院坐幾個小時做分析,觀看觀眾的組成成分。我發現來看電影的大多是年輕人,而且是一對一對,比重非常高。根據這個數據,我們應該要拍一些年輕人有共鳴的電影。另外30%就是中年人,大約40歲上下。所以現在在設計一個劇本的時候,要想好觀眾群在哪裡,不單單只是故事好不好而已。有好故事的太多了,除了好故事以外,還有什麼東西可以吸引人?現在製作有一點水準的電影不難,尤其現在年輕人都很聰明,受過一點訓練就可以做出很不錯的電影。重要是在發行,我拿出來要能引起人注意,當全國36條院線的人來到發行商安排的地方看電影時,要訂多少拷貝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尤其你不是特別超大的製作。


所以必須要把劇本做的非常結實,電影千萬不要電視化。我自己覺得現在有很多新導演,自己一廂情願去拍一部類似電視水準的電影。你想想,現在電視都拍得那麼好,電影都拍的那麼好,你要拍一部近似電視的電影作發行上院線,那肯定不會有奇蹟產生。所以像剛才閻總所說,CCTV6個頻道就培養很多新一代電影人,讓他們去磨練。不要說現在的大陸地區是如此,像以前香港,很多人也都是從電視台磨練出來的。像徐克、嚴浩、許鞍華都是。電視台是一個最好的磨練場所,經過電視台磨練一段時間,很多導演都希望能夠拍電影。所以電影頻道的貢獻除了幫我們電影增加收入之外,另一個最大功能就是為電影界培養新血,總不能張藝謀一直拍電影拍到七老八十。


而且內地很多大型的電影活動都是由電影頻道資助,所以我初步認為電影跟電視關係非常密切,既是合作對象,又是競爭對手。電視促使電影不斷進步,我曾想過許久,從美國好萊塢電影來看,美國電視劇拍得實在太棒了,造成電影從小銀幕變成大銀幕,從普通聲音變成立體聲,從大銀幕變成IMAX,再到現在最新的3D。電視的發展促使電影人產生危機感,去拍一些在電視上看不到的東西,也在技術上加入電視沒有的部分,這些逐漸促成電影的進步。他們兩者有很微妙的關係。


胡競英:謝謝吳導演,這是非常寶貴的經驗。那像在日本的情形就又非常不一樣。日本收視率比較強的電視劇,其實都會再拍成電影,還是一樣可以成功。這在日本市場非常常見,但是華語地區,這種現象就非常少見。


接下來這個問題是幫大家問的,相信大家都很有興趣了解這一方面的資訊,也正在尋求更多的合作機會。想請問閻總,你們每年都有100-120部電視電影的產值,很想知道說,你們在為CCTV6個頻道購片以及投資拍片的標準為何?


閻曉明:因為我們是專業播出電影的電視台,因此購買電影是我們主要的業務。購片的標準,就像剛才吳導提,跟大家希望的一樣,要能賺錢,也就是收視率要高。基本上,我們分成國產片以及進口片兩類,國產片在這裡也包括合拍片,購買價格會高一些,因為政府規定國產片可以在黃金時段播出。而進口片不可以,只能在晚上10點以後。另一個就是看票房,如果說這影片在戲院上院線之後,票房可能是幾百萬、幾千萬,或是幾億,那價錢當然不一樣。高的我們可以出到幾百萬,低的就出價幾十萬,就跟國際作法一樣,有一個級距在。


還有一種影片是沒有進戲院的,例如小眾的藝術片,或是品質較差的,無法進戲院放映的影片。我們有一個審片過程,替影片評分,分數從一分到五分,如果五分,收購標準就高一些,三分就低一些,要看他的藝術品質與收視條件做綜合評鑑。另一個就是看對方跟我們談的販售權利內容,有的影片是販售永久的版權,價錢就多一些,有的就賣幾次播映權,價格都不一樣。


這幾年我們大約播了50多部台灣電影,李行導演很多部代表作品我們都有播,例如《原鄉人》、《汪洋中的一條船》。這種引進一脈相傳的文化作品,非常受到官員推崇。而且我們發現,原來台灣也有類似《媽媽再愛我一次》這一種非常受觀眾歡迎的影片,也是百播不厭。我們也希望台灣電影跟香港電影能夠多一些,因為中國觀眾更能接受中國文化傳統的東西。西方的東西,往往是年輕人或是教育程度比較高的會喜歡,一般老百姓倒未必,這是這幾年根據收視率做的分析結果。


胡競英:時間差不多了,我們先開放發問。


焦雄屏:我想請問一下,現在全世界都是以電視台作為播出電影的最重要頻道。第一,電視台如何去扮演『事先投資』電影而不是『事後收購』的角色?第二,目前大陸電影頻道購買版權比較完整也比較具規模,也有持續在洽談,但是台灣跟香港感覺上只有少數人有特殊管道可以進入電視圈購片這一塊。想請問,在香港或是台灣,有沒有較清楚的法則,讓大家知道怎麼去談電視台版權販售?

胡競英:我先講台灣部份,香港方面由吳導演來回答。其實今天東森的姚慶康總經理也在,等一下也可以請他分享一下。以電視台來講,東森明年也要做電視電影這方面的投資,其實大家都有很高的意願。但是今年遇上金融海嘯,我們預估明年整個廣告市場,在電視廣告營收這一塊,比較樂觀是只會下降10%,悲觀一點則認為是會下降10-20%。電視台另外一個收入來源,是有線電視收費裡頭的分成,昨天NCC於新聞報導中表示,某些地區明年有線電視收費已經調降10%,這也是一個很重的打擊。所以我們今年編預算,就是有多少錢做多少事。每年我們會評估,需要多少內容來滿足觀眾的需求,除了保留某部分舊片之外,扣除版權期限到期的,我們也會採購某部分新片進來。那我們還編列了另一塊預算做為拍電視電影的預算,這一塊基本上非常歡迎有其他投資夥伴,如此就可以將投資額放大,就可以走院線或是其它不同的發行管道,我們只拆全球的版權收入。此外,我們自己也提供電視版權的投入,這是比較理想的操作方式。預算結構,每間電視台應該都差不多,投資拍片的預算跟購買版權的預算是不放在一起的,如果有特殊的項目,也是可以來談。如果說這對公司形象很好,很有把握回收,我們也很樂意做為公司投資案,送到董事會審查,投入電影的拍攝。香港部份可能要請問吳導演。


吳思遠:我預估這次金融風暴將造成明年電視台廣告收入下降,我們其實很憂慮。雖然現在對電影的影響暫時還看不到,但是這對電視台投資拍片,以及版權的購買一定也會產生影響。香港不是沒有影響,香港有線電視,徐小明的朝陽電視台,就拍了好幾部電影。好多年以前我監製《宋家王朝》,日本富士電視台有投資一點,等於是買版權。如果要策劃得好,這當然也是要講關係,一個好的製片人,除了導演能按時間,按預算完成以外,好的演員、劇本,還必須在外面要有很好的關係。跟電視台的關係,跟發行商的關係,甚至跟電影院的關係都要很好。我做電影院之後,就接了很多電話,像最近《梅蘭芳》要上,對方就打來:「千萬不要給我下片啊,大家都是好朋友。」所以我覺得製片人真的要神通廣大,每一樣都要顧慮到。我想當經濟一恢復好的時候,電視台在電影這方面還是會一直做下去。


現場提問:我原來在中央電影公司服務20幾年,退休之後在兩岸之間處裡一些溝通、協調的工作。我分享一下有關兩岸交流這方面的現況。第一:現在兩岸的關係較緩和,希望這時候大陸電影頻道可以多播一些台灣方面的電影,從電影當中促進兩岸文化的交流。大陸有13億人口,但能來台灣的不多,藉由電影,他們才有機會接觸到對岸的文化差異,也可以從差異當中去了解台灣。因為閻總這幾年買的台灣影片量只有50多部,希望可以再增加一些。


補充一點,現在中影的片子大多也都是我在賣。第二點,我們賣片子給中央電視台的時候,一定要透過『中國國家版權局』做一個版權的認證,進行的時間,快的話要1個半月,慢的話要3個月。我知道他們是透過香港方面來認證,在這邊建議電影處跟閻總,希望透過國家版權局,將來對於台灣電影的認證,是不是能藉由台灣來認證,而不是現行的經由香港來認證,這樣才可以縮短買賣時間。第三點,關於台灣的老片,以前市場沒這麼大時,我們都是用底片去轉拷貝,所以底片受傷是必然。送進中央電視台整修之後,部分地方還是會有瑕疵,沒辦法像高清晰畫質那麼好。這方面,如果我們的片子品質不要太差,經過一番修復後把片子轉出來,雖然沒辦法像高清晰畫質那麼好,希望閻總將來可以稍微放寬一點收購標準。老實說,沒有人願意像邵氏花大筆錢作修復,畢竟花了大錢修復之後,還是不可能回收修復的支出費用,所以老闆也都不願意這樣做。


第四點,關於電視電影這一塊,大家都希望兩岸合作,當然題材很重要,但是我希望將來兩岸合作,如果大陸跟台灣可以對等出資,那做出來的品質一定會更好,雙方都是互益。希望未來兩岸電視電影合作這一塊,可以放寬一點,讓大家有更多機會交流。謝謝。


閻曉明:我們一直希望在電視電影的合拍方面沒有障礙,就跟電影合拍都一樣,大陸各方面規定都一樣。我們也希望各方面題材由我們投一半,香港或台灣投一半,把資本做大,共同把品質做好,發行到各個地區。這是我們長久以來希望的事情。只是這幾年溝通不太順,合拍比較少,但還是有一些影片是合拍的。談好投資比例,與權益分割,就沒問題,目前台灣演員導演到我們內地拍片的特別多,我們到台灣這兒的少。我們有些電視電影,像朱延平都去我們那兒拍的,沒問題。


胡競英:還有沒有什麼問題?

現場提問:你好,我想請問一下,剛才提到有關台灣要把影片賣到大陸,需要透過香港的某個機構做認證,我的印象中好像沒這個單位。

現場觀眾回答:就是台灣要賣片到大陸的時候,是要透過大陸國家版權局,不是廣電總局。但是因為台灣沒有相關認證單位,所以據我所知,目前是經由香港某個協會來認證辦理,做版權方面的認證。

吳思遠:我想台灣的有關部門應該要趕快去洽談,有關這個認證,我們香港也是跟中國國家版權局談了好長一段時間。那是10幾年前的事,中國國家版權局我們去了無數次,最後得到一個結論就是:香港的影協跟香港製片協會這兩間機構都可以做認證。申請過程中,這兩家一直吵來吵去,後來變成兩家都可以行使認証權。你剛才所提非常迫切,台灣應該趕快跟大陸國家版權局訂定相關辦法,確認以後台灣用哪一個機構行使版權認證,保證版權屬於哪一個業者。


現場提問:香港自由總會並沒有這個權利。影協跟國家版權局不是一個法律規定的途徑,他比較像是一個中間商談的橋樑。據我所知沒有一個國家的法律明定需要版權認定。

胡競英:我們現場可以請由緒如小姐回答這個問題,她有這方面的經驗。

由緒如:我才剛剛碰過這個問題,我幫李行導演處理版權販售給CCTV,3月才剛處理完成,也是經過影協以及黃百鳴導演的協會認證。我們曾碰到這樣的例子,李行導演的作品《心有千千結》遭盜賣,雖然不是由李行導演這邊同意授權販售,但是黃百鳴導演的協會那邊卻簽了認證出去。因為這樣子的追查就發現被盜賣,我們就一路追查,也跟中央電視台反應。以前台灣新聞局跟中國大陸並沒有直接往來,台灣也沒有任何團體可以做這樣的一個認證,所以都要透過香港。以前香港都會過來詢問台灣是否有這間公司,以及調查相關訊息,我們以前也曾被問過焦老師的公司是否存在等等。經過這件事之後,整個程序有修正,現在就是直接經過大陸國家版權局處理。就是說,我們的影片就直接經過大陸國家版權局,不用經過香港,一部影片2000塊人民幣手續費。後面就只是辦理時間快慢的問題而已。

吳思遠:我想請問,你是台灣有個公司,例如中影或其他單位出面,否則怎麼保證這部影片的版權確實屬於申請者?

由緒如:其實我們是經過台灣『導演協會』出具證明來辦理,如果是透過公司也是可以。但是因為李行導演的大眾公司以及致力公司都已經關掉,結果李行導演就寫了一個切結書,保證他的影片作品的版權是屬於他自己的。但是大陸那邊回覆表示,『李行導演並不能自己保證他的影片版權屬於他自己。』因為很多導演其實並不擁有影片的版權,只是領導演費而已,這點相信大家都清楚。後來我們就詢問,是否可以透過某個單位,例如台灣的導演協會出具証明李行導演的版權確實歸導演所有,中國方面就接受,後來就通過國家版權局的認證。

吳思遠:那透過其他公司出具證明呢?

由緒如:其他公司只要是在台灣登記有案的,也是可以辦理出具證明。

李行:我希望今後台灣可以有一個單位來處理版權認證事宜,這樣會比透過香港要好。如果不能透過官方單位,就像香港一樣,找一個民間單位處理。像我這一次就是透過導演協會居中辦理,或者透過電影基金會都可以的。

胡競英:我想大家都已經有一個共識,就是希望能有一個民間單位或協會,有一個統一窗口,處理版權認證事宜,幫助我們台灣的影人或是導演,販售影片版權到對岸中國大陸。我們電影處陳處長也在現場,有看到大家這個需求,至於是透過導演協會或是電影基金會,這件事我們私下再討論。還有其他問題嗎?


現場提問:各位長官,現場電影界先進大家好,我是司馬中原小說改編電影《送陰胎》製片,名叫林培源。這個故事本身有一點偏鬼怪,我們目前有在考慮大陸市場,因此在改編劇本的時候,一直在猶豫要往鬼怪去走,或是放棄大陸市場,或是往驚悚較人性的層面去走並兼顧大陸市場。想請問一下閻總以及吳導演,中國大陸對驚悚、恐怖片的電檢制度,自從《畫皮》之後是否有較明顯的改變?

閻曉明:鬼怪片跟驚悚片在大陸市是比較敏感的,以前很多片子就是因為這個原因,電檢沒有通過。至於《畫皮》,不知道大家看了沒有?它是一部看了會讓人掉眼淚的影片。這部片是他們自己剪的,其實我覺得只要剪的是人性的,呈現真善美,不要故意渲染恐怖的鏡頭就可以。

姚慶康:我是東森電影台姚慶康。剛才你們講的問題我們自己有碰過,跟各位報告一下。跟大陸合作很麻煩,一件事要談很多次,很多事情都不能做,只要時裝劇牽扯到同居都不會通過,古裝片跟小孩子片也一樣很麻煩。我們頻道喜歡拍小孩子片,但是小孩子打架的片能不能通過?大陸跟我們台灣文化是相通的,但是思維落差太大。現在還跟各位報告一下,今天大家來會想說我們搞不好會買CABLE的電影版權,這3年來我們共拍25部電視電影,1部大約是100多萬人民幣來拍。我們選定一定到大陸會通過的。這個是沒辦法的,大陸有電檢制度,卻沒有很明確的規範,一切都是很虛無飄渺的。不能有迷信,但一切又都很迷信。像《海角七號》CABLE賣4個地區就賣800多萬台幣,也有賣很好的,像香港《投名狀》在台灣CABLE就賣400多萬港幣。而最近金融風暴一來,我看明年片子的CABLE版權價錢大概會掉一半。我們公司現在都沒什麼預算,這幾年買片預算一半一半的砍,明年廣告預估掉10%。大家預估廣告10年都不會好,但是這也可能是我想的太遠了。


台灣明年來看,景氣會比較差,而我們買國片有一定的預算。我們一個頻道,希望可以買新片買到50多部,可是我們有一個問題,港片那麼多又貴,第二個很貴還不見得收視率就好,而且有一些其他地區的片子,比較便宜,像越南片,一部都幾十萬,但是收視率都很好。這個問題很嚴重。這擠壓到我們國產片的CABLE市場,我們雖然有《海角七號》,但不知道有沒有海角八號,我們對台灣國片還是沒有信心,我們看過很多國片還是不賣。我想各位分享一點就是,經營CABLE的人都有很大的收視壓力,每天早上進辦公室,九點鐘一定看SRP收視率報告,假如一部片是首播,收視率沒有衝上0.2,0.3,整天心情都會不好,因為這個很嚴重。


我們完全看收視率買片。剛才有人提議說為什麼不事先買片子,就是預售的部份,因為你不知道之後會拍的怎麼樣?因為看CABLE的觀眾教育水準比較低,像好的文藝片一般人大概看2次就不看了。可是胡鬧的影片就看很多次。CABLE要的是累積的收視率,而不是看一兩次就不要了,所以我們希望大家在CABLE的價錢上不要寄望太多。明年我們大概買100部40、50萬價位的影片,可能買韓國片、泰國片或是越南片,將來可能都是這樣。當然,我們還是希望有上億預算買片,台灣拍一些好片。最後還是希望天佑台灣,天佑電影界,謝謝各位。


胡競英: 閻總想請問你們《投名狀》大概多少錢買到?

姚慶康:《投名狀》,大約2000多萬台幣,聽說衛視大約花5-600萬港幣購買。好像是買4個地區的版權。聽說買的最貴的是《功夫之王》,開價100萬美金,有沒有人買不知道。我跟衛視談過,他們明年不大可能買片,因為他們已經買到後年去了,已經沒錢了。目前衛視買的版權費比較高,如果他們明年不買的話,我們估計明年版權費會掉很多。現在已經有很多部版權費賣不掉,《畫皮》是先賣的,賣179萬港幣,這講出來是機密,不過也可以跟各位講。不過跟各位講實話,《畫皮》如果賣100萬港幣我們不會要,因為如果炒作起來,他收視率一兩次會很好,但之後就不好。我們原則很簡單,新片都會先看過,新片從哪裡來呢?都從大陸盜版來,基本上太貴的我們也不會買。 胡競英:剛才的問題,吳導演是不是還有要補充的?

吳思遠:鬼片部份,我覺得大陸是比較敏感,除非你有一個很好的佈局,現在香港導演有在適應,但還是有導演覺得在大陸拍電影有電檢問題,會被剪的亂七八糟,所以就寧可不參加合拍。最要緊不是要看你電影的題材,如果要搞合拍就必須要符合規定。否則電影被剪太多也沒什麼意思。

所以我覺得事先要小心規劃,否則拍完再去處理就麻煩了。你也可以考慮先把故事大綱給合作者送去審核一下。你看《畫皮》他是非常例外的,我的分析有好幾個原因,第一,他是寧夏廠拍的,寧夏廠有一定的知識。第二,這個故事以前國內有拍過。第三。他能走到這個邊緣能夠通過,大家都覺得非常稀奇,那個要有一點技巧。以前閻總是製片處處長,他最清楚了,所以有些片子有問題也是要請教閻總,例如我的《青蛇》後來也是做有限度的修改,所以進大陸還是要小心一點。


胡競英:剛才導演有談到,香港電影產量下降並不是最大的問題,以前香港電影多豐富,多棒。黑社會片,鬼片,情色片,疆屍片,古惑仔片應有盡有,巔峰期曾到100部之多。那時候香港電影產量開始往下掉時,掉到70幾部,我們都覺得它會再起來,再回到100部,沒想到大陸的條條框框限制住很多導演的創作,產量持續萎靡。好多東西因為不能去大陸,因為市場太小,大家就不拍了。只能說,有時候魚與熊掌之間真的是兩難。


閻曉明:主要是因為大陸電影沒有分級制度,所以電檢制度才會有很多限制。1988年的時候試過兩年做電影分級,有一批片子級數為『少兒不宜』,很多戲院就拿這個做噱頭。這部片其實是老少皆宜的,但是戲院搞這個,觀眾就蜂擁而來,本來規定是16歲以上才能進戲院觀賞,但是戲院都不檢查身分證,就沒人管,反而吸引觀眾。戲院就把這當成吸引觀眾的一劑良藥,因為這件事,所以後來分級制度就停了,到現在也沒再辦過。大陸並沒有非常成熟的市場機制以及法律觀念,訂制度容易,監管難。所以現在都不敢輕易嘗試。


胡競英:今天還有一位貴賓,就是新聞局電影處的陳志寬處長,我們請他講幾句話。


陳處長:美麗的主持人以及三位主講人大家好,我今天跟電影界的前輩在一起,感慨很多,12年前我就當過電影處處長,所以12年前做過,現在再回來做,就沒有什麼負擔。在這個場合跟大家報告一件事情,我要求我處裡的同事要出來聽這一場講座,聽聽各位的意見。請容許我請他們站起來一下(電影處同仁站起來)。我這樣一個舉動,是希望讓大家知道,公務人員很會考試,所以可以考上公務員。但是我也希望我們同仁聽聽人民的聲音,這個很重要。之前我和閻董事長還沒有正式交談過,在今天這個場合,非常高興跟你見面,看了你的頭銜,我希望你擔起我們兩岸歷史重任,你我的責任非常重大。
 
11月7號,我們處裡的同仁帶著《海角七號》的拷貝到圓山飯店,給陳雲林會長觀賞,結束之後我一直觀察他的表情,看到他滿意的答案,我才放下心中的大石頭。我們希望大陸的民眾可以看看這部電影,因為數字會說話。我們目前官方票房數字是4億6千萬,這表示它觀影人口很高,老中少都咸宜,雅俗共賞。  


過去我們兩岸要談議很難,一九八幾年的時候我第一次到北京,兩岸的電影引進,一年10部的額度是我定下的。今天我們更希望我們彼此互相合作合拍,能夠把電影交流真正做起來。我今天聽了大家的意見,大家都有共識,包含要找一個公正的機關做版權驗證,我也很贊同。   


馬政府上任之後,我們做了很多鬆綁的政策,陸續要把過去大家認為兩岸中間有什麼阻礙的部份逐漸除去。希望大家一起期盼,一起努力。其實閻總今天的任務很簡單,等一下我們會議4點結束,他4點05分就可以打電話跟北京報告。我們希望兩岸的定位,透過這樣的合作關係會越來越好。


胡競英:謝謝大家,今天的座談會到這邊結束。
張貼日期:2008/12/30
更新日期:2009/02/0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