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專訪策展人林文玲
認識民族誌影像
「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由非營利團體「台灣民族誌影像學會」主辦,學會旨在推廣民族誌影像之研究、創作、展覽、著作、發行、教育及國際交流,而舉辦影展為學會主要業務。
「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走入第五屆,固然培養了一些忠實影迷,但對於首次耳聞這個影展的觀眾,或許會先對「民族誌」三個字感到疑惑。牛津字典寫道:「一種對於特定族群和文化其慣例有系統性的描述。」;著名的法國人類學家李維史托(Claude Lévi-Strauss)提及:「民族誌包括對特定人類團體的實體之觀察與分析。希望盡量精確地記錄不同團體其生活觀點和模式。」但是這樣來談民族誌依舊顯得生硬與簡略。策展人林文玲說,民族誌是人類學的一個概念,由於這般學術的名詞不易單以文字推廣,影像比起專門書寫更易與民眾產生互動,故使用影像來傳達一些人類學的重要概念與關懷。
那麼民族誌影像是什麼?民族誌影像為紀錄片的一種,林文玲指出,其有兩個重要的層次得與廣範的紀錄影片區隔:導演的拍攝過程與他的拍攝主題之間,可能存在著深入而長期的關係,影片便是在此過程中被攝製;另外,某些紀錄片的訴求為社會議題或社會運動,這在民族誌影片裡也可能存在,但是民族誌影片更為突顯的是文化脈落的區塊。
民族誌影像先驅的羅伯特‧佛拉哈迪(Robert Flaherty)的作品《北方的南努克(Nanook of the North)》,被喻為第一部「具有真實紀錄意義的紀錄片」,導演以他的朋友南努克一家為中心,企圖呈現出愛斯基摩人在極地上的生活面貌,雖然這部影片甚至動用「演員」,但由於導演曾與南努克一家長期相處,因此影片富含拍攝者與被攝者互動經驗底下的「真實」樣貌。民族誌作為描述社群文化的文字或影像,顯然《北》片就是以影像作為其傳達的工具,透過長期觀察呈現出特定對象的文化,便為民族誌影片。
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的源起與定位
策展人林文玲現任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暨族群與文化研究所副教授,研究領域為視覺人類學、(原住民)文化研究與性別研究等,由於當時攻讀博士的德國哥廷根大學就有民族誌影展,回到台灣後,愛看電影的她遂想不如自己來舉辦影展,這項理念獲得胡台麗(台灣首位拍攝民族誌紀錄片的人類學者,現為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員)的支持與幫助,於是憑藉一股熱忱,在 2000年成立台灣民族誌影像學會作民族誌影像推廣。
民族誌關懷異文化的特點,加上當代社會對影像的近用,若能依主題邀集世界不同文化與地域的人事物,以影像方式和台灣觀眾搭起橋樑,國際影展自然成為首選。2001年,以胡台麗為影展主席,命題為「島嶼聯線」的國際民族誌影展誕生於台灣,成為亞洲首創民族誌影展!
「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影展(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ilm Amsterdam)」、「日本山形紀錄片影展(Yamagata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ilm Festival)」 及台灣最大的紀錄片影展「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這三個國際型紀錄片影展皆是以紀錄片的大範疇選片,「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則是關注在文化性,如異文化的生活型態或宗教儀式的紀錄影片,並且是台灣目前少有依策展人規劃明確主題再行徵件之影展。就地理而言,「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現在移師中部,「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相對雖然資源及片量等規模較小,但也肩負起座落於台北的純紀錄片影展角色。但是這個為期四天一夜、位於台北的影展,可能會因為時間及空間上的因素阻擋了某些潛在觀眾,有鑑於此,學會單數年舉行影展,雙數年則會自影展片單中選取部份洽談版權,到台灣各地洽談巡演,比方至相關院校系所、博物館或文化中心,作為另一年度的重點推廣活動。
而「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也以它的特質與堅持開啟文化的交流平台。影展內部要求每部影片都做中英文字幕,一方面希望吸引身在台灣的外國朋友,另一方面,每屆影展都會竭誠邀請入選影片的導演參展,除舉辦國際論壇,還會請他們坐在戲院裡觀賞其他導演的作品,許多國外導演因此認識到台灣具特色的導演及紀錄片,也有把台灣的作品帶到自己國家的例子。再者,幾乎每部影片映後皆會舉行座談,該影片導演親臨的場次通常映後討論都會非常熱烈,而所有的討論內容主辦單位皆會現場作中、英口譯,方便國內外觀眾一同加入討論。邀請的外賓當中也包括學者,比如2007年是Faye Ginsburg,及Karl G. Heider等視覺人類學者,後來Karl G. Heider為影展寫了一篇文章刊登在人類學期刊上,大幅增加影展在學界及國外的知名度。
影展徵件與評選機制
影展的徵件有四個管道:網路上的徵件訊息;曾參與影展的導演及現有的郵件資料庫;透過各國的記錄片相關機構協發訊息,這些機構更清楚適合的徵件對象;最後,雖然不能親赴世界各大影展選片,策展人會主動詢問向來合作關係良好的機構,比如加拿大影片機構、美國的DER(Documentary Educational Resources),寄一些跟今年主題相關的片子,視其是否適合納入片單,由於彼此向來有資源分享的合作基礎,這些機構有時也會主動推薦。
影展策劃小組通常由幾位學會熱心的理監事、紀錄片工作者或學者組成,約有七至十位選片委員,策展人負責看完所有參選片子,捕捉參展影片的完整輪廓,並且也不至於錯失一些優秀的片子。每部投稿影片至少會有兩位委員看過,入選後再從入圍名單作細緻討論,討論完又會再看一輪這些片子,所以某些影片評審們可能會看上好幾遍。影展每屆約三十多部的播映片量,因此不宜有太多類型相近的影片,主辦單位希望有些來自其他地方或者具有在地主題的影片能被觀眾看到,故到後期討論作為一個策展人就必須做通盤性的考慮。
由於每部民族誌影片都有不同的文化意涵,相當複雜及多元,難以訂定統一客觀的評分標準,因此選片委員一般會從主題與內容是否有意義、影片的美學與形式這兩個層次來看,雖然後者的重要性在民族誌影展裡沒有前者重,但能與觀眾接軌也是十分重要的考量,在選片討論過程中委員會考量觀眾是否清楚作者的表達意圖,畢竟沒有觀眾就沒有推廣。
影展與我(們)
海島台灣,交雜殖民、移民與文化變遷的氣息,回歸到台灣2001年,島嶼國家與文化不斷被強調,由於是第一屆,影展希望能突顯我們身處的台灣其位置和地方特質,「島嶼聯線」的主題因而產生,囊括了國內外島嶼、蘭嶼專題等,希望經過比照後能有跳脫單一島嶼的思考模式。第二屆「遷徙故事」,發生在每一個人背後都有的遷徙故事,即使是源於幾百年前,或是現今全球化趨勢下不同遷徙型態的展現,有這樣的共同經驗便很適合拿來探討,增進族群彼此的認知與了解。第三屆「家的變奏」回歸到人類學的焦點,因其很著重不同社會中人的集結方式,而最常見的集結基本單位就是家或親屬了。到了第四屆,林文玲心想,民族誌影展十分關切原住民文化社會,數年下來,愈來愈多原住民拍下自己的部落,其作品與以往人類學家或是一般紀錄片工作者呈現的主題和敘事方式有很大的區別,並獨具自己的觀點及社會文化之意義,「在地發聲」遂為一項突顯的議題,不過徵件範圍仍包含站在原住民的立場拍攝的作品,而非以血統作為設限門檻。
除每屆影展的主題之外,主辦單位也會徵求近兩年廣義的族群或文化議題相關創作影片,歸類於「新視界」專題裡。電影不單是著重內容而已,如何明確傳達主題,與敘事手法和影像語言相關,因此影展會在「新視界」裡發掘具新意的創作者,或是影像敘事創新的影片,這同時是學會影像推廣另一層面的表現。
談到2009年國際民族誌影展「身體與靈魂」,策展人林文玲在經歷身體不適與親人往生後,開始思考身體如何面對醫療過程,以及身體的感受如何牽動想法;還有親人逝世後,個人情緒安置的問題;而面對身體的存在與逝去,牽動了怎樣的內在反應。她發現,到了人生某個階段會開始需要超越個人力量的東西去支撐,否則過於孤單和辛苦,經過這些反思與提問,林文玲提出「身心靈療癒」的企畫,經過學會理監事會議討論,胡台麗老師認為這樣的內涵也會觸碰到靈魂的層面,主題「身體與靈魂」因而產生。
社會自集體主義的光譜邁向個人主義,開始出現大量凝視自己身體的創作;學科自客觀經驗的觀察,逐漸開始關注主體的經歷,從啟蒙以降蓬勃發展的理性主義與科技霸權業已鬆動;近幾年民族誌的議題不斷地擴充與更新,人類學早期原本較不注意個人、身體、感覺與主觀經驗,也開始了解這些東西需要被釐清。「身體與靈魂」的出現,是策展人的生命歷程的詮釋與定義,這樣看似個人觀感的命題,其實同時契合著當代社會、學科與人類學的發展。
民族誌影像的空間軸與時間軸
若是概括地檢視,早期影展策展人邀請參展的影片可能來自北半球或英、美及歐洲國家,但近幾年影展主辦單位也會試圖找尋南半球的影像工作者,相對來說,這些影像的出現並非是來自影展的主動挖掘,而是南半球也開始熟悉攝影及記錄片,並且在社會中有議題發酵,可以創作,如同「在地發聲」的出現,科技近用性提高,裨益更多人能拍下屬於自己的影像創作。
影像在時間軸的改變與科技變革也有相關,早期紀錄片習慣以16釐米攝影機拍攝,影像規格存在某種模式,拍攝方式因膠捲長度使拍攝長度受到限制,沒有辦法攝錄下長時間且十分細緻的個人創作,可是現在的數位攝影機提供了私密與便利性,加上可以無限制地拍攝,使影片時間愈來愈長,也可以停留在個人影像上很久。技術改變了創作空間及表達形式,在拍攝議題也可能因此有所牽動,自從前關注在社會改革,至今則開始注意個人情感,或出現如何以情感作為表達的作品。
民族誌影像推廣與未來……
一個影展可能包含以下業務:選片、放映、發行、提案、研討、研發、推廣與教育等,除了文化性質也須有商業合作,影展才有足夠經費獨立運作,但目前台灣少有影展能兼具市場展之功能,多半是商業性質影展或由贊助單位補助的純文化性的影展,台灣民族誌學會在人力及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許多想法目前也難以施展,例如單支影片的座談及推廣、某些可以應用在教學的主題活動舉辦、建置資料庫並適度開放、或由學會發行一些精采的影片……等。
林文玲老師認為,作為策展人,自己若是懂一些行銷,工作起來或許能比現在輕鬆一些,例如寫出有效的企畫募集資金、招募及培訓工作人員、以至於影展本身的宣傳等,都是專業。並且要能掌握現代人接受資訊的方式,影展因此開始有一些與網路的接軌,例如自上一屆影展開始採網路報名,本屆則藉由其他人的部落格、「BBS」以及「facebook」做宣傳。而目前學會專職的工作人員只有三位,包辦影展大小事務,尚缺乏人力開拓其他宣傳平台如經營專屬部落格。
林文玲除了是學會成立發起人外,也擔任了學會第二屆副理事長、第三及四屆理事長、影展第二屆到第五屆的策展人,耕耘長達十年,提到遠景,林文玲希望這個問題有一天不是由她來思考,目前除了專業工作在身,偶爾也想投身其他活動,但民族誌影像推廣需有後繼,成果才能不斷累積。目前國際台灣民族誌影展的經費來源是由許多單位小額補助,公家機關補助金額不會超過影展預算百分之五十,另外一種影展營運方式則是公家機關全額出資,依照政府採購法,透過公開招標程序招攬承辦單位,這樣的做法雖然去除繁瑣的經費籌運過程,但也可能導致承辦單位更換,使得影展經驗與資源無法傳承與累積。今年度民族誌影展共有四百多部的影片投件,國外的投片量就有兩百五十多部,顯見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在國際已打開其知名度,也逐漸留下許多可貴的資源,不過似乎目前還沒有人願意接下這枚燙手山芋,林文玲老師也不得不繼續站在火線上勞心勞力,為民族誌影像推廣打拼。
策展人的私房片單
因應投片性質差異,影片類型劃分便會顯現,策展人會依此再去規劃底下的專題,提供觀眾一份藍圖觀賞影展,因此在觀影時,觀眾不需有太大闡釋上的焦慮,可以按影展的主題去探索,例如這屆影展中有一專題「巫師靈療」,巫師是一個很具象的溝通中介者,但是像影片《彩虹的故事》,泰雅人的紋面就富含著文化意義,身為傳統文化的泰雅族人,女性要善於織布,男性則精於打獵,始能紋面,臉上的紋飾到了一定程度方能談論婚嫁,往生後祖先們要檢查紋面才能通過彩虹橋,影片其實也談到了另一個世界,有些看似與身體或文化相關的影片若是仔細去看,就可以發現靈魂的議題。別被「民族誌」三個字把你阻擋在外,觀眾其實可以欣賞到許多具有異地文化或在地省思的好片。
這次專訪也請策展人「私心」推薦本屆影展的影片,從題材來推薦,《老鷹帶小雞》令人震撼的是社會中的中生代因為愛滋病都消失了,只留下阿媽們帶著一群孩子生活,在一個女性身上,除了擔負養育小孩的責任,還要檢視這個應該民族如何生存下去,十分感人;《愛滋伴我行》則是描述一名得到愛滋病的原住民,從隱藏疾病到起身對抗社會的污名。從身體禁錮出發的《彼拉看世界》與《比手劃聲音》兩片,後者是在以色列裡的城市貝都因,其村落裡大部份都為聽障,但卻完全沒有妨礙他們的生活,反而能發展出豐富的文化,這樣的議題若能被四肢健全的我們看到,能使我們體察身邊和我們不一樣的人於生活上的種種困難,使我們有一顆樂善好施的心。另外還有對白十分有趣的《耶路撒冷》,每位導遊對觀光客所描繪的耶路撒冷都會長得不大一樣,源自於他們文化和來源地之不同。《月經小屋》與《沙漠新娘》也予以推薦,後者是透過一個拍攝婚紗的女性看她的同胞如何在一夫多妻的體制下生存。最後,《六搬村》可以和台灣八八水災原住民遷村的議題連結,具有人類學的意涵,描述苦聰人一直生活在中國西南哀牢山的森林中,但其政府認為這是落後的表現,通過各種手段讓苦聰人遷出,但他們並不領情,於1958到2008年間五度進出森林。
民族誌影展尚有許多精采又深具文化意義的影片,若是因種種因素錯失的觀眾,就只能等巡迴展,或直接向學會洽詢,學會網址:http://www.tave.sinica.edu.tw/tave_ch/tavenews/sub.php;在2009影展官方網站也可以獲得更多影展及巡迴展相關資訊:http://www.tieff.sinica.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