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大家庭!國片大家挺!」台灣電影論壇(下)


「電影大家庭!國片大家挺!」台灣電影論壇(下)

「電影大家庭!國片大家挺!」台灣電影論壇

文/陳佩詒

時間:7/3 星期日
地點:信義誠品六樓視聽室
主持人:麥若愚(資深媒體人)
主講人:
李崗(電影《條子阿不拉》導演)
澎恰恰(電影《帶一片風景走》導演)
林育賢(電影《翻滾吧!阿信》導演)
葉天倫(電影《雞排英雄》導演)
九把刀(柯景騰)(電影《那一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導演)

 

李崗:人的慣性與經驗法則需要被打破
我覺得經驗法則有好有不好,舉個例子,當時松竹映畫決定要不要拍《送行者》這個片子衝突爭議非常大,因為就經驗法則來講,這部片是葬禮哭哭啼啼的,年輕人不會看,你叫老年人去看他還會打你,這是完全違反經驗法則的東西;如果做成商業電影,影展也走不通了,影展片不該是這種長相,於是松竹映畫當時猶豫很久到底要不要投資,這些人每個都老謀深算,一輩子在電影界,到最後大家還是摸著良心,決定試一把。

事後證明,人是有慣性,而慣性是需要被打破的。這部片是新的東西,既不商業也不藝術,但竟然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奧斯卡是一個很大白人觀點、很傳統的商業片獎項,《送行者》照理說是不會得獎的,可是那部電影只要是人就會受到感動,它不但打破、推翻影展及商業的法則,也代表大家需要一個新的東西。

李崗:國片必須多元發展路才走得遠
每一部電影就像在打一場選戰。政客個個比精的,東西會有變數,經驗法則不見得一定中,就像打麻將也是一樣,常常是不會打的人的贏。可是時間拉長,新手可能還是玩不過老謀深算的玩家。我們90年代的每個人都很害怕玩電影,可是現在真的覺得商業電影好像有機會成功,因為台灣沒有經驗法則,像我們做片商做久了,好萊塢片或各國獨立製片電影,大概看幾個拷貝,能都估計出大略的票房,但是只有國片每次看完估不出來,真的很荒繆,台灣人到底要什麼東西真的抓不準。到了08年國片真的是越來越好,市場慢慢累積經驗法則。

90年代是藝術電影當道,大家各自為營,每個人都是哲學家,都是藝術家,當時氣氛還相當肅殺,大家受夠了商業電影,轉變到個人電影,每個人都要當侯孝賢,有任何商業傾向都是很可恥的事情,但現在好像大家又受夠了這種藝術電影,就像鐘擺般,不僅是個人天份,還包括大環境的的轉移。每個人、每部片有它的八字,你說不準的,只能盡人事聽天命。

我一路走來比較悲觀,但國片看起來好像真的熱起來了,台灣會創造出自己要的東西。這幾年我覺得觀眾要什麼東西越來越清楚明顯,最重要的是品質要夠、類型要多元化、高度要夠,路才走的遠。

麥若愚:澎哥用了很多電視資深演員,包括侯怡君跟黃品源,台灣長期忽略電視演員,但感覺國片漸把彼此間的橋樑搭起來了;你自己是演員出生的,可以談一下是怎麼運用演員的?

澎恰恰:打破電視演員與電影演員的藩籬,重要的是能否掌握好角色
一般來說電影演員比較討厭電視演員,認為電視是一種誇張的表現。不過我跟電視演員說,你們演的不一樣是因為家裡電燈是亮的,電視是小的,所以肢體表情必須要很誇張。但電影不同,在黑暗的戲院氛圍裡,你的演技是被撕開的、是赤裸裸。

如果有機會再拍電影,我仍會大量起用電視演員;侯怡君在這部片中證明自己是一個藝人,電視劇演員也可以演電影。

原本一直找不到適當的女主角,我的資金也不夠找電影明星;直到開拍前兩週,我看到侯怡君坐在椅子上倚著肩膀睡覺時,我心想這個人不就是我要的那個女主角嗎?侯怡君看完劇本後一直哭,跟我說她一定要演。當時除了我,所有劇組人員都不看好亦不贊成,甚至派一位代表跟我談。他們說:「怎麼可能用一個電視演員演這部電影。」

我不敢說我力量多大,但我一定會盡力起用這些有潛力的演員。就像王彩樺的唱片大賣,根本不可能,可是就是會有奇蹟產生,就像侯怡君在這部片中的表現一樣。不論這部片的成績最後如何,但是至少證明了一點:電視演員也可以勝任電影演出。

麥若愚:我想請問林育賢導演有關演員的問題,電影中彭于晏是如何將肌肉線條練成那樣?柯宇綸在片中相當消瘦。可不可以談一談是怎麼訓練這兩位演員的?

林育賢:彭于晏與柯宇綸精彩的演出替台灣演員爭氣
各位如果看了這部電影你會看到彭于晏從男孩變男人,但是如果你看了柯宇綸,你將看到一個非常完整、用命去拼的演員。我覺得他替台灣的演員爭了一口氣,他要告訴各個地方的演員、導演:「我們也可以做得到。」舉例來說,台灣太久沒有拍一部武打戲,也不會拍,我的前輩導演都跟我說:鏡頭拉越遠越好,因為這樣大家都看不到細節,就這樣帶過。

《翻滾吧!阿信》要成為暑假商業電影,必須在視覺上滿足觀眾的想像,最後請了韓國的動作導演,他曾參與《駭人怪物》跟《老男孩》。請他來這兩位演員就慘了,因為他們兩個一定會被打的很慘。韓國武打電影都來真的,每一拳都很扎實。

這兩個演員可以跟導演說:不行我不要打,可是他們沒有退怯;他們告訴我一喊開拍的時候,他們肌肉都在發抖,因為知道接下來一定會被打。但是必須要頂住,因為不能丟臉,韓國人都來了,我們怎麼能輸。

這個過程太多的苦心,我們必須刺激人類最根本的本性,必須用言語刺激他們。《六號出口》當年有兩位男主角,一位是彭于晏,另一位是阮經天。這是兩人大銀幕處女作。但數年後,阮經天已經貴為影帝,而彭于晏呢?還在原地。拍片過程中,我會不斷刺激他說:你的好兄弟已經是影帝了,那你呢?你怎麼辦?

再者,阿信是一個真實人物的故事,彭于晏很清楚,這個劇本他再也遇不到,他只有力拼,不能讓阿信哥丟臉,不能讓台灣的體育丟臉,他必須練到一站出來能讓大家信服他是體操選手。

那柯宇綸呢?柯宇綸真的很拼,柯宇綸爸爸是柯一正導演;你的爸爸是導演你要做演員怎麼辦?他當時演出《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出道的同期演員是誰?是張震,張震這幾年在哪?柯宇綸又在哪?

雖然這話說的很重,但就是必須這樣刺激他。《翻滾吧!阿信》中菜埔這角色真的是太難得、太戲劇性了。我覺得柯宇綸一直很努力,但總差那麼一步。當初劇本寫好時心中已選定柯宇綸演出這角色,只是等待時機成熟,最終總算是等到了。大家絕對會看到這兩位演員的未來。

麥若愚:請問葉天倫導演當初是怎麼找到豬哥亮大哥演出這個角色的?

葉天倫:豬哥亮從劇場訓練出的精湛演技為《雞排英雄》增添精采
當初寫劇本的同時豬哥亮剛好復出主持節目,我跟妹妹看電視的時候靈機一動想說:「那個議員的角色就找豬大哥來演好了!」於是就把豬大哥叫到腦子裡來演出,沒想到真的能邀請豬大哥參與。開拍後我原本很擔心,豬哥亮的形象過於鮮明,會蓋過《雞排英雄》這部電影,但事後證明完全是我多慮,他表現非常精采。

豬大哥不僅是綜藝主持人,他從十幾歲起就跟著劇團全台跑,當拉幕小弟。有一天男主角請假,他有這個勇氣跟導演自告奮勇演出。豬大哥對戲劇非常熱愛,我們幫他準備的貴賓室,但他都不在裡面,總是在外面跟我們聊天、討論下一場戲的演出。我也是舞台劇演員,最高興就是能夠和演員一起討論角色。

現在台灣幾乎沒有電影演員,幾乎每個演員都演過電視劇。這只是不同媒體的表演方式不同,重點不在於職業是電視演員或是電影演員,重要的是能否駕馭這個角色,能否讓大家認同,跟著你哭跟著你笑。不管是舞台劇出身或是素人,只要能夠把角色掌握好,就是好的演員。

麥若愚:聽說《那一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第一次送片是限制級,能不能談一下片中裸露或言語引起爭議的部份?以及演員選角的部份。

九把刀:我的電影充滿青春絢爛色彩
其實我們不只送一次,送三次,三次都是限制級。因為片中有很多打手槍的劇情,但是打手槍就是男孩子性探險的第一關,大家都是先打手槍再做愛吧?我不想以普通的方式拍攝打手槍,我以不同於前人的方式拍出自己的青春。

如果說電影是導演從個人生命出發的作品,那麼我就是一個魯夫型的人,青春過得超歡樂的;我想將這種絢爛色彩的青春呈現在電影裡。

女主角陳妍希是我一眼就決定的,而飾演男主角的柯震東是一個絕對的新人,我們曾經試戲過許多演員,但最後還是決定由他演出。每次試戲,都可以感受到他的緊張與焦慮,但是卻能看到他每一次的進步。

片中其它的演員,例如敖犬、蔡昌憲、郝劭文及陳妍希等,每個人都各自有一片天,柯震東這樣的新人在現場總是顯得畏畏縮縮的。直到有一天我跟他說,你不能這樣沒有自信,要主動跟演員及劇組互動,讓每個人知道說你能當男主角是因為你很棒,你值得這樣子的角色。

電影中有一場戲是柯震東全身赤裸打牆壁。柯震東非常賣力、用力的用拳頭打牆壁,受了蠻嚴重的傷。之後需要補拍一個特寫畫面,劇組原本請一位執行副導代打,可是我心裡過不去,我不想這樣。

我叫柯震東過來看帶子回放,我跟他說,我覺得你一定可以以這部片入圍金馬獎最佳新人,不過你現在閉上眼睛想像自己坐在金馬獎頒獎典禮的會場,司儀開始宣佈金馬獎最佳新人入圍者,入圍影片播放打牆壁這個片段接著這個畫面接別人的手,你有什麼感覺?他回答:「這不是我的手。」講完後,柯震東一個深呼吸,走到攝影機前面用自己的手再打一次牆壁,打到牆壁都沾血了。

李崗:自己土地才會產生的東西都是國寶
台灣的活力和充沛的能量就是台灣的最大資產。台灣演員反應之快,大陸演員根本跟不上。台灣有不同認同的自由,這是我們的本錢,不論是綜藝節目《全民大悶鍋》或是部落客,全部都是台灣的能量。

澎恰恰:鼓勵學生投入電影業
我曾經參加演出學生的電影作品,學生們充滿熱情,雖然機器小小的、軌道軟軟的。但是學生很有想像力,鼓勵學生盡力創造,慢慢累積經驗,歡迎各位年輕人投入,但是最好要有滿頭包的準備。

李崗:台灣人最重要的是必須做出大陸人做不到的東西
首先,台灣最重要的是必須創造出自己的獨特性,不論是概念或是創造力。再者是把台灣的票房建構起來,如果台灣沒有市場那就只能淪為幫大陸人打工。必須創造出一個整合的電影工業及品質優良的國片,在電影中存入台灣人的記憶,讓國片市場欣欣向榮,同時提升台灣人的電影素質。


出處:本活動由行政院新聞局舉辦,文稿由台灣電影網整理


張貼日期:2011/07/15
更新日期:2012/02/14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