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影展拾玖大無懼


女性影展拾玖大無懼

文/放映週報  王君琦

第十九屆女性影展以《「敬」!拾玖精神》召喚十九歲的臨界感受,在開始學習從成人觀點理解周遭世界之餘,仍以初生之犢不畏虎那未盡的霸氣對於是否就此接受現實、進入體制喊出質疑與不甘。這也反映出女性影展從十九年前的小影展一路走來,是如何在努力增加觀影人次的同時,不放棄理念取向的基進前衛,但同時也總在拿捏著刺激與挑釁、揭露與顛覆在力道上的差別,無論是性別意識還是美學風格,入門式的影片總有其空間。而每一屆影展內涵的成形都是一個辯證過程,更是下一次討論的開端。

今年的專題彼此之間以及跨單元的影片之間也巧妙地透露上述的對話性。「啟動正義單元」延續去年開拓環境議題的嘗試,試圖發掘性別與其他社會建構如宗教、族裔、國族、階級的互動,偏硬的題材反映出對於性別不只是性別而已的堅持。《給阿拉的悄悄話》、《撒旦的恩典》、《上帝的屠宰場》分別以紀錄片、劇情片、實驗片等不同的類型手法提出對回教與天主教的批判觀點;榮獲去年亞洲女性影展聯盟亞洲女性電影首獎的《死海》訴說逃離斯里蘭卡內戰的難民如何在印斯的邊境衝突中螻蟻求生;紀錄片《妹妹的守護者》則是透過弱勢處境的女主人翁替被謀殺的胞妹討回公道的歷程,直陳瓜地馬拉社會對女性受暴的忽視以及法政系統的腐敗;另一部紀錄片《囚衣天使》則呈現女性是如何被男人主事的國族戰爭利用、背棄、並成為道德懲處的代罪羔羊,在主題上隱隱呼應著去年頗受好評的《戰爭與眼淚》;《粉紅絲帶的秘密》是典型的論證型紀錄片(argumentative documentary),揭發乳癌防治倡議運動背後龐大的金錢遊戲。

女1相對來說,「慾/望查某人」單元則延續女性影展向來對女人情慾、人際互動、生命歷程的關注,《辣嬤找春天》是已過花甲的導演自拍的求愛歷程、《G點實驗室》以近年來某些科學家對女性陰道高潮G點的否定為出發點,再次展開對神祕G點的探索。《女藝革命》回顧美國女性主義藝術運動的歷史緣起、表現形式與核心思維,片中女性藝術家抵抗父權勃發的能量恰巧對比了動畫紀錄片《惡孕臨門》中受訪的為人母,她們以夾雜著頹喪與憤怒的聲音剖析了「母職天性說」對女性的壓迫與箝制。《露露與我》是導演黃日敏與其同性愛侶、知名研究抗癌學者Louise Nutter攜手經歷罹病至衰亡的過程,令人想起去年前衛電影祖母級大將Barbara Hammer的《當馬無法成為一種隱喻》,兩者都將攝影機對著自己與生命中的重要他者(significant other),病情獲得控制的Hammer以最擅長的實驗手法謳歌生命,面對伴侶臨終的黃日敏則選擇以真實電影的方式紀錄「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情感實踐。本單元的強片《性福阿嬷店》是文章開頭所提的兩種辯證路線一次美妙的「合」:向來被認為道德淪喪的性工作者與該受人敬重的長者身份重疊,透過兩個阿嬤在鏡頭前逗趣自然的呈現,性工作者的生活以及最常引發爭議的工作得以日常化,經常阻撓觀眾對性工作者進一步理解的價值判斷在這部片裡被以不著痕跡地方式抹去,甚至觀眾很可能會因為喜歡這兩個人物而開始從她們的角度來理解她們所做出的職涯選擇以及性工作者的工作權益等議題。

女2「看!我的青春異想」單元將焦點放在未滿熟齡的女孩身上,但這裡的青春既不討喜也不天真,是充斥著罷淩、自殺、背叛的暗黑世界,連愛情都帶著離經叛道的高度危險性。劇情長片《怒吼青春》於柏林影展首映,也獲選進入日舞影展的編導工作坊, Gabourey Sidibe是先參與這部片的演出後才進入《珍愛人生》的拍攝。《怒吼青春》以非裔美人的社區為故事場域,女主人翁的成長故事是一場又一場的生存遊戲。《怒吼青春》對於非裔美籍青少女生命形貌的刻畫著力頗深,但若置於非裔美國電影的脈絡來看,卻仍不免有落入種族刻板印象的疑慮。本單元另一部劇情長片《甜過頭》則是拉丁裔美籍青少女的成長故事,這部片雖然觸及拉丁裔移民的處境,但主要情節圍繞在兩個拉丁裔少女間擺盪在友情與愛情間的浪漫愛。《甜過頭》其實可以算是酷兒入門電影,然而相對於今年「酷性大發」單元的片單來說,濃濃香草味的《甜過頭》一點都不「酷」。《甜過頭》是不是酷兒電影可以就定義做出理論性的探討,但以策展方向而言,沒有了入門影片的包袱,此次的酷兒造反比起前幾屆更大膽也更張狂,而《甜過頭》則是埋伏在青春異想裡的觸媒,準備好要撩撥許多人都曾經歷或正在經歷的同性曖昧。

女3「酷性大發」單元有走主流好萊塢喜劇路線的《超完美家庭》,由Kathleen Turner詮釋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如何試圖將女兒是同志、兒子搞外遇、丈夫是酒鬼「矯正」成她心中的完美家庭;與之相對的是擬彷B級科幻片的《外星拉拉求愛記》,以外星人譬喻「怪胎式」的女同志戀情,打破社會預設的求愛儀式與愛情道理。《篳路「蘭」旅艷陽天》是雌雄同體的(intersex)導演自己的生命紀錄以及與其他陰陽人展開串連的媒介,「為什麼一定要在男與女之間選擇一個性別?」同樣的問題也是《是男是女要你管》四位跨性男(FTM)的跨性別主體所提出的質疑,為何大部分的人對於遊走於兩性之間無法歸類的性別感到困擾?《是男是女要你管》不把焦點放在跨性別者的認同與心路歷程,而是轉向探討跨性別主體與社會及他人的互動,尤其是FTM對男性特權的理解和看法。《慾望跨性男》由知名跨性男A片演員Buck Angel執導,拍攝者與拍攝主體共享的性別位置使得影片可以以直接、開放的態度探討「有陰道的男人」的身體、性與慾望,超限尺度的影像直截了當地攻擊了性別二元論的認知與想像。以《尋找西瓜女》(The Watermelon Women, 1996)在台灣打開知名度的非裔女同志實驗電影導演Cheryl Dunye在《拉媽上錯床》裡再次發揮擅長的喜劇風格,以母女共事一T的故事主軸打造一部走神經喜劇路線的酷兒A片,其中對於柏林風行的皮繩愉虐更是讚譽有加。柏林影展全景單元主席Wieland Speck在片中「飾演」對妻子性趣缺缺的父親,女主角的扮相則仿諷了《斷了氣》裡的Jean Seberg,而與女主角相似度99%的母親一角則是由慕尼黑一名性專家所飾演。酷兒導演玩很大,女性影展當然也要「撩落去」以展現性/別最前線的創新思維。

女性影展的「拾玖精神」成熟而不保守、前衛卻不犬儒。

(作者王君琦為國立東華大學 英美語文學系暨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 助理教授)

 放映週報本文轉載自《 放映筆記 》第375期「放映頭條」,版權為 《 放映週報 》 所有,經同意後供非商業用途轉載使用,《 放映週報 》官網連結為:http://www.funscreen.com.tw/

張貼日期:2012/09/19
更新日期:2012/09/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