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鄭秉泓:回應當下、重構歷史、寓言與延展——國際短片借鏡


他山之石|鄭秉泓:回應當下、重構歷史、寓言與延展——國際短片借鏡

「短片有時是一種概念的呈現,有時是一種規範的實踐。格式可以很工整,有可以遠超你想像的狂野。」

短片實驗室歷來邀請劇組各項職位的工作者,分享其拍片的經驗,包含長片及短片。不過作為短片實驗室,仍要聚焦「短片」的特殊之處——因此本場講座邀請影評人兼前高雄電影節短片策展人鄭秉泓,來談短片的意義。透過在國際各大影展所接觸到的短片作品,來討論短片在當代的功用、突破,還有難以被取代的特殊性,以及台灣近年短片的發展脈絡。


短片是對於當下的回應:《Visit》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對各國、各項產業都造成衝擊。以影視產業而言,電影院關閉、劇組停拍、院線片改為串流上映、影展取消等,一環扣一環相互影響,讓影視從業人員面臨極大挑戰。此時希臘塞薩洛尼基國際影展(Thessaloniki)的藝術總監Orestis Andreadakis受《空間物種:一部空間使用者的日誌》一書啟發,決定以「空間」為主題,聚焦在新冠疫情之下的隔離生活,進行短片拍攝的計劃。該計劃邀請來自全球多位導演創作,每部片長3分鐘左右,必須全部在室內空間完成。

鄭秉泓介紹由賈樟柯指導的《Visit》(2020),他形容賈樟柯的作品十分「狡詐」——「自從《天注定》不能在中國上映後,賈樟柯在進行他的社會批判時更為謹慎,以更開放性但不說破的曖昧隱喻方式來反映現實。你如果作為一個導演,不反映現實,那不就是一直在為政權說話?」

《Visit》所談的是個人如何對抗集體,最後一個畫面(引用自《山河故人》片段)才讓人恍然大悟,點出片子的主題。鄭秉泓也說,過去在做策展時,因為報名影片繁多,必須與同仁分擔進行初篩,大量看片的結果就是有些作品無法細看,有時片頭和片尾便是決勝負的關鍵,而賈樟柯這部《Visit》的最後一個畫面,是一眼看到就想讓它入圍的作品 。

「我覺得這也是一個逼自己去創作的方式。因為疫情,大部分導演都在自己家裡拍,蠻多導演都回歸最基本的,可能用手機拍,沒辦法用太多後製,有點回歸逗馬宣言。所有的限制,就是你去討論影像的本質。」綜觀此計畫的作品,鄭秉泓認為雖然創作環境受疫情的影響,但這樣的限制也激發了另一種創作脈絡。


短片是以創意重構歷史:《With a little Patience》

昆丁塔倫提諾(Quentin Tarantino)擅長以電影去重構歷史,例如在《從前,有個好萊塢》(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 2019)片中,就用不同的敘事角度去看1969年好萊塢所發生的悲劇,並試圖給予新的、幻想的、只存在在影像中的結局。但不只長片,短片同樣擁有力量以創意去重構歷史。事實上短片具有更強的機動性,能夠為時代的當下做註解,成為一種歷史標記。

鄭秉泓舉《With a little Patience》為例,這是《索爾之子》(Son of Saul, 2015)和《日暮》(Sunset, 2018)的導演Laszlo Nemes 所拍的短片,主角是納粹辦公室的一個女生,從小人物去看大歷史。而片中所呈現的是類似漢娜鄂蘭的概念——平庸的邪惡,凸顯個體與群體之間的關聯。而在《With a little Patience》這部短片,就透過最後一幕窗裡/窗外的音樂去凸顯出這一層含義。


短片的寓言性:《變狐記》、《Battle》、《延邊少年》

短片可以用新的角度側寫宏大的歷史或當代社會,同時也是捕捉社會上不同群體、各個小人物的故事,並運用創意去將故事推到預言性,其中充滿暗示與指涉。

《變狐記》講述一對郊區夫妻的相處,以及妻子一日在院子遇到狐狸、甚至漸漸與狐狸同行的過程。鄭秉泓覺得《變狐記》像是週五週六深夜時段會播的短片,充滿大衛林區(David Lynch)《藍絲絨》裡頭中產階級郊區白人的焦慮感——表面上光鮮亮麗,實際裡面已經壞掉了。鄭秉泓認為這部片用看似稀鬆平常的生活片段,從中歷練出一種恐怖感,並利用「變狐」這件事來講夫妻關係,也有點日本導演清水崇的調調。而這樣的概念在好幾年後終於發展出導演的下一部長片《超完美社區》(Vivarium, 2020)。

接下來兩部短片都是出自中國導演。《Battle》當年入圍克萊蒙費宏影展,導演文牧野後來以《我不是藥神》聲名大噪。而《Battle》講述一名中國的少數民族青年在城市打工,一晚遇到父親臨時來訪所發生的故事。另一部來自中國導演魏書鈞的《延邊少年》,則是透過吉林朝鮮族青年跨國打工的故事,來呈現少年心事,本片也獲得坎城的特別提及。

「當有人說中國導演沒有看到中共政權?其實是利用另一個方式來發揮。」鄭秉泓分析這兩部短片,《Battle》從父子情節講城鄉關係、文化差異、宗教的傳統與現代,更挖掘了中國的族群差異與歧視。《延邊少年》的背景是中國二三線城市,卻是俗麗的顏色來呈現,包含場景中出現的各種道德勸說標語都是真的,在視覺上有效果,也具有某種批判性。


短片的延展性:《伊朗式秘密》、《卡洛琳的夏日危機》、《The Procedure》

鄭秉泓指出,台灣短片很故事導向,國際短片相對會比較角色導向,像《延邊少年》是在講社會結構的普世命題,然而專注講某些特定議題,倘若內容資訊過於陌生,在國際間可能較為吃虧,微觀跟鉅觀之間,鉅觀有時很難去體會。若改為找一個普世議題,以個人的故事和情感為主,再將議題帶進去,其實是更能吸引人的,像是《伊朗式秘密》(The Baby, 2014)。

《伊朗式秘密》描述伊朗的一位女大學生——同時也是一位單親媽媽——要如何在家人來探訪前,跟閨密將強褓中的嬰兒藏好。《伊朗式秘密》並沒有給予太多前因後果,像是小孩怎麼來、家人怎麼樣,但就用要「如何安置這個小孩」來講伊朗女生的困境:像是搭公車有問題,住旅館也會有問題,來帶出整個體制的壓力。

《卡洛琳的夏日危機》(Caroline, 2018)也是一位媽媽帶著三個小孩,因為要去面試卻找不到人帶小孩,遂將小孩鎖在車上,並叮嚀大女兒卡洛琳照顧。用車子作為家庭的象徵,片中有2/3都發生在車子裡。而小姊姊卡洛琳的角色表演有拉出前後的差別,手持攝影加上在狹窄空間的場面,如果在大銀幕放會很有層次。

最後,2016年的《The Procedure》相當有趣,當年入圍許多影展,甚至拿了日舞影展的評審團銀獎,卻是一部很難形容的神奇短片。看起來像個恐怖片,在節奏與分鏡設計上都給人壓迫感,沒想到最後僅設計一個屁股對著主角,放個屁,四分鐘演完結束。鄭秉泓笑說有朋友看完說,這是看雄影短片五年來印象最深刻的片。


台灣近年短片趨勢

見過他山之石,回到台灣的短片發展,鄭秉泓表示在2014到2015年,有很多短片在談社會議題,這兩年又相對變少。對於談社會議題的台灣版《十年》,鄭秉泓是失望的:「我的失望來自於沒有看見那種『焦慮感』,以及當初監製那一邊,五個主題都是散的,沒有一個台灣當前的「共同的」那個焦慮感,不然隨便找五部台灣電影直接可以組成。其實台灣的環境比香港好 ,要找焦慮感的東西,就會很迷人。」

另外,更細分議題,鄭秉泓覺得台灣短片講很多土地正義或者是霸凌的主題,越來越少人去拍小清新的東西。他認為像《想見你》這樣的故事,其實台灣的學生拍得出來,但要找到一個新的角度來做小清新的故事。

而對於投影展,由於今年疫情影響,影展的秩序也將重新洗牌,鄭秉泓認為或許對台灣的短片也是個機會,更是可以把握明年的克萊蒙費宏影展。


講座片單:

《Visit》 

2020 / 4mins / 導演 賈樟柯

https://youtu.be/10WxoQKYnu4

《(不再)平凡的幸福》

2012 / 7mins / 導演 鄭有傑

https://youtu.be/qKkMLIJDH20

《With a little Patience》

2007 / 14mins / by Laszlo Nemes

https://youtu.be/5g1FIkw9CYM

《變狐記》(Foxes)

2012 / 16mins / Lorcan Finnegan

https://youtu.be/HwPfFYpOUiQ

《Battle》

2014 / 11mins / 導演 文牧野

https://www.viddsee.com/video/battle/efvs5

《延邊少年》 

2018 / 15mins / 導演 魏書鈞

https://youtu.be/VBSvQsPfFOY

《伊朗式秘密》(The Baby) 

2014 /  14mins / by Ali Asgari

https://vimeo.com/230564722

《卡洛琳的夏日危機》(Caroline)

2018 / 12mins / by Logan George & Celine Held

https://youtu.be/p6fgKNlkhFo

《The Procedure》

2016 /  4mins / by  Calvin Reeder


張貼日期:2020/12/21
更新日期:2021/05/24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