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功課|李芸嬋:今天我們不談創作,談如何閱讀數字
在投入創作時,為了不被限縮在自身的視角中,適時借助客觀的角度,可以為創作內容帶來刺激,並補足視角。短片實驗室陪伴導師之一李芸嬋導演,常以精準的分析為學員團隊圈出創作盲點,曾執導劇集《台北女子圖鑑》、《愛情白皮書》、《蜂蜜幸運草》以及電影《基因決定我愛你》、《人魚朵朵》等,曾以《神奇洗衣機》獲得 2004 年金馬獎最佳創作短片獎的她,近年也擔任各式短片評審工作。本場講座邀請李芸嬋透過閱讀「數字」,加上自身經驗,提供創作者巨觀及微觀並具的影視創作趨勢分析。
從數字看短片:大家都拍哪些主題?
李芸嬋整理了今年短片輔導金所有報名團隊的題材,發現約 240 部的報名腳本中,占最高比例的是「議題性」的主題,例如家庭親子、社會、性別、老人等議題,在李芸嬋審案的經驗中,每一年關於性別議題的提案,比例都相當高,而「商業類型片」是她會特別注意的片型。
「奇幻、殭屍也是每年都會出現的類型,再來就是犯罪類型也會有一些,我自己在當評審時都會特別注意。」
此外,李芸嬋提到自己其實期待看到更多的青春、愛情片:「當評審的時候我們都很期待會看到很多青春跟愛情片,感覺這個類型是專屬年輕人的,但事實上,這兩個題目所佔的比例並不高,而且多數寫得並不好,所以入選的片都不多,我覺得這是很可惜的地方。」
至於哪一種故事適合短片、哪一種又該放到長片,李芸嬋認為要從故事線的豐富程度來探討。以短片為例,有一種類型的短片是展現狀態或概念,然後轉生翻轉,例如《愛x 死x 機器人》系列;另一種短片則具有起承轉合,和長片是相同的模式。
「如果你覺得想說的故事,可能短片不夠承載,想要拍成長片時,你所面臨的挑戰就是:故事主線起承轉合夠不夠豐富?如果故事線很單薄,一定要加入很多事件砌起來,故事就會變得不好看 。」
「一個是故事主線要夠豐富,另外一個就是在這個故事結構裡,要有可以發展的副線,這個副線不一定要是三幕劇,它可能是配角會跟著故事有所變化。必須要同時具備這兩項, 你的長片劇本才足夠豐富。」
從數字看長片:預算到回收是如何預估?
在分析完故事類型與故事線之後,就進入到殘酷的預算。李芸嬋提醒要拍長片的創作者,必須在心中有兩個數字:1500 萬與 3000 萬。1500 萬大約是現行拍一部長片最便宜的成本,若希望不要那麼拮据辛苦,至少需要 3000 萬。
李芸嬋舉例,電影《小藍》含行銷大約花費 1100 萬,將輔導金和製作補助用完之後,由於找投資並不順利,最後導演李怡芳賣了房子,以自資做行銷。「其實我很佩服她,導演跟我是同期的,一樣是兩個孩子的媽,到去年終於完成了人生第一部長片作品。但從她的例子就要知道,拍一部長片大概要花到 1500 萬,可能還要賣房子。」
接下來李芸嬋希望創作者記住的數字是 5000 萬——通常要賣出 5000 萬的票房,一部長片才有辦法回本,李芸嬋解釋計算方式:
「臺灣的票房如果是 5000 萬,近55% 是戲院抽成,加上稅務,所以導演或製片方大約會拿到 45% ,就是 2000 萬左右。其他收入就要靠海外收入,在國際市場有沒有賣掉,以及賣給 OTT 平台等等,這邊的收入價差非常大,通常會看你的票房表現而決定後面賣多少。」
如果最後沒有回本,賠錢可能是百萬、千萬的金額,這是會影響一個導演未來的機會。「因為電影就是一個商業活動,這次讓你的老闆賠錢了,可能就沒有下次了,或者是機會非常渺茫。所以你不能任性,請一定要放在心上。」
從數字看長片:拍哪些片可以賣錢?
票房也有時代的起落差異,李芸嬋回憶,在 2004 年拍攝《人魚朵朵》時,屬於國片票房的低潮。在那幾年,可能年度票房第一名只有 200 萬的票房,僅有 2005 年的《天邊一朵雲》賣到 1000 萬。當時國片在國際影展上獲獎無數,但在國內產業卻相當辛苦,可能有一年只有 10 部作品推出。在這樣的背景下,當時與李芸嬋合作的三和娛樂製片認為要主打類型片,他們預測可以在臺灣票房回收的類型片有三種路線,分別是同志片、恐怖片和愛情片。而三和娛樂第一部成功回收的長片,確實是這三種路線之一,那就是同志片《十七歲的天空》。
不過國片市場在 2008 年有了一線轉機,《海角七號》造成了現象級的熱潮,創下的五億票房,至今仍是國片票房龍頭。李芸嬋提到當時侯孝賢導演曾預言,國片將展開十年榮景,希望新一代的導演能夠把握這十年的浪。
「我們確實看到在接下來這十年,幾乎每一年都有好幾部破億票房的電影。」李芸嬋細數,臺灣到今年共有 11 部電影達到 3 億票房,當中有 4 部片與魏德聖有關,包含大家所熟知的《海角七號》、《賽德克‧巴萊(上):太陽旗》、《KANO》、《賽德克‧巴萊(下):彩虹橋》;有 2 部是 2020 年以後的電影,都是由金盞花影業金百倫製作的《當男人戀愛時》、《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
從票房繼續觀察,超過兩億票房的共有 21 部電影,一億以上票房則有 36 部。若以 5000 萬票房做為可回本的標準,從《海角七號》以降共有 53 部電影賣到 5000 萬。以這 53 部長片來看類型趨勢,撇除 10 多部是由電視劇轉成電影,餘下 40 多部電影的選題中,有 15 部鬼片或懸疑片、9 部愛情片、6 部黑道片、5 部喜劇片、4 部同志片。
從數字看長片:回本的電影具有哪些特色?
回頭看當初製片所預言的三種路線,確實與後來的趨勢相符。不過,當中有兩種類型是出乎意料之外的,是黑道片與喜劇片。
李芸嬋說明,這兩類的範圍相當清楚。黑道片以角頭系列的 IP 為主,不斷延伸成各種類型的文本,現在也正在拍劇集。「他們非常清楚,這個影集沒有要預售給平台,因為當你預售之後,IP 就會賣給平台。但他們沒有,而是自己發展,他們覺得角頭系列一定要是自己拍。」
至於喜劇片,臺灣目前有五部獲得 5000 萬以上的票房,李芸嬋認為這幾部喜劇片能賣得極好,其實是仰賴豬哥亮的 IP。還有一個有明確 IP 的類型,就是占最高比例的鬼片或懸疑片,有《紅衣小女孩》與《粽邪》兩大 IP。她也從票房中發現,9 部愛情片都是以悲劇為主,故事線幾乎都是愛得死去活來最後沒有得到,以及都是走「純愛」路線,很少有床戲出現。
53 部破 5000 萬票房的電影中,唯一只有《血觀音》獲得第 54 屆金馬獎最佳影片,屬於藝術片類型。
從短片輔導金的腳本案型,到賣座長片的類型分析,可以看到很大的分歧。李芸嬋語重心長,「短片我們還是在練習講故事跟討論議題,但當你從短片要跨出去,變成一位長片導演時,你面臨的是完全不一樣的世界。你會想:怎麼辦?難道我就一定要走那條路嗎?我就不能夠走創作的路線嗎?我就不能討論對人生有意義的事情嗎?我覺得可以,但是真的就是要有心理準備,我們會面對的就是這樣的票房趨勢。」
針對想要拍議題類型電影的創作者,李芸嬋也提供他的觀察。她表示人文關懷類型的電影要賣出,會鎖定國際影展,就她在影展的觀察,這種片型通常具有非常犀利的觀點,並且在犀利觀點下用衝撞的力道去講故事。同時,每個時期影展會對特定文化有較高的關懷度,因此若某個時期國際影展對中國、臺灣的電影特別關心,就比較容易得到青睞,然而關心的程度會一直轉變,這個現實因素就會影響到片子能不能賣出。
「有時候我去看那些得獎片會感到很膩,覺得跟那種煽動的商業片沒有不同,講的故事都是很極端的角度。」 李芸嬋坦言,臺灣更偏向溫和的處理,「在國際市場上,他們比較喜歡的是這種強烈的東西,可是這種故事是不是臺灣在創作上、真正從你的文化裡、生活裡講出來的,對你來講可能又不是。」溫和世代能不能在國際影展中有所斬獲,李芸嬋還在觀察。
從數字看劇集:工作量及處理層次的不同
除了短片及長片的差別,從電影到電視劇,在預算及時間長度也有顯著的差異,這樣的差異更導致了內容重點的不同。李芸嬋根據預算、拍攝長度、拍攝時間的常見樣態來計算:
● 短片的預算約在 150 到 300 萬,需要拍攝的長度通常是 20 分鐘,一般在 5 天左右拍完。
● 長片的預算約在 1500 到 3000 萬,需要拍攝的長度通常是 100 分鐘,一般在 40 天左右拍完。
● 過去偶像劇的預算約在 200 到 350 萬左右,一集長度約 74 分鐘;現在影集的價格差距更大,最低約 400 萬,最高則有 1000 萬,一集長度約 55 分鐘。
換算下來,短片平均一天要處理 4 分鐘的戲,長片平均一天處理 3 分鐘,偶像劇可能一天要處理 12 分鐘的戲,而現行的 OTT 影集則一天約處理 7 分鐘的戲。在工作量有極大落差的情形下,導演在拍攝影集時,就會有所取捨,因為沒有時間經營很廣、很深、很複雜的鏡頭。
「我覺得電影跟電視最大的不同在於,電視是我要你看什麼,我直接放到正中間給你看,不要太複雜;但是電影的話,它的畫面不會把要給你看的東西,直接裝到正前方給你。電影可以處理更大的景框,會有很多的不同的景深層次,而正因為電影要處理這麼多事情,所以你一天沒辦法拍那麼多。」
另外,OTT 平台盛行全球,劇集的類型及故事線也因此受影響。一方面 OTT 平台匯聚了多國多元的影集,但另一方面,這些影集又似乎有類似的趨勢。李芸嬋以韓劇《黑暗榮耀》、《魷魚遊戲》為例,兩者皆以「原型故事」為架構,故事線清楚、角色鮮明且具備主動性、是封閉式結局,李芸嬋認為這種強烈風格的劇集,是時下 OTT 平台的需求,在看似多元的主題下,說故事的方式可能更為扁平。國際 OTT 平台作為現在許多劇集開案的資方,會對劇本的框架有所企劃和要求,再請導演在既定的框架下創作。李芸嬋所執導的《台北女子圖鑑》,第一集就有「台灣南北議題」的既定框架,這個框架對資方來說是不能動的,因此李芸嬋在接到劇本想要修改時,仍必須依據這樣的條件去調整腳本與執行拍攝。但在後面的集數,就有討論其他議題的空間。
「今天接這個案子,我當然知道它很困難,有很多東西要克服,不過就是得去面對。如果我要的是一個完美的環境,我其實什麼都拍不到的,然後每個戲有它的命運。」
在講座最後李芸嬋總結,藉由成本、票房、拍攝時間、工作量、開案流程等視角,用另一個角度去評估拍片這件事,對於一個創作者的生存與機會是重要的。藉由客觀的立場來看,「才不會讓你的夢想變成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