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展講座|陳俊蓉、郭敏容、林妍嫻:讓小短片開啟大視野,參加影展時你能做什麼?


參展講座|陳俊蓉、郭敏容、林妍嫻:讓小短片開啟大視野,參加影展時你能做什麼?

「我們可能在要報名影展、要用劇照的時候,才發現怎麼少拍了那張照片。」 


今年短片實驗室將過往舉辦在系列課程末段的「參展功課」,安排到課程初期的二月舉辦,這是為了讓創作團隊了解在「報名影展前」可以從哪些方向進行。例如在拍片前的企劃階段,就建立作品的主視覺、劇情綱要、亮點的雛形概念;因為一旦先在心中有了輪廓,對於未來將影片收束為成品時,會有很大的幫助。


當系列課程進行到尾端,最後一堂再度來到參展功課,這回則著重在「參加影展時能夠做什麼」——除了將片子放映給觀眾看,還有更多從影展中發展的可能性!本場講座邀請獨立策展人陳俊蓉、郭敏容以及影展顧問林妍嫻,從策展、製片、巡迴及投件等不同面向,分享影展的產業概況觀察,並提供創作團隊更長遠的視野。


「首先要先知道影展到底是什麼?現在的影展已經不只是想像中『放片給很多人看』而已,影展還有各種不同與產業連結的環節。」



影展的意義:幫創作者找到知音、找到定位

講座當下,郭敏容人正在英國參與倫敦影展,正巧藉由視訊的方式向聽眾傳達現場的感受。


「請大家不要為了影展而拍片。」


她解釋,許多創作者很在意影展,或是就算不那麼在意影展,周遭也會有很多人告訴創作者要在意影展,但她認為「最最最最重要的,其實還是你的影片要拍好」,即使沒有受到影展青睞,在漫長的創作路上,搞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知音在哪裡,才是最關鍵的。至於影展的意義,則是幫創作者找到更多知音。


然而為什麼要佈局在「國際」的影展?其實也是從「找知音」的概念出發。郭敏容舉例,有些片子也許在國內並未獲得熱烈迴響,到了其他國家反倒受到歡迎,因此參加國際影展是,將作品的世界擴大,有更豐富的管道去找到知音,進而觸發更多未來在創作或金流的機會。


郭敏容提到,有些創作者參加國際影展時會擔心語言能力,造成溝通障礙。但溝通是可以用其他方式的,「你只要想溝通,你絕對溝通得了。你如果溝通不了的時候,只要你的影片拍得好,你的影片就幫你溝通了。」


此外,郭敏容表示參加影展的另一個重點,即是「好好看電影」。


過去談到參加影展,郭敏容會有一套參加 party、社交的教戰守則,然而若有創作者不喜歡社交、自覺語言不夠強而退卻,她也覺得沒關係,只要能夠把握在影展好好看片的機會。


「因為只有看電影,你才會知道自己為什麼在這個影展。」透過看片,才能理解影展的定位,以及自己的作品的定位。


「你的影片、或是你作為一個創作者,在國際上以及現在這個當下,是什麼樣子被定位的,從國際的視野去看,才會知道自己已經很棒了,或是其實還差很遠。」



影展的眉角:在乎你身旁的「人」

參加一場影展,除了參展影片之外,還有一大重點就是「人」,郭敏容從經驗上大致區分出會在影展中出現的四大類型——包含創辦與資金來源、擁有或代理影片者、環繞影片的工作人員,以及來觀賞影片的觀眾。


郭敏容解釋,有時在影展現場看到贊助商品牌,第一時間會想,這個品牌「看起來跟電影沒有關係」。但其實可以去思索,為什麼這樣的品牌會成為贊助商?為什麼影展需要這些贊助商?也可以反向思考,如果一個影展沒有任何商業的贊助,代表了影展什麼樣的態度?


此外,因為臺灣有許多影展都有公部門的資金,光從致詞橋段,就可以窺知一二。有些影展則是由電影人自給自足辦起來的,到場時都是同道中人,相當熱情,然而放映後得到的回饋,就是圈內人的視角,而不是觀眾的視角。透過觀察這些細節,郭敏容認為,是可以提醒自己在創作上的方向,補足忽略的地方。


「七月的時候我去馬來西亞電影節,馬來西亞電影節算是『國際』的電影節,但是現場大部分都是華人觀眾,那就去思考,為什麼非華人的觀眾不來看?從這個觀點來看,我們所講的『星馬電影』,是不是還有另外一個區塊的觀眾,是我們沒有考量到的?」


「思考這些事情,或許會對於創作有幫助。作為一個電影人,作為一個創作者,想讓世界觀大一點,知道這些是有幫助的。」


至於代理影片的業務,通常比較會在大規模的影展出現。郭敏容表示參加影展時,其實是最可以與代理商交流認識的機會,因為在這個階段的利害關係最低,還有促成未來合作的可能性。她就曾經看過一部由中國製片與越南導演合作的紀錄長片,因為覺得作品很好,好奇問了製片與導演是在什麼機緣下認識並合作的,才知道原來他們是去參加新加坡電影節時,由於工作人員盛情難卻,所以出席了唱歌的社交場合。結果兩位躲在角落,反而聊了起來。這也讓郭敏容認知到,即使是社交場合,也可以適當地做自己,說不定因此找到「和自己一樣的人」。


郭敏容提及「環繞影片」的工作人員,例如前台、接待、翻譯等,有許多案例是「堅持得夠久,最後就變成具有決策權的人」,從這個方向延伸,郭敏容也提醒,參加影展時不要小看任何遇到的人,也不要做出任何會損害人品及形象的事,因為沒有人知道身邊擦肩而過的會是誰,或是他未來會成為具有關鍵影響力的人。在影展所展現的好壞形象,都會被牢牢記住。



影展的溝通法則:講故事給你的朋友聽

現今影展活動已經不單單只是放映而已,而是與整體影視產業環環相扣,包含培訓、產製、新的內容及媒界亮相,以及受眾端。培訓如電影學院、大師課講座、駐村與導師顧問等;產製部分則像是舉辦創投會議、委託製作等;新的內容及媒介就是大家近來會看到的特別單元如 VR、影集或 podcast;而受眾端大家最熟悉,即是影展、市場展、競賽與頒獎典禮等。


這也代表,參加影展會是與影視產業不同位置的角色,進行面對面溝通交流的契機。對此,陳俊蓉也表示溝通的重點不在語言,而是在「有沒有心要溝通」。


她笑說自己是具有「社交恐懼症」的人,然而做影展的第二年,就被老闆推去當宣傳及公關,必須要跟媒體介紹影片。原先陳俊蓉很抗拒,不過老闆對他說的話讓他當頭棒喝,後來也經常與人分享這段話:


「(老闆)他就說你真的很喜歡這些電影嗎?如果很喜歡,你就當成是在講故事給你 你的朋友聽。當你用這樣的心情,你就不會覺得你是宣傳、是公關、是在工作,你只是單純想要向別人分享你的故事。」


以這樣的心態,陳俊蓉更能夠掌握媒體的喜好,針對不同媒體的胃口,推薦適合的影片。同時,她也要對自己負責的影片瞭若指掌,並且深具信心。


「其實各種溝通都有方法,而且有時正因為英文能力不強,反而比很強的人還更有趣,因為對方會感受到你跨越語言的熱情。在影展的好處就是,人跟人見面也會有這種熱情。」



影展結束後的下一步:短片出口的管道

接著,林妍嫻分析影展後,短片還有哪些能夠出口的管道。首先是思考「發行的可能」,除了電視頻道、串流平台,其實影視單位例如高雄市電影館、國家電影中心,也會購買短片約兩年的版權,作為教育之用,還有航空版權也是可以洽談的一條路。


作為創作者,在放映之外,還可以關注鄰近國家的民間社團或是官民合作的工作坊。林妍嫻以越南的「Autumn Meeting」為例,這是由越南導演陳英雄與潘黨迪在 2013 年創辦的工作坊,透過 7 至 14 日的課程、看片及導生討論,希望能夠挖掘、培養東南亞地區的年輕創作者。近年來,招收學員也從東南亞地區,逐漸擴展到臺、日、星、韓。林妍嫻在親自參加工作坊時,遇到了韓國演員文素利擔任導師之一,顯示了Autumn Meeting 不斷擴展及國際化。


包含張騰元、鄒隆娜、黃丹琪、李宜珊、黃靖閔、孫介珩等導演,都參加過 Autumn Meeting。陳俊蓉補充,提到這些導演是因為他們是在創作出短片作品後,便參加工作坊,獲得更多啟發與積累。再加上東南亞能夠接觸到不同的民族性,對於英文的要求也不會過於高門檻,能讓新手導演比較放鬆,陳俊蓉認為是很好的起點。


除了導演的工作坊,Autumn Meeting 還有非常健全的演員工作坊,分為初級、中級、進階不同的階段,甚至邀請了聲音導演來加入課程。


到越南當地參加 Autumn Meeting 的經驗,也讓林妍嫻更加認識越南當地的短片生態。由於韓國的 CJ 集團到越南開設分公司,體認到公司要能夠落地生根,就必須培養當地的創作者。過去越南獨立電影很難生存,這時兩邊便能互相合作,由大企業來贊助這些獨立創作者,尤其是短片創作者。


「如果在三大影展看到越南的短片,可以注意一下,背後可能就是 CJ 集團。」這也是臺灣的短片創作者,可以評估去爭取的民間企業挹注。


還有許多與 Autumn Meeting 類似、但著重不同面向的工作坊,例如釜山影展的 BFA(Biff Film Academy),與大學合作開設國際學校的學位課程,有一連串從寫長片企劃到發表的訓練,如果提案夠好,是有正式發表的機會。臺灣則有富邦文教基金會,提供以「親子」為主題的影片資源,如果有這方面的主題,林妍嫻推薦要把握不同的資源。


無論是找到金流、找到發行的方式,又或是找到啟發自己、讓創作萌芽的工作坊,林妍嫻深信花在這上面的時間,都不會白費。這也是她在講座最後的提醒——「時間花在哪裡,生命就會在哪裡。」



張貼日期:2024/02/29
更新日期:2024/02/2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