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劇】丁瑞慶 CHUNG Seo-kyung
【編劇】丁瑞慶
CHUNG Seo-kyung
時間:2024年11月18日(一)10:30 - 13:00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2F多功能展演廳
講者:丁瑞慶 CHUNG Seo-kyung
文字記錄:陳家儀
攝影:羅柏麟
大家好,我是來自韓國的編劇丁瑞慶。希望可以透過這次的電影大師課,跟大家聊聊電影劇本是怎麼寫的。在座的各位可能沒有看過我全部的作品,可是我想透過我所寫過的電影,跟大家分享我過去的經驗。
描繪人物的行動更勝於語言
我寫的第一部電影叫《親切的金子》,是我第一部上映的電影,也是我第一部跟朴贊郁導演合作的電影。我會認識朴導是因為我以前拍過一部短片《電工》,當時朴導是這部短片的審查委員,這部片的風格非常可愛,是透過主角的第六感來呈現的一個作品。當時朴導跟我說:「我之所以會喜歡你的作品是因為這部短片的內容很奇怪,有點戳中我的心。」在我過去20年跟朴導的合作過程中,我發現朴導很喜歡選我寫的一些作品,那些作品的共通點是它們的內容都很奇怪,我想也是因此我跟朴導才會很合拍。第一次和朴導見面時,朴導問我:「你想要寫一個有關於吸血鬼的故事,還是誘拐犯的故事?」對我來說,這兩個主題都很奇怪,但如果要選一個的話,因為誘拐犯是人的故事,所以還是覺得寫誘拐犯的故事會比較好,因此我當時跟朴導說我比較想寫關於誘拐犯的故事。當時朴導跟我講述《親切的金子》的主角大概是怎麼樣的人物內容時,有些部分很觸動人心。這部電影的主角金子是一個誘拐犯,她出獄後找到了她誘拐過的小孩的父母,在孩子的父母面前切斷自己的手指以示謝罪,這個場景讓我非常印象深刻,我覺得人犯了錯,如果只是嘴上說說,說對不起,其實沒太大的影響力,而《親切的金子》的主角切斷自己的手指,用這樣的行動告訴對方她真的很抱歉,這部分深得我心,也因為這樣,我之後寫的作品的主角,比起他們的言語,我覺得他們的行動更重要。
就這樣開始寫《親切的金子》,但沒寫多久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當時朴導的電影《原罪犯》上映不久就獲得坎城影展的提名和授獎,朴導在一夜之間變成了世界聞名的導演,讓我非常緊張,而朴導為了宣傳《原罪犯》,踏上他的世界巡迴之旅,我變成必須獨自完成《親切的金子》。讓我感到害怕的是,雖然我白天很努力地寫,可是到了晚上,我就會開始懷疑自己到底能不能獨立完成這部劇本,因為我當時才剛從大學電影系畢業不到一年,還不清楚如何寫一個好劇本,即便學校都有教情節重點要寫什麼、要在主角角色中放入什麼東西等等,這些理論學校都會教,但我還無法很好的融會貫通和理解。當時我覺得我可以做的就是把每一個場景寫好,然後在每個場景放進我覺得有趣的要素。因為《親切的金子》是我的第一部作品,如何把場景跟場景連接起來?以觀眾的角度看這部電影,觀眾會有什麼期待?我身為編劇,怎麼透過電影回答觀眾的問題?這些我當時都不清楚。我怕你們各位覺得我亂講話,所以我準備了影片來證明。
(播放《親切的金子》片段:金子將白老師綑綁,準備殺死他)
大家看到的是《親切的金子》整部電影過半之後的一個段落,這個片段是演員李英愛所飾演的李金子跟演員崔岷植扮演的白老師,因為白老師這個角色害她因誘拐兒童去坐牢,這是她剛出獄的狀態,金子想對白老師復仇,在監獄服刑時制定了縝密的報仇計畫,現在打算在這裡殺死他,完成復仇計畫。我寫劇本的時候,希望金子可以好好依照計畫對白老師復仇,所以金子透過監獄的室友幫助,慢慢走上復仇之路,寫到這邊,我不知道該怎麼繼續寫下去。
現在的我已經寫了20幾年劇本,如果是現在的我,一定知道接下來要怎麼寫。譬如李金子必須去找白老師,找到白老師後,白老師可能會反駁,過程中李金子發現她沒辦法獨自完成復仇,所以她找了其他配角們一起完成復仇計畫,最後是這些受害者的勝利,我想這也是觀眾希望看到的結局。
※完整文字紀錄,請至台北金馬影展網站-電影學院-電影大師課 查詢
https://www.goldenhorse.org.tw/academy/filmacademyplus/class/history/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