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作】基爾貝克 Keir BECK
【動作】基爾貝克 Keir BECK
時間:2024年11月20日(三)10:30 - 13:00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2F多功能展演廳
講者:基爾貝克 Keir
BECK
口譯:錢佳緯、張舜芬
文字記錄:林天怡
攝影:羅柏麟
很榮幸能夠來到台北參加金馬電影大師課,我擔任特技繩索指導、特技動作指導與副導長達26年。我花了一個禮拜的時間準備今天簡報,希望可以在七、八十分鐘內講完。
(播放《瘋狂麥斯:憤怒道》片段:沙漠車輛追逐)
這是來自《瘋狂麥斯:憤怒道》(Mad Max: Fury Road)的片段,我想用這部片開頭,當時導演在製作初期就表明希望全片以實景拍攝,在移動的車輛上面裝設繩索於沙漠中實拍。各位可以看到這是我們日常工作的畫面,在影片的最後一段中,原本倒吊的主角跳到了另一部車的正面,雖然這只是一個短短的片段,但其實非常的複雜,涉及了移動中的卡車,以及從倒吊變成正向的演員,正因為這些複雜的因素,所以涵蓋了大量的風險。我想特別強調,雖然在畫面上一閃即逝,但這樣的動作場景需要大量的事前準備跟複雜的設計,每一個細節都非常重要。
我在澳洲的西部長大,後來到美國讀植物學成為樹藝師,專注於醫治樹木很長一段時間。自然環境充滿了風險,很多事都只有一次嘗試的機會,所以我花了十年學習風險管理,而後進入特技繩索(Stunt Rigging)的工作,成為特技演員,這是我以前在《駭客任務:重裝上陣》(The
Matrix Reloaded)的演出畫面。
(播放《駭客任務:重裝上陣》片段)
以特技繩索確保安全並完成導演願景
特技繩索是什麼?首先,我想讓大家瞭解接下來課程中會用到的專有名詞。簡單來說,特技繩索跟比例(Ratio)與滑輪(Pulley System)有關係,也需要不同種類的繩索、繩結、繩眼編織(Splicing)等,有上千種不同的設備與器材,我們要去瞭解選擇哪一個設備最合適?這是至關重要的。大家都會問我:「要去哪裡買這些特技繩索的設備呢?」我會說:「沒有專賣店。」我們所使用的設備可能來自於攀岩、帆船、航海等不同產業,原先並非專為特技繩索設計。我們的工作就是靈活運用這些工具,並確保符合安全規範。這個主題我可以聊一整個禮拜,今天就不贅述了。
操作特技繩索的過程中,我們要去思考力量的影響,譬如如何施力?力量能持續多久?就好像把電力輸送到繩索當中,如果系統不夠強壯的話,繩索就會出現弱點,並且支離破碎。我們希望在操作的過程裡,能夠維持整個系統的穩定運作,而且不受任何影響,所以理解並運用施力的原理非常重要,尤其處理的是大規模的繩索系統。當然安全性也很重要,如何在安全的環境之下,達到最理想的成果。
下一階段則是風險評估(Risk Assessment),在澳洲跟美國,這些安全評估的標準都有強制法規要求,因為我們希望能夠確保,大家在具風險的環境中,能夠安全的工作。不論是操作繩索、水、火、車輛、打戲等等,都需要一份風險管理與評估報告,幫助製作團隊、電影公司瞭解我們的工作內容,同時也讓每一位特技人員,清楚如何實際執行。近期,我們也開始做設備使用紀錄,包含設備的使用年限、次數等,讓大家知道該設備是否安全,能不能夠繼續使用。最後一點為事前計畫,之所以放在最後一項是因為它是最重要的,要能夠依據計畫來照表操課,才能夠把我們想像中的畫面轉化成物理的現實,最終呈現在大銀幕上。讓人員保持安全的同時,也能完成導演的願景。安全第一,成果第二。
管理風險的能力越高 越能實現高危險動作
接下來我們來談談繩索的設計以及執行。我常把想法隨意塗鴉在一個信封背面,因為每當想法產生,我都會盡快地把細節紀錄下來,免得靈感消失,這份草稿通常就是整個計畫的起點,最後發展為視覺上的成果。再來是繩索的風格,我們要學會從分鏡圖中看出箇中端倪,並用繩索詮釋風格。比如《駭客任務》是帶著幻象、魔法般的效果。
有些情況是後製時需要把繩索消除掉,我遇過視覺特效部門問我:「可以用細一點的繩索執行嗎?」因為這樣他會比較容易消除,但特技繩索系統是由我們負責的,不該為了幫助他人的工作變輕鬆而妥協我們的必要需求,要堅持做正確的事情。另一個情況是,繩索本身是劇情的一部分,例如分鏡圖中一群人抓著繩索過河,河的另一端有人拉著繩子。我可能會問:「哪個部門是繩索的主要負責人?是道具部門還是美術部門呢?誰應該負責擺設的位置呢?」若今天是由其他人負責準備繩索,我可能會提出,那我可以協助維護系統,並且於拍攝現場監控、確保繩索的安全性。我會與其他部門展開緊密的討論與合作。譬如《福爾摩斯:詭影遊戲》(Sherlock Holmes: A Game of Shadows),有一場在空中吊掛搖擺、最後破窗的動作,其中繩索也是表演的一部分,當時我們首先確認誰該全權負責繩索,我們不希望由兩個部門一起負責,大家清楚分工,溝通效果才會比較好。
「安全至上」永遠是最重要的,我的座右銘是「每一個細節都很重要」,在電影產業裡面,特技演員水裡入火裡出,執行很多危險的動作,所以我們不能忽略任何一個細節,並要預先抓出所有可能的風險跟漏洞。有時候因為繩索設計的規模很大,可能很容易會忘記現在進行到哪裡,所以必須非常熟悉過程、環節與設備,才能確保安全。在《瘋狂麥斯:憤怒道》的拍攝過程中,我有一個深刻的體悟,設計一個複雜且巨大的繩索系統很簡單,用吊車、滑輪或各種繩索系統讓演員飛天遁地也不難,但如果你無法管理風險,這一切都沒有意義。當你有安全的執行措施,能保護好特技演員的安全,你反而能成就看起來更危險或更困難的動作。而如果你無法控制風險,從頭到尾都不應該執行。
有時現場導演可能提出新的需求,追求更刺激的效果,如果現場隨意答應,或承諾超出自身能力的動作,會導致增加過多風險。像是竿子能否再高點、速度能否更快點等,應該由參與設計和掌握安全系統的專業人員共同決定,而非導演一聲令下就不顧安危地操作。就像煞車系統一樣,要確保所有問題都被提出與討論。如果當天無法重新排練,務必延到當天下午或隔天,經過重新排練、確保安全後再執行。另外,風險分配也很重要,就算演員能百分百完成動作,仍要避免讓他們暴露於不必要的風險中。另一方面,假如替身演員具備承受風險的能力,則可以做出相應調整。在拍攝過程中,從資源分配到風險管理,權責都需要清楚界定,才能達到好的結果。我會說「Buying and Selling」,「Buying」指的是我手中拿到的資源有多少,也就是分配給我的資源;而「Selling」則是要我做出的成果有多少。因此,清楚界定自己的權責範圍非常重要,這同時也與演員本身的能力相關。
(播放《玩命關頭X》片段)
在影片中,兩位特技演員從窗台跳到移動中的貨車頂上。這場特技的安排,技術上並不複雜,路徑就是一條直線。但這背後的權責如何劃分?比如誰負責規範動作,誰來安排整體工作?假如現場沒有設置安全繩索,他們真的摔下來,可能會受到嚴重傷害。因此,儘管這場戲只有幾分鐘,安全措施的規劃仍然至關重要。在執行過程中,假設演員被要求在某個時間點跳出來,或者摔到地上,則需要先確認是否有完善的防護措施。若不慎摔落,是否已做好其他保護準備?這樣的安排是否合理?這些問題需要在拍攝前想清楚。從剛剛影片中可以看到,這是典型的直線型吊掛設計,現場的場景也清楚展現了特技設置的實際效果。這次的設置是透過兩台吊車,間距約有100公尺長,地點在義大利的杜林。
※完整文字紀錄,請至台北金馬影展網站-電影學院-電影大師課 查詢
https://www.goldenhorse.org.tw/academy/filmacademyplus/class/history/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