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製作】關家永 Daniel KWAN & 王慶 Jonathan WANG
【獨立製作】關家永 Daniel KWAN & 王慶 Jonathan WANG
時間:2024年11月21日(四)13:30-16:00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2F多功能展演廳
講者:關家永&王慶 Daniel KWAN&Jonathan WANG
口譯:錢佳緯、鄒德平
文字記錄:彭湘
攝影:羅柏麟
註:下稱Daniels指關家永(Daniel KWAN)與丹尼爾舒奈特(Daniel Scheinert)的導演雙人組;若提及個人,則分別以關家永、舒奈特稱之。
關家永:大家好,很高興能夠來到這裡。其實我們也沒想到能走到這裡,這一切都很不可思議,畢竟我們做了很多非比尋常的事,如今能有這些成果,我們也很意外與驚喜。接下來的兩個半小時,想和大家分享,我們在職涯前期的學習與經驗,如何帶著我們一步步走到今天。
王慶:我們很高興能夠回到台灣,畫面上的兩位是我的祖父母,他們都來自台北;(下一張)這是關家永的父母,以及這是他母親之前在台北的樣子。
關家永:這是我媽媽小時候成長的地方,現在好像變成一個放雞蛋的倉庫了。這是她60歲生日回到台灣的時刻,我也很高興這次能夠回到台灣,跟大家見面。
王慶:首先,想跟各位分享我們的背景與歷程,我們是拍攝音樂錄影帶(Music Video,以下簡稱MV)起家的,當然還有一些短片。
關家永:這是我和我的導演夥伴丹尼爾舒奈特創作的第一部短片。很可惜舒奈特今天沒辦法出席,其實他也很希望來台灣。這個作品完全是個意外,原先並非要拍一部短片,只是想練習運用Adobe AE(After Effects)這個軟體。後來,這變成我們創作時非常重要的工具,一直到製作《媽的多重宇宙》(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時,我們依然在筆電上運用它完成各種特效。展示這部作品是想讓大家瞭解我們的技術有多簡單,最初的創作過程有多「笨拙」,但正是這些簡單的技巧與經驗,成為我們整個職業生涯的重要基礎。
(播放短片《盪在空中》(Swingers))
關家永:當時的情況是,凌晨兩點我和舒奈特在下班回家的路上,看到一個遊樂場有很好的光線。當時我們沒有計畫、沒有劇本,兩個人拍完後把它上傳到Viemo。後來這個影片登上平台的首頁,我很意外為什麼有人想看這部片?我也不懂。對我們來說,從這個作品獲得很重要的經驗是,你要跟宇宙一起合作,充分運用眼前的素材。那時有我和舒奈特兩個人,我們有攝影機、遊樂場、燈光,我們基本上就是在現場玩起來,完成最後的成品。
王慶:當時兩位導演其實沒有製片,什麼事都得自己來,後來他們開始跟另外一位製作人合作,後面有時間可以給大家看其他的作品。我過去曾是音樂人,跟著金屬樂團一起巡演,後來開始做音樂經紀的工作,因為我發現自己同時可以處理創作面以及管理面的事。後來我想接觸電影圈,很幸運地得到柯波拉電影公司的實習機會,那時起我就試著把音樂跟影像結合起來製作MV。當時很多人覺得我的決定很荒唐,因為這賺不到錢,但我仍拍了第一支MV,結果確實不太好,但是從這支MV開始,我就嘗試在有限的資源中,製作大家想看的內容。在這個經驗後,我開始在網路上尋找可以合作的對象,某天我看到Daniels的作品Dogboarding,這部短片主題是人把狗當作滑板,我覺得很瘋、很有創意,就想一定要跟這兩個人見面。我終於在洛杉磯電影節碰到他們,我們三個一拍即合,關家永是華人,舒奈特是白人,而我是美國與台灣混血,在十分鐘的討論後,我們就一起拍了第一部作品。
關家永:對,我們在這個電影節的派對喝得超醉,當時就拿出手機拍了這樣一段短短的影片。
(播放短影片)
以好玩為出發點的創作精神 不可妥協的核心概念
關家永:其實我們早期在創作時,並沒有試圖要完成一部傑作,只是想要玩得開心。回顧我們的職業生涯,我們總是在思考,下一次我們要玩什麼?在我們拍了第一支MV後,我們也才開始想,可以請個攝影師、美術設計等,隨著作品慢慢增加,才慢慢地增加團隊的人數。我們剛認識時,我很想嘗試使用Motion Control的攝影機Milo拍攝,這是一個約10到12英尺的攝影機,可以追蹤大家的動作。
王慶:那時候5D剛推出,大家都把5D架上三角架拍攝。但這時候,他們的攝影指導堅持要用Red的正規攝影機拍攝。還記得我們剛認識的時候,其實他們已經接到MV的拍攝邀約兩三次了。
關家永:因為我們一開始聽到這首歌並沒有很喜歡,但他們鍥而不捨地詢問,讓我們意識到這其實是個好機會,可以用我們覺得好玩的方式拍,於是就有了這個概念——有個人從手扶梯跌下來,但手扶梯持續往上,所以他永遠卡在手扶梯下不來。
王慶:我們就用剛剛提到的Motion Control的攝影技術結合這個很荒唐的想法,以很天馬行空的方式來呈現。現在來看看這支MV。
(播放〈My Machines〉)
王慶:我們花了很多心力協調這場拍攝,這裡沒辦法展示鏡頭外的狀況,基本上我們是在洛杉磯的購物中心裡,熬夜完成拍攝。這是我和Daniels第一個合作的專案,那時候關家永很喜歡購物中心裡面的KTV,所以殺青後整個團隊還一起去唱歌,這讓我們意識到,原來工作也可以像和家人朋友一起創作一樣充滿歡樂,即使過程非常艱辛,卻讓我們看到了工作的另一種方式。
關家永:還有一件有趣的事,MV中一直摔下來的主角,是我們第一次合作的特技演員,後來他成為了我們的特技指導,多虧有他的幫助,我們才得以實現許多精彩的特技演出。事實上,這是十四年前的事情,也就是說,這些早期奠定的關係,從長遠來看是一種持續的投資,最終為雙方帶來了很好的回報。
王慶:後來我們又一起拍了八支影片,其中包括三部短片跟很多的廣告。這些累積讓我們越來越清楚團隊該如何分工合作,最後努力的集大成就是接下來要播放的這支MV〈Turn Down for What〉。
關家永:先讓大家更瞭解當時的情況,因為拍MV很難賺錢維生,所以我們開始想做電影長片。在寫第一部長片的過程中,我們對於寫劇本要花這麼長的時間感到很挫折,後來拍攝這支MV的機會就出現了。基本上,連我們自己都覺得這個提案真的很荒謬,如果業主答應的話,真的就非做不可,結果這個專案反而成為讓我們進入長片世界的跳板。
※完整文字紀錄,請至台北金馬影展網站-電影學院-電影大師課 查詢
https://www.goldenhorse.org.tw/academy/filmacademyplus/class/history/2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