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屆奬勵優良影像創作金穗獎獲獎名單


第35屆奬勵優良影像創作金穗獎獲獎名單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奬勵優良影像創作金穗獎今年適逢第35屆,三十日特地假華山創意文化園區擴大舉辦金穗獎有史以來最盛大的頒獎典禮,由文化部政務次長張雲程主持,除國內外上百位長短片創作者齊聚一堂,到場貴賓尚包括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局長朱文清、國家電影資料館館長張靚蓓、評審團召集人胡幼鳳、陳俊榮理事長、導演吳米森、張作驥、鈕承澤、楊力州、葉天倫、影評人塗翔文、演員陸弈靜、高慧君、黃河。

第35屆金獎頒獎典禮於「女孩與機器人」樂團兩首歌曲的精彩演出中揭幕。文化部政務次長張雲程首先致詞勉勵入圍者,「希望你們未來也能像其他已經成名的電影工作者們一樣發光發熱,未來的路也許辛苦,但文化部永遠跟創作者們站在一起。」評審團召集人胡幼鳳則向國家電影資料館館長張靚蓓致意,感謝在她經營下讓金穗獎越來越貼近年輕的創作者,胡幼鳳也為台北電影節打廣告,希望大家能繼續努力在未來成為「名導初體驗」單元的一員。

許多重量級影人雖然未能到場,但都以VCR驚喜現身為金穗獎捧場站臺。其中,魏德聖以自己的經驗鼓勵年輕創作者,直說現在只是起跑的前面幾圈,「領先或落後並不是真正的輸贏,能夠持續地跑到最後一圈才是真正勝利」;演員蘇有朋則說金穗獎只是開始起步,鼓勵大家要努力拍,繼續拍;女星楊貴媚也表示「拍攝是辛苦的,被看到是開心的;但希望大家得失心不要太重,未來路還很長,大家要繼續努力才能讓全世界都能看到。」

導演葉天倫與演員黃河頒發學生作品個人單項表現獎,其中最佳女主角獎《雨落誰家》Eliquence B. Young名字發音還讓兩位頒獎人傷透腦筋;評審之一的陳俊榮理事長頒發優等學生作品獎,笑說今年好的影片太多,很可惜無法每一部都給獎,直向文化部請命「給金穗獎的獎金太少了」;笑說把《暑假作業》拍成《寒假作業》的導演張作驥,頒發學生類最大獎「最佳學生作品獎」,他給學生們提出他自己的建議,拍電影不是在比賽或討好評審,或是為了下部作品募集資金,「每個階段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好」。

學生作品中都獲得兩項獎肯定的《雨落誰家》與《救命》可說大贏家。其中最佳學生影片得獎者是《雨落誰家》,導演廖克發特別感謝台灣與金穗獎,因為他接近三十歲才來到台灣,在台灣人熱情與老師幫助下,給他鼓勵才能完成這部電影;而《救命》導演吳季恩直感謝金穗獎,「終於讓爸媽不再阻止我拍片了」。

女星高慧君與影評人塗翔文頒發「一般作品個人單項表現獎」,其實高慧君在《離家的女人》與吳朋奉同台飆戲,讓主持人蔡燦得羨慕直說自己也好想演這部片,高慧君笑說「原來我們喜歡的菜都一樣」。而台北電影節選片總監塗翔文也為台北電影節打廣告,「金穗獎是第一張門票,台北電影獎則是第二張。」邀請大家趕快在四月二十日截止前報名。導演吳米森負責頒發一般影片「優等獎」,他也針對「第一張門票」理論提供他自己的經驗心得。

得獎者中,麥若愚遺憾《忐忑》女主角白明華未能到場,他說「白阿姨這幾年在很多學生導演電影中有精湛的演出」,反而一般導演未能發掘她的魅力;其他很多資深演員也在學生電影中找到舞台,他呼籲文化部應鼓勵更多一般影片也發揮資深演員的魅力。而《山上的小女子舉重隊》廖憶玲與朱柏穎兩位導演,則感謝舉重隊小成員們的可愛與幫助;《晃遊身體》應政儒則感謝知名影評人李幼鸚鵡鵪鶉,願意讓自己身體成為鏡頭拍攝的題材。

最後揭曉一般作品獎各大類型的首獎,最佳實驗片獎《即使她們從未相見》,導演牛俊強表示這是他去美國三個月的成果結晶,他直說實驗片的存在意義「讓我們知道影像的本質是甚麼」;負責頒發最佳動畫片獎的女星陸弈靜還沒上台就急著拆信封,她說入圍者才是頒獎典禮真正主角,最佳動畫片獎《禮物》導演謝文明也興奮直說很高興從心目中偶像手中拿到獎項。

拍出許多膾炙人口紀錄片的導演楊力州負責頒發最佳紀錄片獎,他笑說以前國片環境不好,當他自己開始拍老人議題時遇到國片起飛,遇到許多人勸他改拍劇情片,因為當時記錄片與老人題材背被當成票房毒藥,但他堅持到最後票房成績還不差,他說「未來機會還是很多,毒藥不一定是毒藥,希望大家還是維持紀錄片初衷。」最佳紀錄片獎《魯笠》導演陳武男笑說「原來站在台上是這種感覺」,他花三年時間拍攝返鄉尋根過程,所以他感謝幫助這部片的人,「這獎是屬於大家的」。

備主持人尊稱為台灣億萬票房導演的鈕承澤,澄清自己第一部作品票房「其實只有六百萬,但在當時不景氣環境卻獲得大家的恭喜」,而今台灣電影起飛,「面對熱錢湧入這產業,身為創作者,想盡辦法拍出心目中好看的電影。」豆導也以「常常參賽卻次次落地」的身分安慰所有人,「競賽只是少數評審品味的展現,別把獎放在心上,別否定自己,要拍自己覺得好看的電影」。此次最佳劇情片獎《椰仔》曾英庭其實在學生類也以《煙花》獲得優等獎,他直說沒想到得到評審厚愛,直感謝研究所老師廖慶松給予指導,男主角還花了四個月學泰語。

本次影展的最大獎由文化部政務次長張雲程頒發。去年作品《巨獸》沒得獎的導演施君涵,眾望所歸以《華麗緣》獲得今年金穗獎首獎,這部片描寫張愛玲小說改變了幾位風塵女子的生活;他笑說此次當導演很輕鬆,因為金主、劇組工作人員都給予很大的能量與後援,這是一位沒有知名度導演難以想像的幫助。

獲獎名單:

一般作品獎-獲獎影片

獎項名稱

得奬影片

製片

導演

編劇

獎金

首獎

《華麗緣》

許家豪

施君涵

施君涵

新台幣30萬元

最佳劇情片獎

《椰仔》

林香伶

曾英庭

曾英庭   陳昱俐

新台幣25萬元

最佳紀錄片獎

《魯笠》

吳育銘 

陳武男

 

新台幣25萬元

最佳動畫片獎

《禮物》

謝文明
李婉菱

謝文明

謝文明

新台幣25萬元

最佳實驗片獎

《即使她們從未相見》

牛俊強

牛俊強

牛俊強

新台幣25萬元

優等獎(一)

《凱西五號》

江信德

陳永錤

陳永錤

新台幣10萬元

優等獎(二)

《語獸》

王政賢

馬毓廷

柯勃臣

新台幣10萬元

優等獎(三)

《山上的小女子舉重隊》

廖憶玲  

廖憶玲   朱柏穎

 

新台幣10萬元

優等獎(四)

《晃遊身體》

應政儒

應政儒

應政儒

新台幣10萬元

最佳微電影獎

從缺

 

 

 

新台幣10萬元

一般作品個人單項表現獎

獎項名稱

片名-得獎者

獎金

(一)編劇獎

《四分人》李佳穎

新台幣5萬元

(二)編劇獎

《離家的女人》施立

新台幣5萬元

(三)美術獎

《華麗緣》王誌成

新台幣5萬元

(四)女主角獎

《忐忑》白明華

新台幣5萬元

(五)另一種注目獎

《阿鼻》鄒猷新

新台幣5萬元

學生作品獎-獲獎影片

獎項名稱

得奬影片

製片

導演

編劇

獎金

最佳學生作品獎

《雨落誰家》

諶靜蓮

廖克發

廖克發

新台幣25萬元

優等學生作品獎(一)

《煙火》

林香伶

曾英庭

曾英庭

楊哲凱

新台幣15萬元

優等學生作品獎(二)

《換燈泡的男孩》

余為政

蔡宛霖

蔡宛霖

新台幣15萬元

優等學生作品獎(三)

《救命》

甘智宇

吳季恩

吳季恩

新台幣15萬元

學生作品個人單項表現獎

奬項名稱

片名-得獎者

獎金

(一)女主角獎

《雨落誰家》Eliquence B. Young

新台幣5萬元

(二)動畫技術獎

《攝影師》徐瓏愷

新台幣5萬元

(三)美術獎

《双生花》吳佳靜

新台幣5萬元

(四)編劇獎

《救命》吳季恩

新台幣5萬元

(五)攝影獎

《養樂多》孔祥儒

新台幣5萬元

 

更多活動照片請點閱:台灣電影網→影音特區→活動紀錄

張貼日期:2013/04/08
更新日期:2017/10/3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