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國際競賽獎」「國際觀摩」名單公佈


第四屆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國際競賽獎」「國際觀摩」名單公佈

  第四屆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的「國際競賽獎」入圍以及「國際觀摩」的片單已公佈,加上入圍「台灣獎」的20部影片,今年將放映四十多個國家共計122部作品,屆時將帶給民眾豐富的紀錄片饗宴。本屆紀錄片雙年展總共有「台灣獎」、「國際競賽」、「亞洲競賽」等三個競賽單元,以及「互望心中的國界」、「介入媒體」、「比紀錄片還慢」、「凝視死亡」、「天窗─歐洲藝術電視台獨立製片精選」、「評審專題」、「特別放映」等七個國際觀摩單元。另外「特別放映」部分則選了今年在世界影壇引起極大爭議的紀錄片「虛擬公路181」作為特別放映,本片破天荒由巴勒斯坦與以色列導演共同合導。沿著以色列與巴勒斯坦被分為國界的「181公路」拍攝,引領觀眾進入那個地區狹小,卻令人失去方向的旅途,讓觀眾看見衝突以外的「以巴關係」。本片在巴黎龐畢度中心首映時還曾引起場外騷動事件。   紀錄片雙年展策展人王派彰表示,希望本屆紀錄片雙年展可以打破目前紀錄片同質性太高的現狀。並介紹更多議題多元的紀錄片給國內觀眾,讓觀眾看見紀錄片更多的可能性。   入圍本屆「國際競賽獎」的20部作品當中,多為世界各紀錄片國際影展的首選。包括瑞士真實影像國際紀錄片影展最佳影片《法與情》、馬德里國際紀錄片影展高第獎作品《極樂迷幻之旅》、芬蘭胡西獎最佳紀錄片《顛沛流離兩家園》、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影展的《靈光乍現》….還包括形式獨特,全片都是以資料片剪輯配以旁白的《接線生魅影》,以及來自古巴的作品《生命交響史》,本片將於紀錄片雙年展做世界首映;此外本次的國際競賽片當中有一些是探討種族衝突的作品,包括探討以巴衝突的《葉寧城記事》。及描述流傳巴爾幹半島七國的歌曲《名歌爭奪戰》。片中音樂悠揚的影像呈現一首至今仍是戀人吟唱、宗教讚美、甚至成為煽動戰爭的歌曲;也有一些傳記類題材的紀錄片,包括在國內已經相當有知名度的《女導演之路》,便是描述捷克著名的新浪潮導演薇拉齊蒂洛娃如何在高齡七十四歲的專業及個人生活之間努力掙扎的過程;而在第一屆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時獲得國際競賽影片類首獎的安德烈歐斯波夫,今年也以《瘋狂詩情》入圍競賽,這部描寫俄國女性詩人瑪莉娜的紀錄片,以充滿詩意的敘事風格,描述詩人悲劇性的命運;其他還有來自墨西哥,描述立陶宛移民路易斯法蘭克生平之紀錄片《記憶迷宮》;描述二十年來服務於德國國家安全局的S先生在柏林圍牆倒塌的數週後,娓娓向鏡頭吐露生活細節的《為人民服務》;以大量視覺意境,描述如夢般的大城市東京絢爛熱鬧的紀錄片《比東京更寂寞》,導演在東京這個充滿不安和疏離的城市中生活,一度幾乎迷失自我,有如紀錄片版本的《愛情,不用翻譯》。本片也是在本屆紀錄片雙年展做世界首映。   知名導演同時也是評審之一的楊順清表示,以本次紀錄片雙年展「國際競賽獎」的入選作品來說,可以看出比以往廣大的視野。當然,優秀的作品很多,難免造成評審在選取的過程中有些割愛。不過,身為一個劇情片導演,他表示紀錄片往往能帶給自己更大的啟發。因為紀錄片的形式以及風格,比劇情片還豐富釵h,這是這次評選過程中帶給自己意想不到的收穫之一。 另外,本次紀錄片雙年展還特別找到台泥大樓士敏廳作為放映場地。 而為了 讓平常難得觀看紀錄片的兒童觀眾,有機會欣賞活潑優質的紀錄片,本放映廳特別舉辦免費放映活動,歡迎中小學師生、醫院團體報名。 報名專線:02-2396-2001分機19或20 時間:12/13(一)~12/15(三)每日早上9:00至11:00 地點:台泥大樓士敏廳

本屆紀錄片雙年展國際觀摩單元各主題內容簡介:

互望心中的國界國界是有形的嗎?恨意是有形的嗎?答案似乎是:是也不是!一邊是一道世界上最強悍的線條,另一邊則是世界上最強烈的情感。一旦當這兩者被無可辯駁地交疊在一起時,藏諸於內的恨意與形之於外的國界便一發不可收拾地肆意擴張,形成一道牢不可破的防線。尤其是這道防線相互隸屬時,情況就更為錯綜複雜了,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關係便是如此。以色列最重要的導演Amos Gitai讓我們看到如何以相反的方式,將國界內化,將恨意外放。透過敵我的目光交會,我們在對方的恨意中看到自己,同時在自己的心中發現對方的國界…。
介入媒體當國內不斷地抨擊政媒兩棲的情形時,似乎忘記台灣人民其實是很喜歡介入媒體的。於是,媒體一副神聖不可侵犯的模樣和人民濫用言論自由的情況,便成了我們見怪不怪的生活即景。可不可以介入媒體?為什麼介入?如何介入?是這個單元所要探討的。
比紀錄片還慢一般常以為紀錄片很慢,其實它一點都不慢。既然它常被認為是一種溝通的「工具」,邏輯推理便是它的本能。相對於劇情片,它就必需更快速有效地抓住觀眾的思考模式,不斷地提供具可延展性的訊息。這個單元的影片嘗試以另外的可能性,以抽象的手法,在近乎恍惚的境界中,達到「溝通」的目的。它們還不是紀錄片,或已經不是紀錄片,它們即將成形,它們即將「是…」。
凝視死亡死亡一直是紀錄片的熱門議題,也是禁忌。基於攝影倫理、道德與隱私等問題,關於死亡的紀錄片常被認為是:對聳動題材的操弄與對窺視行為的迷戀。可是另一方面,死亡議題對人類所具有的吸引力與人類對它的恐懼,卻一直是藝術家所最關注的範疇,因為當面對死亡成為是一種觀看行動時,在「牽引」與「棄守」兩股力量的拉扯之下,短暫斷裂的片刻,正是所有觀看的極致狀態。
天窗試想你是一個紀錄片的製片,可以以電視台的資金投資全世界最有才華的導演,完全背離電視台對紀錄片的格式化要求,拍出他們自以為是紀錄片的紀錄片,那會是什麼樣的光景?歐洲藝術電視台的紀錄片節目「天窗」正是一個如此「異卵同巢,有法無天」的節目,它改變了電視史,也改變了紀錄片史。

2004 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國際競賽決選入圍片單

專題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競賽類 - 世界之窗 導演 國家
1 Raymundo 記錄人生 Ernesto Ardito & Virna Molina 阿根廷
2 Jerusalem My Love 夢斷耶路撒冷 Jeppe Ronde 丹麥
3 Justice 法與情 Maria Ramos 荷蘭
4 War Children 顛沛流離兩家園 Erja Dammert 芬蘭
5 I Love You All 愛你就要監視你 Eyal Sievan & Audrey Maurion 德/法
6 Journey 女導演之路 Jasmina Bla?evi? 捷克
7 1.1 Acre Flat Screen Ebay 大夢 eteam (Franziska Lamprecht and Hajoe Moderegger)美國
8Jenin...Jenin 葉寧城記事 Mohamed Bakri 巴勒斯坦
9 Fairies and Other Tales 童話謎踪 Dorthe Eickelberg 德國
10 Whose is this song? 名歌爭奪戰 Adela Peeva 保加利亞
11 Mr. Cortisone, Happy DAYS 極樂迷幻之旅 Sacomi Shir, Duki Dror 以色列
12 Crude Progress 能源未來式 James Alcock /Simon Hipkins 英國 (蘇格蘭)
13 PASSION OF MARINA 瘋狂詩情 Andrey Osipov 俄國
14 The Last Sephardic Jew 漂泊異鄉的猶太人 Miguel Angel Nieto 西班牙
15 Symphonic Episodes 生命交響史 Victor Mares 古巴
16 Flashback 靈光乍現 Herz Frank 拉脫維亞
17 Remembrance記憶迷宮 Marcela Arteaga 墨西哥
18 Glass Enclosure : Tokyo Invisible 比東京更寂寞 Mohd Naguib Razak 馬來西亞/日本
19 PORTRAIT 家族肖像 CARLOS RUIZ CARMONA 西班牙
20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tor 接線生魅影 Caroline Martel 加拿大

張貼日期:2004/11/23
更新日期:2005/02/0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