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電影夢想的瞿友寧導演
文/卓文惠
瞿友寧,因執導《薔薇之戀》、《惡作劇之吻》電視劇而聞名,但鮮少人知道,其實瞿導除了執導電視劇,「拍電影」才是他人生裡最重要的目標。為了拍電影,他甚至抵押房子也堅持繼續拍電影。2006年2月,瞿導第三部電影《英勇戰士俏姑娘》隆重推出,讓我們一起認識這位影迷口中的「維尼導演」。
執導電視劇創下高收視
2003年,要說最ㄏㄤ的電視偶像劇,就非《薔薇之戀》莫屬。《薔》劇一播出,收視率高達4.20%,為當時台視每週收視率最高的節目。《薔》劇不只捧紅戲中的新演員如鄭元暢、陸明君、黃志瑋、Ella,更拿下當年電視金鐘獎「最受歡迎之戲劇節目」。2005年同樣改編自日本漫畫的《惡作劇之吻》再次引爆偶像劇新熱潮,除了創下同時段收視之冠,周邊的商品及演員的人氣更是紅不讓。這兩部戲有個共同的特點,負責執導的都是金鐘導演-瞿友寧。雖有了金鐘獎的肯定、不間斷的戲約,以及來自各地影迷的支持,但在瞿導的心中仍有更重要的目標要達成,那就是「拍電影」。
電影院的童年
從小就喜歡電影的瞿友寧,童年可以說得上是在戲院裡度過的。小時後,隔壁鄰居常常會送給他家很多電影招待券,當時的戲院是採取不清場的方式,才國小的瞿友寧常常一個人從放學後就開始進戲院看電影,有些影片甚至可以重複看上好多次,也不會覺得厭煩。在這些幻想的電影情節影響下,單親家庭長大的瞿友寧,他的心智明顯比其他同年齡的小朋友來得早熟,也較早感受大人世界間深刻的情感。除了欣賞免費的電影,瞿友寧的母親也喜歡帶著他一起進戲院觀賞播映的經典名片,如《齊瓦哥醫生》、《羅馬假期》、《魂斷藍橋》等。
「其中,《魂斷藍橋》最令我印象深刻。」早熟的瞿友寧當時非常喜歡女主角費雯麗,當他看見電影中費雯麗走在橋上鑽入突然衝過來的軍卡車底而當場香消玉殞的最後一幕場景,當場就在戲院裡大哭直到散場,嚇壞了一旁的觀眾跟一同前來看電影的瞿媽媽。
啟發導演夢
回憶起當時,瞿導說:『我媽覺得很丟臉,馬上把我帶到一旁,接著告訴我:「有一個人叫『導演』,你現在所看到的電影,就是這個人所變出來的,」』訝異於他早熟的情感與性格,也為了安撫他,母親這樣告訴他。短短的一句話,卻在瞿友寧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從此立定志向,將來要成為一個「導演」。
雖很早就已經立志當導演,瞿友寧卻對如何成為一個「導演」,有著他自己一套的想法。『「導演」是一個複合式的名詞,要接觸及學習很多面向的事物,多充實自己才能成為一個成功的導演。』為了完成當導演的夢想,從高中一直到大學,瞿友寧不間斷且相當努力地吸取各式各樣的知識,看畫展、欣賞音樂、戲劇、閱讀文學、歷史等,所有的領域他都涉獵。
除了日常實力的累積外,瞿友寧在大學時代,就積極接觸與電影相關的事務,如拍攝短片、執導舞台劇等。一直到了大二,剛好有機會跟著大導演楊德昌拍攝《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這次的經驗,讓他真正實際體驗到現實與理想的不同。而有些不適應實際片場拍攝工作方式的瞿友寧,重新省思自己是否真得適合將導演工作視為開始的第一步。
連連得獎的優良劇本
1992年,瞿友寧平日所創作的作品《街頭石子》,獲新聞局評選為優良電影劇本;1993年,再次以《游在窗上的一朵海洋》獲選為優良電影劇本;1995年,他又以《從七點到七點》(電影改名為《假面超人》)獲獎。連續獲獎的肯定,讓他決定從編劇的工作慢慢地貼近自己的夢想-當導演。
編劇工作一直持續約半年後,因編劇工作常與片場的各項事務接觸,加上他對拍攝現場實務相當熟悉,有人建議他可以嘗試當導演,從此他就踏上了導演路。成為一個導演後,他陸陸續續拍攝了許多短片、單元劇、紀錄片等。在1995年之前,他以拍攝電視題材為主,但從來沒有忘記要拍電影的瞿友寧,終於在1995年推出電影處女作「假面超人」。當時的他對自己的作品滿懷信心,但上映後反應卻不如預期,「這次的經驗讓我很受傷,但我也相當清楚作品裡有太多東西處理的方式不夠細微,表現手法上也有不成熟的地方。」這次的經驗,讓他停下了拍攝電影的腳步,重新思考、反省需要改進的地方。事實上,這次的失利,也讓他對拍電影這件事,失去了些微的信心。
後來,他回到了電視圈,陸陸續續拍攝了許多短片、紀錄片。拍攝紀錄片的過程,他從中獲得相當多寶貴的經驗,包括修正拍攝過程中不夠細微的部分、與演員間的溝通等。一再修正自己的拍攝方式,不斷的自我成長,讓瞿導的導演功力更上一層樓。
2000年,瞿友寧所拍攝的公視單元劇《誰在橋上寫字》獲得電視金鐘獎最佳戲劇節目單元劇、戲劇導播、戲劇編劇獎(與張友漁合得)。
有了金鐘獎的肯定,讓瞿友寧重新加強了身為一個導演的信心,之後他仍繼續拍攝紀錄片,利用時間準備捲土重來,再次挑戰拍電影。2002年,瞿友寧創立「氧氣電影公司」。2003年電視偶像劇《薔薇之戀》完成後,「氧氣電影」推出了《殺人計劃》。
有了《薔薇之戀》收視成功的經驗,《殺人計劃》利用相同的模式運作,加上瞿友寧高超的導演技巧,在票房上果然開出亮眼的成績,同時更是2003年國片總票房的第三名。
溫暖、浪漫元素充斥片中
《薔薇之戀》是部結合了親情、愛情、友情…等的電視偶像劇,電視播出後獲得空前的轟動,這部電視劇更成為瞿導人生重要轉折點。《薔》劇不只帶領觀眾一起體驗溫暖、浪漫、親情,播出後也連帶影響很多觀眾跟家人間的關係。
其實,被人戲稱「維尼導演」的瞿友寧,看似高大的身軀,可是含有大量的浪漫因子,從他高中時期追女友的手段就可以窺知一二。高中生的他,可以為了心儀的女孩子,大費周章地找一個大熱氣球綁上示愛的字條,來表示他的心意,而最後很可惜,熱氣球因為過大沒有升空成功。
《薔薇之戀》不只肯定了他的導演功力,「執導完《薔》劇讓我體內溫暖、浪漫的潛在因子完全被激發。」原來台灣觀眾是可以接受充滿愛、溫暖的影片,這讓瞿導對掌握觀眾喜愛的口味更推進了一步。
《英勇戰士俏姑娘》
從小就喜愛電影且從電影科班出身的瞿友寧,一路朝著拍攝精緻、屬於自己的電影的目標前進。「將最初看電影的感動帶給觀眾。」這是他一路下來堅持且想要傳達給觀眾的信念。
瞿友寧說:「電影對創作者來說,可說是最大的尊重。電影細緻度、專業性都是電視比不上的,而且電影是在一個侷限空間、有著大螢幕的場地下放映,是可以完整投射創作者的感情給觀眾的。未來將以拍攝電影細緻的手法,更完整地運用到我所拍攝的電視劇,希望可以帶給觀眾更多不一樣的感覺。」
2006年2月瞿導推出電影新作《英勇戰士俏姑娘》。《英勇戰士俏姑娘》也延續他的風格,加入許多浪漫、溫暖的元素。全片在馬祖芹壁村拍攝,劇情以四年前SARS話題延伸,以馬祖戰地的背景,搭配早年「反攻復國,解救大陸同胞」的氛圍,營造了一齣浪漫喜劇故事。
「電影宣傳是很辛苦的,媒體、觀眾不會因為我的電視劇有名就會捧場我的電影。」採訪當天剛好是《英勇戰士俏姑娘》召開記者會的同一天,瞿導臉上雖然看得出疲倦的神情,但是提到他的電影新作,頓時整個眼神及精神都注入了新的能量。台灣電影的未來有了像瞿導如此熱情,且願意付出心力的創作者,相信台灣電影的未來相當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