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藝術家-吳米森導演


電影藝術家-吳米森導演

文/陳芳儀


曾以《梵谷的耳朵》等片數度獲得金穗獎最佳影片與國際大獎。拍片之餘,與鴻鴻、蕭菊貞等友人創辦「純十六影展」及「獨立夢工廠」網站。他的第一部16釐米電影《起毛球了》,以不到兩百萬元成本製作完成,為台灣電影寫下驚人佳績,不但入選釜山國際影展競賽片、瑞典Goteberg等國際影展,並打破台灣獨立製作電影不等於商業的迷思,他就是吳米森

吳米森的作品帶有強烈的視覺風格和豐富想像力,以「看起來不那麽真實、但實際上可能更貼近真實」的狀態去呈現。他的影像創作類型橫跨劇情、實驗、紀錄片、 廣告影片及MTV。影片名稱不羈、天馬行空卻富含詩意,故事架構為非邏輯線性思考,人物遊蕩縹緲,場景朦朧華麗,彌漫著一股世紀末青春自由、華麗頹廢的氛圍。

吳米森導演也拍攝許多紀錄短片,是公視紀錄觀點的常客。作品《E.T.月球學園》獲得台北電影節特別評審獎、《九命人》入選台北電影節競賽片。

松鼠自殺事件》的緣由
《松鼠自殺事件》為95年度金馬影展的閉幕片,引起極大迴響與討論,內容是浪漫魔幻的愛情故事,深一層的背景卻是人們在一座島上自我毀滅的集體命運。在吳米森眼中,「劇情片」和「紀錄片」並無絕對分野,導演角色也沒有分歧,對他來說「都是說故事」。不論虛構或非虛構,都是與人的內在世界對話,捕捉對生命的看法。「面對鏡頭的人是會欺騙的,所以紀錄片有時只是膚淺的真實,無法完全捕捉生命。」─這是電影大師奇士勞斯基之所以從紀錄片轉拍劇情片的理由,也是吳米森由衷的想法。

「松鼠一開始開拍,大小挫折很多,每次碰到挫折都更激起我的鬥志,不只要解決問題,還要跨過去比之前想像的更好,拍片不是為了交片而已。」吳米森道出他堅毅的性格。

當初找男主角,本來設定在40歲上下的男子,在台灣這種年紀演員很少,本來要找戴立忍任賢齊,但是剛好都沒有檔期。吳米森導演半開玩笑地跟朋友提到要找國際級演員,那時候他剛好那時候在寫下一個劇本,請編劇想像當時的男主角是窪塚洋介。有一天,吳導演靈機一動,想到為何不現在就找窪塚洋介,於是就請助理上網查窪塚洋介經紀公司的電話,本來以為機會不大,但是因為本身個性使然,心想頂多是幾通國際電話而已,沒想到就成功的邀請到窪塚洋介了。

在拍攝期間,窪塚洋介完全配合,沒有渡假,也沒有請假。在吳米森導演眼中,窪塚洋介是一位具有偶像明星條件,但本質卻是具有藝術天份的超級巨星,跟大家想像中知名演員不一樣。吳米森導演認為,他完全不會想要去迎合大眾口味,作出自己不相信的事情,例如有一次,記者要求窪塚洋介去摸羊,他非常生氣,不是因為記者指使他,是因為他覺得跟劇情的沒關係,諸如此類。

窪塚洋介多方位表現的能力跟特質非常符合《松鼠自殺事件》這部片男主角的要求,吳米森導演說:「一個演員最怕被定型,窪塚之前拍的片子就不斷重複偶像劇,叛逆之類的,這個角色跟他之前拍的片角色完全不一樣。另外,以他之前經歷過的曲折人生,也很適合來扮演這個角色。」

對電影的堅持與執著
為了拍攝《松鼠自殺事件》,吳米森導演曾賣房子來籌備拍片經費,吳米森對此表示:「有時候你會不知道你有多喜歡這份工作,但是透過一些事情的歷練,才會知道原來自己還滿喜歡這份工作,反正我就覺得應該會繼續走下去。有些人會說很佩服我們的勇氣,我不會覺得這是勇氣,只覺得很值得去做,就像喜歡一個人,會願意為他(她)付出一樣,不會把這個過程定位成勇氣,只是一種朝目標努力的動力而已。」

因緣際會 電影之路
吳米森導演是透過廣告片的製作拍攝,然後接觸影像,近一步想要接觸電影,在接觸廣告片之前,吳導覺得電影太遙遠了,加上週遭的人也沒有人在從事電影業,直到接觸到廣告,才發現自己對影像拼湊的濃厚興趣。

對於紀錄片跟劇情片,在吳導的影像養成視野內,完全沒有分野,他認為劇情跟紀錄是一樣的東西,誰都可以當導演,只有好導演跟壞導演,沒有導演跟非導演,好導演跟壞導演的分野在於誠實與否而已。所謂誠實,就是每個鏡頭呈現的真實,你要相信這種東西,我不會喜歡藝術片或者商業片,因為有些藝術片很遜很假,而商業片有些卻很棒,不管拍商業或藝術每拍一件東西的看法樣要很誠實,還有技巧是否純熟。

《松鼠自殺事件》預計8月份可在各大戲院上映,走一趟戲院感受其綺麗的魔幻浪漫吧。

張貼日期:2007/03/28
更新日期:2007/03/28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