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攝影師陳懷恩 化身電影新科導演


資深攝影師陳懷恩  化身電影新科導演

文/梁瓈月

在台灣從事電影工作達20多年的資深電影攝影師陳懷恩,最近終於一圓電影導演夢,用一千萬的預算拍了生命裡第一部電影-「練習曲」,這部電影在4月27日於全台16間戲院聯合上映,如此大規模排片,在國片中極為少見,其中台東地區更是最近10年來首次有國片在院線上映,陳導演說,「這一切都要感謝美商華納石偉銘先生的協助。」

陳導在接受我們的訪問時提到,在電影拍完之後,因為沒有預算,所以一開始便決定只要上3家院線放映就好,並不打算再花錢租戲院及做宣傳,「那時候想,只要輔導金的申請案可以交差就好,其他的沒想太多,之後再到當初拍片的幾個點免費做公開放映,讓當地的民眾都可以看到就是最大的心願,壓根兒沒想過要全省聯映。更沒想到美商華納的石偉銘先生看過之後,願意幫我發行!」但是緣分就是如此奇妙,一切從華納試片室裡開始起了變化…

一切從神奇的試片室開始
在開始做宣傳時,「練習曲」工作人員打聽到華納戲院願意提供國片兩次免費使用試片室的機會,精打細算的陳導當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到戲院安排媒體試片時他也順道拜會了華納的石偉銘總經理先生,「於情於理我都要禮貌性的邀請他來看片,誰知道他還真的從頭看到尾…」,陳導半開玩笑說起這段往事,仍然覺得這一切都如此不可思議,當時石總看完這部影片之後說,「既然你要放给很多人看,那我幫你做,你就可以給很多人看。」每次回想起石總竟然決定要幫『練習曲』做發行這件事,陳導還是覺得不可思議,認為「應該是媽祖在保佑!」

透過美商華納的力量,「練習曲」從原定3家戲院暴增到13家,台東、花蓮以及基隆的戲院原本不願意參加,後來在華納的協調下,答應成為「練習曲」環島放映戲院的成員之一,於是出現『全台16家戲院聯合上映』國片這種罕見的現象。

不只戲院從3家變成現在全省16家聯映,宣傳模式也從以往國片操作手法變成美商做主流片的方式行銷,除了走華納原本的行銷管道,陳導這邊也安排了一些傳統的下鄉放映活動,努力做在地深耕的耕耘,達到他當初最原始的初衷-希望有很多人可以看到這部電影。

美商華納最讓陳導印象深刻的就是預告片的部份,「華納非常重視預告片的質感」,他一開始也是跟其他國片一樣用HD製作,結果第一版就被華納退貨了,後來用翻拍底片的方式,才通過華納品質的檢查哨。「現在我們預告片的質感,可以媲美好萊塢強片,還常常有觀眾以為我們是外國片!」

因為嚮往 所以踏入電影圈
大學時期念印刷的陳懷恩,父親是一位公務人員,他一直希望自己的兒子可以用所學在黨營事業或是國營事業工作,如此一來生活比較有保障,而當時只有中華彩色符合這兩項要求。剛從學校畢業的懷恩其實並不喜歡印刷這一行,那時的他喜歡去看劇組拍電影,有一段時間剛好有劇組在他家附近取景,晚上劇組打燈的時候,燈光都會透過窗戶映照到他的臥房,「那時候就很希望能有一個類似這樣的工作,心理對這一行有一種嚮往」,陳懷恩回想起自己對電影愛好的啟蒙就是在當時,後來如願地就進入國民黨黨營事業-『中影』工作。一年後因緣際會認識了曾壯祥,便離開中影跟著曾去拍電影「兒子的大玩偶」,一路從最基本的場記做起,藉由產業的實務磨練充實自己的電影專業。

陳懷恩閒暇時也會玩玩相機拍拍照,「攝影是我的興趣」!後來他認識侯導,去幫侯導拍劇照,由於表現出色後來就當起攝助,到拍「戀戀風塵」的時候已是獨當一面的攝影師了。

為生活轉戰廣告圈
做電影收入較不穩定,在從事電影多年後,陳懷恩開始體會到經濟壓力,「十年前想要生孩子,就覺得這樣下去不行,沒有辦法養家活口」,於是他到朋友開的廣告公司上班,過了一段有穩定收入的上班族生活,幾年後有了接案能力,自己開始出來接案子,用專業能力換取較高額收入。

有些事情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
「其實做電影比較開心,畢竟作廣告業,業主都會有自己想要呈現的主題。」雖然電影不景氣,沒有辦法養家活口,但是陳導心理對於電影仍充滿無限憧憬,「這幾年我經歷很多事,遇到很多人,有一些沉澱,一直希望有一天可以把這些周遭的故事寫出來。」一直有拍電影的想法,但是陳導卻遲遲沒有行動,一直到有一天他在路上遇到一個騎腳踏車環島的青年,在跟這個旅人聊天時,問到他為什麼會想要環島旅行,對方告訴他說,「有些事情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就是這句話讓陳導有了很深的感動,回家後馬上就動筆寫了一個青年環島的故事。「我當時只是想,環島是我生活週遭有很多人都有的夢想,而且很容易去達成,台灣這麼美,應該要去看一看才對。」

12個片段顯現人生百態
在劇本裡陳導加入了他曾經經歷過的12個故事,藉由聽障青年環島的過程,將每一個城市,一段機緣,帶出人生裡可能會遭遇的各種情節。

「像台東那一個片段為何會出現立陶宛女孩,因為立陶宛是一個產十字架的國家,而台東因為宗教信仰的關係,到處都有十字架,以後這部影片若巡迴國際,被立陶宛的人民看到時,這一段就會跟他們產生連結互動。」而片中在宜蘭遇到另一個騎單車的男孩,則是跟主角產生很大的對比作用。這一段對於有面臨過家庭問題的人而言,會有很大的感觸,「這個世代裡某個階層,他們不知道該怎麼對人表示親切,某種程度就像劇中這個曾被母親遺留在加拿大的男孩一樣,覺得自己來到這個世界是一個負擔,自己的存在造成了不快樂,他感覺不到被需要感。」雖然想跟自己的母親溝通講清楚,但很多事卻講不出來,這種『未竟』的感覺就是「練習曲」的基調。

而劇中男主角東明相,其實他扮演的就是一個導遊的角色,帶領大家去環島,去認識這些不同的族群。

陳導也提到,這部影片請了很多人來看試片,像是新聞挖挖挖的主持人鄭弘儀跟于美人就有看過,後來于美人看完後還哭了,「這是因為她自己的生命經驗被打開了」,陳導在片中規劃了12個片段,幾乎把人生的各種面像都囊括,幾乎每一個人都會有某一個類似的生命經驗。

陳導告訴我們,對第一部影片最大的期望,最想看到的結果就是用這部電影帶著觀眾去環島,「真的!只要花兩百塊錢,我就帶他們去環島。」

張貼日期:2007/05/08
更新日期:2021/03/2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