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走原創之路 鄧有立的動畫家庭


堅持走原創之路 鄧有立的動畫家庭

文/邱莉玲

立志躋身華人品牌前三大 鄧有立一家子兩代連同女婿五個人,都投入動畫產業,他們勤跑兩岸、布局台美,目標是在2010年要躋身華人世界前三大品牌。

許多人發現媽祖變Q了,媽祖故事Q版公仔以及周邊商品在大甲鎮瀾宮熱賣,創意其實是來自一個動畫家庭,他們不只販賣商品,也在圓一個進軍國際動畫市場的美夢!

大家長鄧有立,年輕時就學畫漫畫,進一步創辦中華卡通公司,三、四年前自製台灣第一部動畫卡通「封神榜」至今,堪稱台灣最多產的動畫公司,目前他擔任台灣動漫創作協會理事長,一家子兩代連同女婿五個人,從策畫、製片、編劇到3D特效都有涉獵,而且勤跑兩岸、布局台美,目標是在2010年要躋身華人世界前三大品牌。
  
這二、三年,中華與中影合作發行的動畫卡通電影「梁祝」、電視影集「少林傳奇」,在兩岸已經打響知名度,尚在大陸播出的少林傳奇收視率是同時段第一;這個暑假,中華第一個完全自製卡通動畫電影「海之傳說-媽祖媽祖,將由美商福斯公司在台發行,DVD預計於聖誕節檔期透過Walmart進軍北美市場。

集中心力做前期規畫 積極扮演資源整合者

將近耳順之年的鄧有立,跟許多老一代動畫公司老闆不同,並非從代工轉型拍動畫片,而是一開始就堅持走原創這條艱難道路,跟他年輕時立志「要當漫畫家的老闆」有關。鄧有立猶記得,他17、18歲就到出版社打工學畫漫畫,當時沒人要教他,那些人還故意在他面前晃來晃去算鈔票,當時他一個月稿費只有75元,別人可以拿到2、3萬元,不堪被激的鄧有立,當下打定主意將來要當漫畫家的老闆,而且日後要積極栽培兒子念書彌補自己的缺憾。

隔了幾年,日本人開始把電視動畫拿到台灣代工,當時有一家影人廣告公司招收二十多位本土漫畫家訓練並接案子,三、四年後中日斷交, 鄧有立順勢結合其中的七、八個漫畫家在1971年成立中華,拍些短片、教學片、社教片卡通,其中一支「中國文字演變」得到金馬獎,吸引香港南海電影公司找上門合拍封神榜,目前在華人地區動漫界知名作家或業者蔡志忠、敖幼祥、謝台春等那時都有參與,只不過片子拍完,中華的人也被香港挖走,接下來宏廣公司成立並為美國動畫代工,又吸引一批人投靠,鄧有立就垮了,也學到寶貴的一課「藝術人才管理」。

揮別那段打斷牙和血吞的日子,鄧有立用剩下的人轉行做國小幼教書漫畫、電腦軟體求生存,營業額維持一年1、2千萬元,是支撐中華做動畫的基礎;另方面,中華集中心力做動畫片的前期規畫,不養後期人力盡量壓低營運成本,鄧有立自此也積極扮演一個「資源整合者」的角色,跟台灣中影、大陸北京方面合作,1995年起再推「小太極」、梁祝等卡通電影或電視片,梁祝DVD最多發行二十幾國。

往來兩岸布局長達15年的鄧有立分析,台灣市場小,很難支撐一部好片子,長遠看,台灣動漫的市場是在國際,要走到這一步有幾個路徑,一是作品在國際上得獎打動好萊塢;二是若有好的題材、創意,可以尋求跨國公司合作發行;三是將台灣經驗加上中國品牌,趁著現在國際一片中國熱,在2008年北京奧運、2010年上海世博達到高峰之際趁勢崛起。

所謂中國品牌主要指中華文化題材,好比梁祝、八仙、媽祖等民間或神話故事,以及少林武功、孫子兵法等國際知名題材。這六年他積極跟大陸嵩山少林寺建立關係,目前擔任少林娛樂公司營運顧問,也取得「禪武少林」、「少林小和尚」動畫電影電視片的企畫和發行權。

留學的教育和經驗 有助於進軍歐美市場

要一圓國際美夢,鄧有立清楚,須整合外部資源才有贏面,所以「禪武少林」、「孫子兵法」找來蔡志忠導演、大陸中信集團投資,現正積極尋求好萊塢的資金和技術合作,都是估計達2億元的大片,是他們預計在2008、2009年打入全球主流市場的重頭戲。

鄧有立的第二代在耳濡目染下目前也都在動畫這行,成了他的後盾,女兒鄧亞宴是編劇、女婿賴聿侖在美國藍天工作室做CG特效,參與過「玩具總動員」、「冰原歷險記」等片,以及兒子鄧亞剛作執行製片、鄧橋任中華總經理,鄧橋從小就被刻意栽培,目前專責創意和行銷管理,以及跑四大國際影展賣片做先鋒。

鄧橋鄧橋很早就出國念書,高中導師的先生恰巧是迪士尼導演,使他有機會接觸動畫片的創意市調,後來這套做法被中華用在解決創意瓶頸,留學的教育和經驗也成了他進攻歐美市場的基礎,每每在國際影展上跟老外片商的中高階主管交手並帶回第一手資訊,持續讓中華的創作更能回應國際市場需求。

鄧橋認為,在台灣許多人有迷思,想學迪士尼做國際行銷、像皮克斯一炮而紅,其實這些只有美國企業辦得到,因為背後牽涉龐大投資和發行網絡。目前不是1千萬美金的作品,別想跟美國八大電影公司談,他們最愛3、4千萬美金以上鉅作,再來,美國動畫公司投入1元製作會花3元行銷,台灣動畫公司卻只花2毛錢行銷,隨後幾千家戲院的拷貝錢加總要數億元,都不是中小型規模的台灣公司負擔得起,還有一個更根本現實的問題是,國際市場目前還不認為台灣會做卡通、動畫。

運用一本多綱策略 行銷國際市場

所以中華的策略是專攻中華文化題材,至少有大中華以及東南亞市場為基本盤,是比較安全的做法,做出口碑、專業後,只要國際間想到東方題材就會想到中華。

由於小公司的買家主要是發行商,因此中華決定用一線產品(電影規格)打二線市場(家庭影帶),用二線產品打三線市場(電視規格),以較好的品質、較低價的格打開國際主流市場,媽祖DVD鋪進北美Walmart就是第一步。

令人好奇的是,中華文化題材,老外未必看得懂,如何以此行遍天下?早先鄧橋擔任少林傳奇編劇時,找了全球100部賣座的動畫電視片來看,發現共同點是表現人性心理以及價值,通常是一群人碰到壞蛋,但終究邪不勝正,在主角拿武器打敗對手後,繼續他們的旅程,關鍵就在講故事的節奏和笑點要抓到精準。

看媽祖動畫就有異曲同工之妙,媽祖拍成動畫變Q後,以全球800 萬到1億的信徒為市場,另外還有二個海外版本,一是將媽祖轉換為海上救人的中華女英雄,專攻無神論的大陸市場,一是聰明勇敢的少女,類似木蘭,重點擺在經營歐美市場,一本多綱正是中華運用中國題材行銷國際的策略思考。

媽祖是中華第一個完全自製動畫,先在兩岸立足,再進軍國際。在台灣市場部分,因為受到國片影響,通路發行不好,中華便逆向操作從宮廟切入,二年前先推出媽祖周邊商品在鎮瀾宮銷售,累積營業額近2千萬元,加上許多宮廟董監事擔心年輕人不進宮廟會有斷層,也有意承購媽祖Home Video,隨著片子今夏上檔,全台1、200家宮廟也將成為中華的行銷據點。

明後年,將再持續推出八仙、禪武少林以及孫子兵法等動畫片,鄧橋強調,此舉可以確保中華的創作泉源不間斷,也能夠壓低創作成本、提升品質,走向工業化量產之路,這是形成一個產業很重要的概念,也在告訴國際市場,中華是玩真的!

(本文轉載自96年5月8日工商時報)

張貼日期:2007/07/13
更新日期:2007/07/1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