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寫劇本──「終身編劇」王中平


用生命寫劇本──「終身編劇」王中平

文/林蔓繻


「青山本不老,為誰白頭?」


十九歲開始,王中平就一頭栽進編劇界,轉眼已經過了四十多年,至今已有一百七十多部的作品、獲獎無數。


從每篇五分鐘只有五十元酬勞的廣播劇至今,一路走來,始終如一。他自稱自己是無怨無悔的「終身編劇」,見證過台灣影視的魅力風華;也看著長江後浪推前浪,而多少前浪死在沙灘上……起起落落當中,他的創作之路,可以說是一部台灣影視的發展史;他的作品集,更是台灣演藝工作人員的搖籃。


1969年中視的第一部連續劇,也是台灣第一部長篇電視連續劇《晶晶》,是由多位編劇合力完成,但最重要的第一集劇本,就是由王中平負責的。1972年《一塊銀元》是田文仲的成名作。1973年中視《八號分機》讓周仲廉、傅雷一炮而紅,也是在此之後才有《法網》、《天眼》等刑案推理的劇集。1976年《唐山神拳》可是連成龍都參加過演出。1985年的《飛越萬縷情》是小黑(柯受良)的第一部電視劇。1987年《花系列》的開宗祖師《一串相思鈴》,大大捧紅了于楓、李靜美、崔浩然、李欣……等人。


《花系列》,指的是1980年代到1990年代的中視劇場。從早期的孤挺花、薔薇、太陽花、姻緣花、青蓮花……劇名都是以花為名,每齣探討不同的主題及現象,例如:姻緣花說的是代理孕母,青蓮花是不知情的兄妹近親結婚……他的代表作是民初的《大鶴》。


沈孟生在《情鎖》、《紫櫻花》等劇中有著精彩的演出。而《紫櫻花》裡還有深受大家喜愛的方文琳、趙永馨、陳俊生等人。主題曲是由周子寒演唱的《天使在夜裡哭》,更是紅極一時。


而于櫻櫻唱紅的《贖罪》、《一縷相思情》、《梨花淚》….等主題曲,也都是王中平編劇里程上輝煌時代的作品。
90年代初期,台灣社會前往大陸探親旅遊及從事其他交流活動的風潮,形成一股「大陸熱」。隨著兩岸交流的逐步發展,各種問題及議題也逐漸發酵。1992年《廈門新娘》的買婚故事因應而生。由廖峻、林煒、王滿嬌、蔡佳虹、龍邵華、阿匹婆等人擔綱演出。


該故事改編自汪笨湖的同名小說,故事內容為:大陸女子鄭麗萍被騙飄洋過海到台灣,嫁給廖家啥米攏不知的寶貝兒子。同鄉們都認為嫁到台灣是福氣好、飛上枝頭當鳳凰,孰不知等在台灣的是一連串的陰謀、悲慘命運的開端……連大陸都曾經播出本劇,引起相當熱烈的迴響。


片尾曲是由葉佳修填詞譜曲,陳亮吟和黃平洋演唱的《你現在好嗎》,詞曲美得讓人聽了就會想掉淚。「你現在好嗎?有過著你想要過的生活嗎?你現在好嗎?有得到像我對你的愛情嗎?你現在好嗎?有人在照顧你嗎?我在想你,你知道嗎?」


1999年的《孽女花》是由楊貴媚、潘儀君、孫興、趙學煌、桑妮等人擔任演出。本戲連連奪下同時段收視率冠軍,而且由潘儀君演出的「孽女曉璇」,也成為媒體和網路熱烈討論的話題,更加奠定了潘儀君銀幕上的惡女形象。


2000年大愛劇場《米苔目傳奇》更是從事編劇事業四十多年來的王中平,第一次挑戰真人真事故事改編。他花了兩個月的時間親自走訪王一郎師兄,探索他的生命歷程,並參與大愛劇場的錄製過程。將在三重擺路邊攤的王一郎與妻子賣米苔目,捐出五個慈濟榮董的真實故事,搬上螢幕。他也因此很有所感,「人不用活得久,但要活得好,哪怕有很多的挫折和困難!」


王中平的作品中,令人記憶深刻的戲劇,實在是太多太多了!像是《摘星夢》、《火鶴》、《午夜情迷》、《含羞草》、《長相思》、《一世情緣》…..等等,簡直是不勝枚舉。


而回首歷年來的作品,如果問王中平自己最滿意的是哪一部?他的回答是「每一部都滿意,最好的菜才會端在觀眾的面前。每一部戲,都是我用心完成的。」但如果問他,哪一部作品是代表作呢?他也謙虛地回答道,「最好的作品,也許就是現在在寫的這一部!」因為編劇家,「沒有過去,沒有未來,只有現在。」


每一部作品,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樣,經過一次又一次的陣痛,才能迎接新生命的誕生。哪一個孩子最好?各有特色!哪一個孩子最喜歡?每一個都喜歡!哪一個孩子最優秀,就留給別人來判斷吧!


創作之路是孤單的、是寂寞的!四十多年來,他過的是晨昏顛倒、離群索居的生活。苦思劇情、字字斟酙、嘔心瀝血。讓對白是增一字則太多,減一字則不足。


文思泉湧時,可以疾書如飛、下筆如有神;但腸枯思竭時,則是氣到以頭撞牆、冷水沖澡。飯也吃不下、覺也睡不好,沒有人可以跟你「分享」那種無助的感覺!自己跟自己生氣,為什麼沒有靈感?為什麼寫不出來?但,氣有什麼用呢?想不出來就是想不出來。晨昏、黑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你不搬磚頭、不砸腳,費盡苦思來設計劇情,如果讓觀眾猜到你的下一步棋,你怎麼玩得下去?怎麼樣讓觀眾哭、怎麼樣讓觀眾笑,你是在跟幾百萬的觀眾鬥智。那種壓力,簡直如同火山爆發般的沉重。只能下定決心,把「吃苦當吃補」,「寫,就對了!」


時下有許多的編劇,都是「速食劇情」。追求快速、追求多產,不惜剽竊別人的創意、抄襲別人的劇情。其實太陽底下哪有什麼新鮮事?創新只不過是「無知」的代名詞,劇本其實就是人性至情,「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不同的排列組合,同樣的公式,經過不同的包裝而已。


如果只是求快、創新、科技、特效、動畫,沒有「人性」和「文化」的支持,當然會讓觀眾看多、看久就膩了!戲劇一旦失去了文化內涵的支撐,只會帶給觀眾更多的茫然和厭惡。


以《一塊銀元》為例,故事感人肺腑,讓很多人到現在都懷念不已。「可樂果劇團」,也將在今年(2008)重新演出舞台劇。


田文仲飾演一個會唱京劇的瞎眼弟弟;而飾演田文仲哥哥的鄒森,則是拉二胡替弟弟伴奏。


有一次,一個醉酒的客人,看完他們的表演之後,隨口說了一句:「唱得好,賞你們一塊銀元!」那時候的賞錢,大約只有二文錢。而那位酒客實際上,也只丟了一文錢給他們。


當天晚上,弟弟興奮不已,吵著要哥哥拿那個銀元出來讓他摸摸。哥哥不論怎麼解釋沒有「一塊銀元」,弟弟都不相信,還因此大哭大鬧,認為哥哥有私心,甚至憤而拒絕出門賣唱……直到有一天,那位客人又出現了,哥哥急著找他向弟弟說明,才解開誤會!


這就是王中平所堅持的編劇四字箴言:「人性至情」。


「八號分機」是指刑事警察局犯罪偵防管制中心通報系統的代稱。當時的《八號分機》電視劇,每週都會播出一宗刑事案件,描述英勇的警察如何推理辦案、鉅細靡遺的蒐集證據、大膽果決的和嫌犯鬥智。在那時候,「八號分機」簡直就是打擊犯罪的正義勢力化身,絕不比現在的《洛城法網》、《法網遊龍》遜色半分!


也因為這部戲,讓飾演刑事組長的周仲廉,「螢幕鐵漢、正義化身」形象深植人心。


電視劇《八號分機》裡的故事,都是一些謀殺案、無頭案、分屍案…….讓王中平經常半夜寫得毛骨悚然。有一次,他接到觀眾寫信來說,「我妹妹已經蓋了三件棉被,怕得要死了,還是要看!」王中平心裡想的卻是,「其實,我寫得比你還怕!我一個人租房子在永和,所有的案卷、筆錄、照片都在我這……」


那時候寫一個很有名的《屈尺無頭案》,後來找到的那一顆頭,就泡在藥水罐裡。工作人員就問王中平說:「製作,我們可不可以把那顆真正的頭,帶回去當道具?」王中平回道說:「當然可以!不過,萬一掉在地上,請你自己去揀!」


雖然這部戲叫好又叫座,但是,王中平也有著他的堅持-絕不煽情,也絕對不詳細描寫犯案過程和手法。因為,寫得太清楚,觀眾就學會了,有心人會模仿劇中的犯罪手法去犯案!這一點,王中平很堅持維護社會正義和道德,堅持編劇負有社會教育的責任,他更以此為使命。


電視劇作為電視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成為當代人不可或缺的生活內容,在都市精神的構建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電視最重要的功能,是社教工具。從三歲小孩到八十歲老人都在看。電視的影響力之大,是很難估計的。有時候,爸爸、媽媽、老師講的一堆話,都不如電視劇裡的一句對白。


馬英九曾說:「文化才能使國家偉大。」但是,台灣電視劇的未來在哪裡?台灣的政府也該好好思考,電視劇的淪陷,代表的就是文化的失守。當我們的電視台一昩的播放韓劇、日劇、港劇時,台灣的文化在哪裡?台灣演藝工作人員的未來在哪裡?所以,黃金八點檔的限播外來劇種、企業投資影視產業、由政府資金挹注演藝工作人員的栽培或是公共電視扶植電視劇等等,都應該列入台灣文創產業改革的優先政策中。


目前,王中平在台藝大任教,也經常擔任金鐘、金馬獎、優良劇本的評審。但最愛的還是戲劇。未來的計劃是什麼呢?當然,還是希望「能寫一齣好戲」!

張貼日期:2008/06/13
更新日期:2008/06/1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