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命打出一片天──曾超


賭命打出一片天──曾超


文/林蔓繻


與戲院結緣

小時候,曾超的同學家是開戲院的。他們經常會溜到後台,看看人家是怎麼放電影的。所以一直對電影這個行業,感到有興趣。


十七歲北上唸書時,在半工半讀的情況下,進入塑膠廠工作,但他對這樣的工作興趣缺缺。後來,看到電影公司在招生,想碰碰運氣,看看能不能遇到小時候認識的放映師朋友,沒想到,從此就這樣一頭栽進了演藝圈……


一開始,是在訓練班時表現優異,被導演提拔為場記。但那時候,剛好碰到台語電影的尾聲,已經沒有幾部片子在開拍了,只好偶爾去客串其他電影的臨時演員或是一些小角色。


武行電影熱的流行

1969年時,台語電影開始一蹶不振。一直到1970年王羽自導自演的電影《龍虎鬥》之後,台灣開始掀起一陣武打電影熱。原本在國中時期就學習過柔道的曾超,有著武術的基礎下;再加上在訓練班時,曾經學習過的「電影動作」,讓他很快地就進入了武行的工作。


「不是會打就行,重要的是瞭解電影動作。因為Timing和姿勢很重要,如果沒有默契,你一拳打過去,他的拳還沒揮出,就穿了!要是沒有收手,就受傷了!」早期的武打電影都是「玩真的」,再加上多數的武行,都是國術及空手道等習武之人來擔任;在對打時,如果不懂得收手及適當控制力道,就很容易讓自己或對方受傷。


因為當時武行是非常搶手的工作,小小年紀的曾超,就又當武行,又當替身,還在訓練班當助教。


拿命來換的武行

退伍之後,雖然明知道武行是一份危險、當時保險公司都拒保的工作,但是他全身上下的戲癮,讓他不演戲也難過。所以,還是選擇投身電影工作。


過去的武打電影,並沒有所謂的電腦合成及後製動畫,都是要吊著鋼絲高來高去、要不就是從爆破現場衝出來、要耍槍弄劍地對刺……因此,不論你多麼的小心,都還是難免會受傷。


「原本,鋼絲在使用兩次後就應該換掉。但是,特技人員的經驗不足,忘了檢查,結果在拍攝中鋼絲突然斷裂……」曾超那次摔得非常嚴重,整個人從高空中飛了出去,砰地一聲落地,就再也沒有動靜。當時真的是嚇壞了一旁的工作人員,以為他大概沒救了!


幸好,他懂得自救,努力保護頭部、翻滾降低速度……所幸只是受了重傷,並沒有生命危險。但那一摔,讓他休息了好久好久,當然也在他的身上留下了一些「戰利品」。


還有一次,他在高空中一個跟斗倒摔,人與劍同時墜落。沒想到劍沒有套緊,墜地後直接刺進了他的背後。當他被送進醫院後,因為竹劍的竹屑刺入身體,必須要刮乾淨。他就在沒有上麻藥的情況,聽著醫生在背後「刮刮刮」的聲音……那種痛徹心扉的感覺,到現在都還記憶猶深。


「你看,這裡、這裡……都是!」曾超身上的傷,從頭到腳多得數不清。受傷的經歷,根本是說也說不完。


隨便一次的不小心,都有可能是終身的遺憾。但最讓他們辛酸的,是受傷之後不但沒有保險、沒有額外的補償,還有面對漫長而無收入的復原期。雖然當時武行的價位,因為高風險因素,所以比一般演員的高;但箇中辛勞及賭上生命的甘苦,絕對是旁人難以體會的。


電視劇的武打小生

當時三台都積極培植武俠劇的製作人:台視為陳明華、中視為周遊、華視則以韋辛為首。《保鏢》可以說是當時動用演員最多、收視創新高,演出時數最長的連續劇。隨著這部連續劇的爆紅,25歲的曾超,雖然演出的不是最主要的角色,但也第一次享受到「名利雙收」的感覺。


不但跟著製作人陳明華、女主角張玲等人到新加坡登台做秀,後來也製作人陳明華合作,拍了許多部的連續劇跟電影《保鏢》。


讓他印象深刻的電視劇,是台灣第一代的《倚天屠龍記》。劉尚謙飾演「張翠山」,歌仔戲小生黃香蓮演「殷素素」,「張無忌」則是由劉德凱演出,飾演「周芷若」的是喻可欣。


原本,劇組為曾超安排的角色是左使,而大壞人成崑則屬意當紅的羅烈或狄龍。有一天,製作人突然問他,「小子!理光頭,你演不演?」


曾超心想,「我演左使幹嘛要理光頭?」但一向敬業的他,二話不說就回答「演啊!為什麼不演?什麼時候理?」製作人說,「現在!」曾超被嚇了一大跳,「現在?」


「對!現在!你演成崑!去理光頭!」製作人的話還沒說完,曾超的嘴吧已經張大到可以塞進一顆滷蛋。因為,成崑的戲份極重,這也是曾超第一次飾演這麼重要的配角人物。


結果,因為曾超的武打動作漂亮俐落,哪怕是演個大反派,也深得觀眾喜愛,讓收視率不斷地往上攀升,也讓製作人不斷地替他加戲……


最佳大反派男配角

自此之後,他就經常扮演戲份極重的第一男配角。中視有一檔午間的閩南語連續劇《孝子劍》。因為他得罪了劇組,所以編劇就將他給「賜死」。沒想到,他「死」了一個星期左右,收視率下跌。製作人又來找他商量,希望他能「復活」。


曾超心想,「武俠片裡的復活還不容易?反正跌下山谷不會死,就算埋進了棺材裡都能被高人所救……」但是,只是復活還不夠看,於是他們設計讓劇中人物斷了一隻手臂,而接上一隻熊掌,變成武林高手重出江湖……還設計了類似布袋戲的那種出場笑聲及口頭禪,硬是讓收視率向上狂飆!


對曾超來說,演戲最痛苦的不是打鬥,而是背文言文的台詞。還記得在接演中視的連續劇《一代女皇》時,他飾演劉林旁邊的師爺。「因為是師爺,所以講話要很有學問!可是我連國語都不輪轉了,還要我背一堆的人名、地名,出口還要成章……真的是我演出以來,最痛苦的一次!」


電腦科技是利是弊

隨著科技發達,讓當代的武俠打鬥片能利用特效及動畫來做後製,不再需要武行及演員冒著生命危險去真打鬥賣命。


但有利必有弊。因為武打動作變少了,相對的,也讓新生代的演藝人員,根本不會想去學習進修,而讓許多花拳繡腿的套招武打動作,充斥在電影及電視裡。


甚至於有許多新生代的偶像藝人,憑的就只是俊秀的外表,就進入演藝圈演戲。單靠外表來當藝人,毫無演技和內涵,令他非常的難以接受!


客家電視

在2003年之後,一向重視保存客家文化精神的曾超,開始轉戰客家電視台。參加了多部戲劇的演出,像是《老嫩大細》、《客家心舅》、《油桐花之戀》……等。更在《客家英雄傳──西螺七崁》中,升格為製作人。


當製作人的心情,跟演員是完全不一樣的,因為要揹負的壓力非常的大。第一集上映的時候,收視率幾乎趴在地上,執行長的臉都綠了,曾超的心情也盪到谷底了!


但是沒想到,第二集突然收視率就飆到2,大家馬上放鞭炮、切蛋糕。客家電視台開台以來,第一檔連續劇貼紅紙慶賀的就是這一部。到了第三集之後,收視率不斷地穩定成長,這才讓曾超的一顆心放了下來。


「直到第十集左右吧!」曾超自己也記不起來,到底是什麼時候了,「我們收到一封信!是黑人陳建州寄來的。」


信的內容,大概是說,原本在看西螺七崁之前,已經發誓不再看客家電視台了!因為之前的幾部作品,都不夠成熟。這一次,是因為他覺得很奇怪。怎麼阿嬤看電視的時候,又哭又笑,真的有這麼好看嗎?結果自己一看成迷,才會忍不住寫了這封信來鼓勵大家。


後來,在經費拮据之下,又做了一檔連續劇《山歌情緣》, 描寫熱情的客家姑娘與客家阿哥的山城生活故事,充滿親切感,有許多場面都利用客家山歌來詮釋 。


賺錢容易理財難

而這一路走來,他最深的感觸,就是想要進入演藝圈,一定要有一個副業來當後盾,才能禁得起演藝圈的收入不穩定,以及時有時無的通告。


否則,當有一天人老珠黃後,再也接不到通告,沒有戲拍、沒有事做、沒有收入,而家人又不諒解──因為拍戲經常沒日沒夜,有時一出差就是好幾個月,根本沒能好好照顧家小──這種情況之下,不但會讓年長的藝人生活失去依靠,甚至於面臨淒涼悲慘的命運。


所以,理財觀念對於藝人來說,是必須非常重視的問題。畢竟藝人的收入較高,在來得快的情形下,去得也快。如果沒有良好的理財觀念,很容易讓自己在未來陷入困窘的環境裡,苦不堪言。


而藝人的高曝光率及知名度,也很難讓藝人能拉下臉,進入平常百姓的世界裡謀生。於是,如何在有收入時好好理財規劃未來,是曾超覺得相當重要的觀念!


下一個茂伯

台灣的電影,雖然經過一小段時間的斷層,但還是非常地有潛力。好比《海角七號》,就引起相當大的共鳴。大家都翹首引領往日台灣電影的叱吒風雲、獨領風騷。


「我們都準備好了!只要一有機會,這些老將隨時都可以回到戰場的!」希望政府能繼續並持之以恆地給予協助,讓台灣的電影能夠有更多的資源及更多的幫助下,再度揚名海外。也讓更多的老演員能回到工作崗位,為他們心愛的演藝事業再創高峰。


誰都有可能成為下一個茂伯……


 

張貼日期:2008/12/11
更新日期:2008/12/1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