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飛鳳舞》賀新年-專訪王育麟導演


《龍飛鳳舞》賀新年-專訪王育麟導演

文/楊子峯

2010年暑假強檔《父後七日》,以荒謬又帶點黑色幽默的劇情,在去年以黑馬之姿,票房賣破4,500萬,並一舉入圍6項金馬獎;由王育麟導演協同原班人馬帶來的新作品《龍飛鳳舞》,將在101年1月13日正式上映。王育麟導演連續兩部片都拍攝本土的文化題材,《父後七日》透過一位都市女性的眼光,來詮釋傳統社會在喪禮時所經歷的繁文縟節,手法雖略顯誇大卻一點也不失真實,電影沒有大量的放進催淚橋段,但在故事最後,藉由女主角在機場痛哭的瞬間,才讓我們體會到,原來痛失親人的悲痛,並非表現在喪禮的過程,更多的時候,觸動你傷痛的,往往是那片刻的思念。

《龍飛鳳舞》則是以台灣傳統的歌仔戲為主題,歌仔戲是台灣最具代表的民俗文化,從過去在戲台前的演出,到後來透過廣播、電視等大眾媒介的傳播,能夠歷久不衰的最大因素還是背後的那一群「人」。導演王育麟說:「《龍飛鳳舞》從劇本到電影,除了舞台上戲劇的華麗熱鬧之外,草根庶民的生命力應是電影背後最大的支撐,是一部充滿生命力的-台灣華麗寫實感人新喜劇;在這些生猛俚俗與濃情冶艷中,希望觀眾會看到人物背後的樂天知命、堅毅不屈和敬天持家的精神。」


傳統文化產業的保存
       歌仔戲是台灣古老的藝術,也是很多人的共同記憶,但在全球化時代下,面對各國文化創意的衝擊、傳播媒體產業強勢抬頭、生活習慣改變等因素,過往隨處可見的歌仔戲劇團逐漸沒落,這一點在都市地區更加明顯。從小就跟爸爸到處看歌仔戲的王育麟導演說:「西洋古典樂、義大利歌劇等各國文化我們都很熟悉,但對歷史悠久,富有傳承意義的歌仔戲卻不甚了解,這幾年國內積極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但如果連自己本土的文化都不理解,創意、靈感反而是由國外的元素構成,那這個文化創意產業的根基就不夠扎實。」

       不過歌仔戲對年輕人來說確實不是那麼熟悉,在台灣,電影的觀影族群還是由年輕人構成,為避免題材距離觀眾太遠,所以《龍飛鳳舞》在劇情編排上,除了舞台前的歌仔戲橋段以外,舞台下也把層面拉到戲班家族的親情、愛情及面對歌仔戲這個產業的態度,妝扮保有歌仔戲一貫繽紛的色彩,音樂則把身騎白馬這首傳統歌曲改成具有電音版曲風,賦予它現代的意義;讓整部電影洋溢著熱鬧的氣氛,期望由此吸引大家更認識這門古老藝術,把歌仔戲的文化繼續傳承下去。

《父後七日》→《龍飛鳳舞》?
      《父後七日》講的是台灣葬禮,《龍飛鳳舞》則是談台灣傳統藝術歌仔戲,都是非常本土的故事,看似無關的兩個題材,卻有些許的共同點,王育麟導演發現兩者之間的關聯是來自於《父後七日》中,一場把亡魂召回的儀式,幾個道士拿小火把繞來繞去,旁邊有電子琴,還有敲鑼打鼓的人,覺得很有歌仔戲的樣子,後來發現原來兩者之間是有相同的脈絡,都是一種儀式,戲劇最早出現的形式也是一個儀式,是用來說故事給人或是我們稱之為靈魂的鬼神聽的。

       王育麟導演接著說:「小時候跟爸爸在附近廟口看歌仔戲,雖然聽不懂,但也覺得很熱鬧,之後由於《父後七日》票房口碑都還不錯,吳朋奉跟張詩盈也分別因此片獲獎,和其他演員也都有了默契,就希望用原班人馬再拍一部電影,加上歌仔戲是很創新的題材,雖然大家感覺歌仔戲好像都很悲情,但它背後不管是服飾的美、妝扮的美、語言的美,以及它生猛活力的那一面往往我們沒看到,這一面也很符合台灣中小企業那種堅韌的生命力,而這種精神也是我很感興趣同時也很想傳達的東西。」


原班人馬再出發
       有些導演有特別愛用的演員,常常一連好幾部戲的主角都是同一人,可能因為彼此的默契足夠,演員在表情、動作、節奏都可以很快達到導演的要求,也可能剛好劇本角色都很合適,但不論是什麼原因,像《父後七日》、《龍飛鳳舞》連續兩部片都維持相同演員班底的情況並不多見。王育麟導演覺得這些演員已經像一家人,反而可以玩出很有趣的東西,像預告裡朱家儀帶著戲班的人穿比基尼慢跑,就是由於彼此都很了解,透過活潑的朱家儀來帶動,就會有很好的笑果;除此之外,由於這些演員之前都是演舞台劇,舞台劇是現代劇場,而歌仔戲是傳統劇場,雖然歌仔戲是比較古典的形式,和舞台劇或多或少還是有差別,但兩者間是可以有一些火花的。

       歌仔戲天王小生郭春美,在《龍飛鳳舞》裡的表現讓人眼睛為之一亮。郭春美在戲中一人分飾兩角,獨具魅力的戲班招牌小生「春梅」和頹廢邋遢的環保局清潔人員「奇米」;擁有多年戲班經驗的郭春美,在戲班就曾扮演許多不同角色;由於歌仔戲只要換妝就可以演出,年紀小的可以演老生,年紀大的也可以演小生,配合她舞臺上特有的魅力,即使是兩個反差極大的角色,也能夠演的這麼唯妙唯肖,甚至讓很多人以為是找兩個不同演員演的。王育麟導演還特別透露,當初在塑造「奇米」這個角色的造型,為了看起來跟「春梅」的形象不同,就到網路上找樣板,最後搜尋到好萊屋大明星「強尼戴普」的照片,那股既頹廢又帥帥的味道非常吸引人,「奇米」在電影裡留著鬍子並有點頹廢的樣子也因此產生。

「印度」神秘之旅
      《龍飛鳳舞》除了題材是創新的歌仔戲之外,還遠赴印度拍攝,作為台灣第一支進軍印度的劇組,當初申請拍攝的時候卻困難重重,最開始是先以觀光、勘景的名義進去,等到執照下來以後才開始拍攝。為了順利申請到執照,進入印度拍攝的劇組人員前後加起來不到10人,無法作封街或是找大量的臨演配合演出,等於是以紀錄片的形式拍攝,雖然過程艱難,不過導演認為印度和我們的文化有許多共通之處,像是當地也有傳統的戲曲、服飾色彩繽紛,雖然印度歷史悠久,但是在台灣幾乎沒有人拍過這個地方,是非常神祕的,他特別強調:「希望不只是題材要跟別人不一樣,在場景上也能有更多的創新,畢竟現在電視和網路這麼發達,要吸引觀眾買票進戲院看電影,就要有一些不同的元素,當然拍新的東西要花更多時間研究、調查,沒有深入去了解,拍出來就沒有那個味道。」


       以往過年檔期都被好萊塢電影壟斷,直到99年《艋舺》重新為國片打開一條道路,100年的《雞排英雄》延續這股氣勢,同樣開出全台破億的高票房,在101年多部賀歲國片當中,《龍飛鳳舞》將扮演開路先鋒的角色,搶先在過年前上映,笑中帶淚的劇情和本土味十足的歌仔戲題材,絕對可以引起所有在地人的共鳴。

張貼日期:2011/12/29
更新日期:2011/12/30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