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德聖
WEI Te-sheng
導演 , 編劇 , 監製、職務名稱(導演Director,監製Executive Producer)
遠東工專電機科畢業。服役時在軍中認識一位世新畢業的同袍,聽其終日談論電影,退伍後即進入一家小型傳播公司擔任電視節目助理,開始步入影像世界。1993年金鰲勳籌拍軍教片《想飛 - 傲空神鷹》,魏德聖擔任該片場記,認識了楊德昌電影工作室人員,因而在工作結束後進入楊德昌電影工作室擔任助理。1995、96年間,日本導演林海象來台拍攝台、日合作片《海鬼燈》,魏德聖獲得機會出任該片製作助理,之後在楊德昌籌拍的新片《麻將》中,又於短期間從場務、助導而升任副導,龐大的工作壓力所伴隨而來的學習機會讓他獲益良多,也為他日後從事電影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離開楊德昌電影工作室後,魏德聖由於充滿理想性格且具有堅持自我理念的傲骨,致使委外作品不多,但細數魏德聖自行執導、拍攝的作品,仍可以清楚見到魏德聖不斷自我突破、自我成長的軌跡。初入傳播公司時,魏德聖接觸到電視劇製作,因而也開始提筆寫劇本,並自行以錄影帶拍攝習作,其中劇本「賣冰的兒子」曾獲得民國83年度新聞局優良電影劇本獎,錄影帶作品《夕顏》也獲得第十八屆金穗獎「優等錄影帶」;及至接觸電影後,魏德聖改以16mm底片拍片,並逐步加強說故事的能力、一次次擴大格局,短片作品如《對話三部》、《黎明之前》、《七月天》等除了同獲金穗獎肯定外,也日益受到國內、外影展的重視。2000年魏德聖完成講述霧社事件始末的劇本「賽德克.巴萊」,適逢台灣電影走入谷底,魏德聖在策劃由好萊塢出資、依照好萊塢製作模式拍攝的《雙瞳》後,有感於台灣電影長期以來缺乏大筆資金挹注,電影工作者及技術人員在窘迫的工作環境下飽受壓抑,亟須有一部能躍登國際的大格局製作讓他們釋放能量,證明自己的能力,因而決心放手一搏,獨力投入二百多萬元資金,依照國際級的製片規格,完成五分鐘長的史詩電影《賽德克.巴萊》片段,希望能以這段精心打造的前導片吸引國、內外資金,將當年領導霧社抗日事件的賽德克族英雄莫那魯道轉換成現代的銀幕英雄,帶領出一股風潮。
為了完成《賽德克.巴萊》的夢想,魏德聖先以5000萬成本拍出《海角七號》,該片寫下台灣近十年電影票房紀錄,大大振奮國片市場,也證明了魏導演的功力。希望《海角七號》的成功,能讓《賽德克.巴萊》的集資更為順暢。《賽德克.巴萊》一片於2011年順利上映,成功在台引起一股熱潮,並創下8億以上的票房佳績,此外,也在全球眾多國家上映,並入圍多項國際影展,締造出台灣影史各項新紀錄。
爾後魏德聖導演也陸續推出《KANO》、《52赫茲我愛你》等片,且開始著手規劃台灣歷史主題樂園「豐盛之城」,以及籌拍講述荷蘭人在台時期的史詩電影《台灣三部曲》,分別為第一部《火焚之軀 - 西拉雅》、第二部《鯨骨之海 - 台窩灣》、第三部《應許之地 - 福爾摩莎》。
榮譽
2008 第45屆金馬獎 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
得獎
2014 第51屆金馬獎 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觀眾票選最佳影片《KANO》
2011 第48屆金馬獎 最佳劇情片、觀眾票選最佳影片《賽德克.巴萊》
2008 第45屆金馬獎 觀眾票選最佳影片《海角七號》
2008 第10屆台北電影獎 首獎《海角七號》
2003 民國92年度優良電影劇本獎《火焚之軀 - 西拉雅》
2000 民國89年度優良電影劇本獎《賽德克.巴萊(真正的人)》
1997 第20屆金穗獎 優等短片《黎明之前》
1996 第19屆金穗獎 優等短片《對話三部》
1995 第18屆金穗獎 優等錄影帶《夕顏》
入圍
2024 第26屆台北電影獎 最佳導演、最佳編劇《BIG》
2014 第51屆金馬獎 最佳劇情片《KANO》
2011 第48屆金馬獎 最佳導演《賽德克.巴萊》
2008 第45屆金馬獎 最佳導演、最佳劇情片《海角七號》
出品年份 | 片 名 |
---|---|
2023 | BIG |
得獎
2024 第26屆台北電影獎 最佳新演員、最佳視覺效果
入圍
2024 第26屆台北電影獎 最佳劇情長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配樂、最佳聲音設計、傑出技術(動畫導演)
|
|
2018 | 轉彎之後...... |
2017 | 52赫茲 我愛你 |
2017 大阪電影節
2017 義大利遠東電影節
2017 新加坡華語電影節
|
|
2014 | KANO |
獲獎
2014 大阪亞洲影展 觀眾票選最佳影片
2014 台北電影獎 觀眾票選最佳影片、新演員獎
2014 第51屆金馬獎 觀眾票選最佳影片、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
入圍
2014 第51屆金馬獎 最佳劇情片、新導演、男主角、新演員、造型設計、原創電影歌曲
參展
2014 義大利遠東亞洲電影節
2014 多倫多亞洲影展
2014 聖地牙哥亞洲影展
2014 夏威夷國際影展
2014 紐約亞洲影展
2014 福岡影展
2014 澳洲布里斯班影展
|
|
2014 | 餘生–賽德克‧巴萊 |
2014 台北電影節 最佳攝影
|
|
2011 | 賽德克.巴萊(上):太陽旗 |
2012年大阪亞洲電影節-觀眾票選獎
2012年第12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電影獎
2011年第48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原創電影音樂」、「最佳男配角」、「最佳音效」、「觀眾票選最佳影片」
|
|
2011 | 賽德克.巴萊(下):彩虹橋 |
2012年大阪亞洲電影節-觀眾票選獎
2012年第12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電影獎
2011年第48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原創電影音樂」、「最佳男配角」、「最佳音效」、「觀眾票選最佳影片」
|
|
2011 | 10+10 |
獲獎
2013 美國休士頓影展 影視製作藝術指導類白金獎
|
|
2008 | 海角七號 |
2008 台北電影節開幕片
2008 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
2008 日本「亞洲海洋電影展」最佳影片首獎
2008 夏威夷影展競賽單元最佳影片獎
2008 釜山影展 亞洲視窗單元
2008 金馬獎 最佳男配角(馬如龍)、最佳原創音樂(呂聖斐、駱集益)、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國境之南)、年度台灣傑出電影、觀眾票選最佳影片
2009 法國Vesoul亞洲電影節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入圍)
2009 美國波特蘭影展「Oscar Submissions」單元
2009 33th香港國際電影節紀念楊德昌亞洲新秀大獎
|
|
1999 | 七月天 |
2003《火焚之軀 - 西拉雅》(劇本)
2002《小導演失業日記 - 黃金魚將撒母耳》(書籍,時報出版)
2000《賽德克.巴萊(真正的人)》(劇本)
1997《黎明之前》(16mm劇情片)
1996《對話三部》(16mm劇情片)
1995《夕顏》(video作品,劇情片)
1994《賣冰的兒子》(劇本)